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五国,各个“斯坦”代表的是五国主要民族对祖国的标志性称谓。譬如哈萨克斯坦,便是以哈萨克民族为主的国家。塔吉克斯坦也是一样,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是塔吉克族,而“塔吉克”一词的含义,在当地语言中代表“王冠”。
  这个“王冠”之国的命运,并不如这个词那么闪耀。中亚五国里国土面积最小的是它,山地占比最多的是它,独立以来国家发展进程最曲折的也是它。曾经的亚洲文明交汇处、文化的十字路口,一度被大规模劳务移民深深困扰。但幸好,经历了曲折建国进程的塔吉克斯坦,如今已然将“王冠”戴好,用绝美的自然风光和日益现代化的城市,重新散发出美妙的光芒。

以伟人名字命名高山群山、冰川之上的国家


  塔吉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西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北与吉尔吉斯斯坦接壤,从中国新疆的喀什越过塔吉克斯坦,就是中亚的“火药桶”阿富汗。处在交汇处的塔吉克斯坦,宛若一颗璀璨的纽扣,将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连接起来。
塔吉克斯坦境内93%的国土均为高山,“高山之国”这个美誉名副其实。不仅如此,这里冰川广布,在塔吉克国家公园内,记录在册的冰川就有1085座。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大小约等于中国的辽宁省。因为境内93%的地貌皆为山地,所以塔吉克斯坦被誉为“高山之国”。
  塔吉克斯坦境内的很多山峰都分布在塔吉克国家公园内,这个古北界高山地带最大的国家公园,面积非常广阔,占地超过250万公顷,处于一个被称为“帕米尔之结”的地方,帕米尔之结是欧亚大陆上最高群峰聚集的地区。公园内有两座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山峰:斯大林峰、卡尔·马克思峰。这些名字的由来与塔吉克斯坦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斯大林峰,现在叫萨马尼峰,亦称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是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最高峰。它位于科學院山脉,是帕米尔高原上三座海拔超过7000米的巨峰之一,与东北方向海拔7105米的卡季尼夫斯基峰和南部海拔6974米的独立峰,构成一个高山冰川发育的中心。当人们首次证实前苏联境内的帕米尔高原上,有一座比列宁峰还高的山峰时,萨马尼峰曾被猜测和加尔莫峰为异名同峰。经过前苏联考察队的进一步考察,查明两者并非同一山峰,这才揭开了帕米尔第一高峰的神秘面纱。1933年,这座新发现的山峰,以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直到1999年,为纪念萨马尼德王朝1100周年,塔吉克斯坦举办了国际登山活动,才将其改名为萨马尼峰,沿用至今。

  斯大林峰的雄伟,让一些西方登山家跃跃欲试。当时,英国人已有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记录,在决定向斯大林峰发起挑战时,他们仍然不敢有丝毫松懈。但尽管如此,斯大林峰还是让英国的登山队员付出了惨痛代价:零下30度的冷风雪雨中,空气稀薄,登山队员每前进一步,都要停下来急促地喘气。攀登到一险峻处,登山家罗宾·史密斯和威尔·弗利德不幸失手,坠下1200米的悬崖。
  另一座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山峰卡尔·马克思峰,位于帕米尔高原西南端的沙赫达拉山脉,海拔6726米。山脉大致为东西走向,北面是沙赫达拉河谷,南面是喷赤河谷,景色绝美,同样吸引了众多探险者前来攀登。
  塔吉克国家公园的另一个自然特征是冰川众多。这里有1085座记录在册的冰川,尤其是园内的费琴科冰川,既是欧亚大陆上最大的谷地冰川,也是北极圈之外最长的冰川。它的长度绵延77公里,占地约900平方公里,气势恢宏,可见一斑。
  大规模的冰川意味着丰沛的水资源。据统计,塔吉克斯坦拥有整个中亚地区约60%的水资源。塔吉克国家公园内的冰川融水,大多汇入了阿姆河水系,成为中亚大部分地区的生命之源。另外,塔吉克国家公园拥有十分完整的极高山地生态体系,植物种类丰富,为全国范围内的珍稀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园内群山环绕、雪峰相连,湛蓝的湖水宛若丝绸铺在绿草上,天空似乎触手可及。
  2013年,塔吉克国家公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塔吉克斯坦的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移民的眼泪“劳务输出”的国家标签


