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精神”概念内涵的规定性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1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学界争议颇多,似乎莫衷一是。但是通过仔细分析,这些观点之间的分歧只是表面的,它们之间不仅不冲突,而且正好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在内涵上的七个规定性,即历史性、核心性、时代性、开放性、特质性、共同性和广泛性。这七个规定性是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内涵。也就是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共同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引发学习思考、促进问题转变的有效举措,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有力手段,更是促进学习思维发展的催化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精心细化课堂提问,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活跃学习思路,促进学生合作与思考,使数学学习充满灵气,使数学课堂更具魅力。  一、巧设悬念,激起学习思考  面对同样的知识点,设置相似的问题情境,但因教师提问的方式和问题的细化程度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
一、缘 起 活动形态的教育,其合理性由教育理论来阐明;那么,理论思维中的“教育”,其合理性又由什么来保证呢? 本文提出一种研究,它以教育理论为对象,力图为教育理论的思维与
以山西太古供热重点工程3号隧道项目为侧,提出了一种针对隧道特点简单明确的矿井提升机计算选型方法,根据斜井长度及国家相关标准来计算选型矿井提升机,为隧道矿井提升机设备
很多教师都提倡课堂的情境一定要设置得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设计问题的情境上,结果情境营造得引人入胜,但教学却变味了。于是,又有很多教师纷纷拿起笔批判如此情境为
当前地图和导航产品已经成为大多数车主的标配,一些因操作导航带来的安全隐患能够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如何通过改善地图和导航产品的安全属性来提高车主驾驶的安全性,进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