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d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1年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变化轨迹,分析心理弹性等因素对轨迹类别的预测作用。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4月,选取西安市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符合抽样标准的产妇33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产后1~3个月、产后4~6个月、产后7~12个月3个时间段调查其PTSD水平。使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轨迹类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轨迹类别的预测因素。结果:本研究识别出两条不同的产后PTSD轨迹,分别命名为PTSD迟发型高危组(8.4%)和无PTSD组(9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业、低收入、非初次分娩和低力量性的产妇属于PTSD迟发型高危组的概率高(P<0.05)。结论:产妇产后1年内PTSD发展呈现异质性,有两种不同发展轨迹,大多数产妇能维持精神行为和社会功能的稳定。职业、家庭人均收入、是否初次分娩、力量性是产后PTSD轨迹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正>近年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平安建设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持续探索社会共治综合治理模式,积极组织和推动福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四年获得综治考评一档,获得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案例(政府类)提名奖、第二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大会政府类社会共治优秀案例、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智慧监管”最佳案例等。
期刊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及行为进行调控的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著名教育理论家怀特海说过:“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1)高年级阶段正是小学生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其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明显增强
介孔分子筛SBA-15因其具有孔壁厚、比表面积高、水热稳定性高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结构载体材料在多相催化反应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将固体酸、金属、金属氧化物等作为负载物对SBA-15进行改性并运用于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反证法是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为逻辑基础,运用“正难则反”的思想方法解决从正面无法解决或存在困难的问题,从而将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变成可能,是间接证明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因其独特的思维逻辑和证明技巧,在许多数学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学生的思维定势,反证法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笔者发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反证法的相关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都是从单一角度出发,未能够将
运用观察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第五届体教专业学生的微课技能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总结问题提出建议。问题:教学目标不清、教学环节不全;微课技能教学手段单一、途径少。建议:将微课纳入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开设微课技能比赛。冀望为湖南省微课技能的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建立无弯曲纤维织物(Non-crimped fabrics,NCF)的几何结构单胞,应用树脂在纤维束内与束间耦合流动的模型,数值模拟树脂的细观流动行为,结合Darcy定律,计算单胞的面内等效渗透率,并对计算方案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织物的纤维束间距离、纤维束高度以及束内渗透率等细观结构参数与单胞面内等效渗透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胞面内等效渗透率随纤维束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其倒数的对数之间呈
在新时代中,纺织品的销售情况不仅与其面料的质量相关,还与其外表的美观性息息相关。因此,作为纺织品的开发者,需要对纺织品进行合理的设计,其中,使用纹样设计是较常见的设计手段,能够有效提高纺织品的美观性。设计师在进行纹样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到不同纹样的适用人群,根据纺织品的应用途径进行纹样的筛选,还要注重均衡性原则、变化统一性原则、对比性原则,实际中以自然景物、民族元素、现代化需求为主,具体创作手法为
许晓初等人出于弘扬京剧艺术的目的,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创办了上海戏剧学校,六年间教授了400多出戏,演了1000多场,培养出了“正字辈”四十多位杰出的京剧演员。其办学经验是办学指导思想正确,创办者与教师不求名利,尽心尽力;采用学校教育和科班训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创造转益多师、昆乱皆学的条件;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将艺德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养成学生敬重戏曲、仁爱他人的品性。
得以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新证据在整个民事再审事由中居于首位,不管是相关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的相继出台,还是学界对民事再审“新的证据”展开的系列探讨,在指出新证据对民事再审程序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暗含着其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争议。而对民事再审“新的证据”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再审程序的运行,更会直接影响到原审裁判结果的稳定。由此可见,对民事再审“新的证据”做深入分析对理论深化和制度完善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