  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开往莫斯科的火车,车程四天。车厢内挤满了前往俄罗斯寻找工作机会的移民,放眼望去,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下的男性。其中有第一次去莫斯科的人,他们在车厢中兴奋地聊着天,想象着即将可能找到的工作;而另一部分有务工经验的人,则静静地坐在一旁闭目养神,听着他们的谈论。
  当火车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边界,例行检查打断了移民的谈论和休息。检查人员上车仔细搜查车厢,带着螺丝刀拆卸所有东西:灯具、座位扶手……连窗框都要看一看,绝不允许移民藏有走私货物或者尼古丁。面对这种局面,列车长抱怨着这样的检查行为会让火车公司损失不少钱,但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人并不恼怒,他们心中满怀对工作和生活的向往。
  在塔吉克斯坦,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离开妻儿去往俄罗斯务工。如此大规模的劳务输出,皆因不甚发达的国内经济。1991年独立后,塔吉克斯坦并未从此走上稳步发展的坦途,反而因为国家发展道路之争,国内形势变得非常严峻。次年,内战爆发,塔政府与地方反对派打得不可开交。战争让工厂变成废墟,国内经济严重受损,失业率达到顶峰。当年有约60万人被迫离开家乡,去往俄罗斯等邻国寻求工作机会。移民选择流向地一般会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地理位置与塔吉克斯坦接近,二是和塔吉克斯坦有着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经济环境相对优越的邻国,成为塔吉克斯坦移民的首选流向地。
  火车终于抵达莫斯科,移民们各自散开,流向不同的工作岗位:搬运工人、餐馆服务员、小摊贩、洗手间收费员……几乎人们能够想到的、市场上有的工作,他们都有涉及。25岁的瓦力,在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大型市场摆摊卖些生活用品。莫斯科太冷了,瓦力始终很思念家人,所以他时不时地会回家照看羊群,等到天气暖和了再过来。同样在这个市场,负责照看厕所的奥斯曼,曾经是个医生。奥斯曼每天要工作16个小时,住的地方就在厕所旁边。即使这样,他在莫斯科照看厕所也比在塔吉克斯坦当医生时挣得多。跟奥斯曼一样境地的,还有医学生苏丹索,即使他拥有三个学位,在莫斯科也只能当一名建筑工人。苏丹索说,在俄罗斯工作,自己丝毫没有归属感。对当地人来说,自己始终都是别国人,只是来帮着建房子而已。再看塔吉克斯坦国内,配偶劳务移民造成的家庭破裂,已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律师麦迪娜·托谢娃说:当地的男性移民去往俄罗斯工作,其中有些人为了获得俄罗斯国籍,会选择与俄罗斯妇女结婚。

开满玫瑰的杜尚别“无烟之城”以白为尊


  从地图上看,塔吉克斯坦的形状像一只正在奔跑的羚羊:北部是一颗小小的“脑袋”,一根细细的“脖子”将“脑袋”和南部的“身体”连接起来。
  塔吉克斯坦的生活气息,集中在这个国家的西部,人们依靠着不到国土面积7%的可耕地生活。首都杜尚别,是全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位于羚羊“心脏”处的吉萨尔盆地。十月革命后,杜尚别在久沙姆别等三个荒僻小村的基础上发展成新兴城市。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路口,杜尚别承载着塔吉克斯坦厚重的文化。1929年,塔吉克斯坦获得了独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地位,杜尚别曾被改名为斯大林巴纳德,亦称“斯大林之城”。如今的杜尚别,因为几乎没有工业污染,绿化遍地,空气清新,被誉为“无烟之城”。
  在塔吉克语里,“杜尚别”的意思是“星期一”。这个独特的地名,来源于杜尚别的前身——在布哈拉汗国与阿富汗的边境上,每逢周一开放的集市。1925年,苏联政府将杜尚别的行政职能规划为城市,他们决定帮助当地人将这座昔日的小集镇建设成包豪斯风格的大城市。包豪斯风格来源于包豪斯主义,在建筑造型上表现简单立体的几何造型,注重实用性,以适应工业化时代。无奈的是,当地的建筑材料不适合修建新型建筑:黄泥和稻草无甚作用,当地盛产的白杨和刺柏木质又太软。找不到合适的建筑材料,苏联人决定将建筑材料从苏联运过来,木材、钉子、玻璃……被装进了开往铁尔梅兹的火车,再在那里被卸到骆驼身上,由全副武装的红军战士护送到杜尚别。据说,因为进入杜尚别的山路太崎岖,木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磨损,最终到达杜尚别时,木材已经被磨得缩短了一截。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不懈努力,一栋栋建筑在杜尚别拔地而起。四年后,铁路终于修到杜尚别。当第一列火车驶入崭新的杜尚别火车站时,人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铁轨边站成了长龙。
从小乡村到一国首都,杜尚别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如今城中绿化遍地、空气纯净,来往的人们,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着美好未来,为这个城市增添着活力。

  走在杜尚别的公众场合,几乎闻不到烟味,天空蓝得通透,空气格外纯净。市民的日常生活基本采用电和煤气,汽车不多,居住在杜尚别的人们很少感冒。杜尚别的绿化很出色,当地人对玫瑰尤其着迷,很多家庭都会自己种植,商店里一年四季都有玫瑰花售卖,杜尚别因此也有“玫瑰之城”的美誉。逢年过节,婚嫁喜庆,玫瑰是必不可少的相贈之物。在主要的街道中心及两旁,红、黄、白色的玫瑰花绵延几公里,它已算是当地绿化植物中最重要的一种了。
  除开玫瑰绚丽的红,塔吉克人还十分钟情纯洁的白。在塔吉克文化里,白色代表吉祥。塔吉克人对白色的喜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白色衣物、白色食物、白色房屋、白色车子……最具仪式感的,是保留至今的“撒面粉”习俗:小孩出生时,人们在妇女的右肩撒上面粉,祝福她健康,也祝福孩子茁壮成长;婚礼上,将面粉撒在新郎新娘的右肩上,祝愿他们白头偕老;重大节日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将面粉撒在墙上,祈盼获得富足幸福的生活。除面粉之外,塔吉克人对乳汁也同样珍视。面粉和乳汁都被认为是神圣之物,绝不可践踏,否则会受到族人的谴责唾弃。
  漫步在杜尚别,可以看到城内除了几处政府办公地点和少量十几层的高楼外,大都是几十年前的低矮建筑,俄罗斯风格浓郁。空气清新、花香馥郁,来来往往的人们为杜尚别的未来忙碌着,这个被绵延山脉环绕的绿洲城市、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其他文献
在庞大的树木王国,每一棵树都是一道迷人的风景:苍翠挺拔的松柏、魁梧高大的泡桐、灵动曼妙的凤凰木……全都形态各异、风姿万千。因此,树木成为了风光摄影师们青睐的艺术创作对象。然而,相对于山景和海色,创作树木风光大片更需要摄影师灵活运用光影,具备独到的审美能力。  本期视觉,摄影师们跨越南北,穿越山河,将树木王国的风姿用镜头记录下来,给读者朋友们呈现了一场关于树木的艺术盛宴。摄/芦超洱海一角,群山连绵,
上世纪后半叶,风靡世界的电影《茜茜公主》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爱情故事。  茜茜公主全名伊丽莎白·亚美莉·欧根妮,出生在巴伐利亚的贵族家庭,母親是王族直系血亲,拥有公爵头衔的父亲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闲人”。她的父母为人豁达、思想开明,从不参与政治,住在远离宫廷的波森霍芬城堡。在这种家庭背景下长大的茜茜,没有宫廷女子的矜持拘束,整个童年都在尽情释放纯真活泼、向往自由的天性。茜茜画像  时间来到1853年
【摘要】在不断推动深化新课改的过程中,除了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打造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苏教版内容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周蓉(1992.09-),女,江苏宜兴人,
【摘要】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往往只看重教学的固定要求,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都是英语的语法,或者词汇的意思等内容。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是在听老师说,没有进行很好的互动。为了达到新课标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注重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让问题的比重增加,提高班级学生的参与程度。本文将就课堂提问的技巧展开叙述。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英语;策略  【作者简介
1711年,数百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和艺术家耗时10年后,终于建成一间琥珀屋。琥珀屋有55平方米,可以任意拼装,小屋至少耗费了6吨琥珀,还镶嵌着无数价值不菲的宝石和银箔饰品,是一件举世罕见的艺术品。  二战期间,琥珀屋落入德国纳粹的魔爪,被转送到哥尼斯堡。战乱中,这件稀世珍宝离奇失踪。于是,关于宝物的各种猜测和传言纷纷扬扬,参与寻宝的人也络绎不绝。遗憾的是,它的下落仍然扑朔迷离……  2003年5月
在众多出土的印玺中,“汉委奴国王金印”独具风韵。  该印玺为纯金铸成,印面呈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通体高约2.2厘米,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  “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发现纯属偶然,1784年的一天,日本福冈市志贺岛上的一位佃农在拓宽水路时,从一块大石头下发现了这枚金印。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枚金印的价值,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福冈城内,众多达官贵人纷纷伸出橄榄枝,希望能以重金买下这枚金
位于云南高原上的抚仙湖,是中国第二深的淡水湖,其风景优美,水质极佳,成了潜水爱好者热爱的水域。整整一个夏天,作者在周末都把自己泡在这片蔚蓝的湖泊里,留下了诸多难忘的经历:在湖底训练时呛水、夜潜狩猎、被渔网缠住、偶遇桃花水母……这些危险或欢乐,都让作者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潜水,让人学会了做人的从容和淡定……  2013年的整个夏天,我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水鬼,每个周末都泡在云南的抚仙湖里,尽情享受潜水带
重装行走“天山最美的徒步线路”,耗时5天,从库尔德宁徒步至喀拉峻草原。  沿途,是苏科伦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是雄奇、壮丽的塔里木大峡谷;是春花与冬雪交织的奇景……  不过,一路的故事跌宕起伏:两次被凶猛的牧狗追咬;深夜在此起彼伏的犬吠中辗转难眠;笼罩在狼的阴影之下,一天徒步12个多小时……  我始终认为,喀拉峻是这个星球上最美的草原。这片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特克斯县境内的草原,随着四季更替呈现出异彩纷
青海湖古称“西海”,历史上,环青海湖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边缘,是青海道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同西域以及欧亚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汇、中转、碰撞的繁盛之地。  历史上,青海道一直被认为是两晋时期因河西走廊路线受阻而形成的。实际上,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居住在青海境内的西羌族群就把来自西亚、中亚的玉石、小麦种植技术、冶金术等,借青海道传播至中原及西南地区,使青海道国际化。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随着吐谷浑王国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说的是令人神往的大理四景“风花雪月”。其中的“洱海月”所在地,就是位于云南的第二大淡水湖,形状像一只耳朵的洱海。  洱海是静卧在苍山脚下的高山淡水湖泊,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这里水明如镜,鸥鹭成群,拥有无限秀美的风光,徜徉其中,诗意无穷。所以明代诗人屠隆说:魂梦还游洱海西。所以现代文艺青年说:洱海湖畔,一人一舟一诗一酒,就是理想生活的模样。洱海的晨光是绚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