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历史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徒步行走?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放弃了徒步行走?
  天底下还有什么比走路更自然而简单的事吗?但美国作家丽贝卡·索尔尼在这本名为《浪游之歌——走路的历史》的书中,开宗明义:行走的历史是一部没有书写过的神秘历史,其片段散布在无数书本的平凡段落中,也出现在歌谣、街道,以及几乎每个人的冒险经历中。
  行走闯入各个领域,包括解剖学、人类学、建筑、园艺、地理、政治与文化史、文学、两性乃至宗教。因此本书纵横开阔,包罗万象,空间上从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格尔的哥本哈根,到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湖区,从珠穆朗玛峰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时间上从直立行走的原始人,到面对孤独和危险的行走的近代女性。
  走路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要久远,但若把它界定为有意识的文化行为而非达到终点的一项方式,走路在欧洲只有几个世纪的历史,而卢梭首开其端。卢梭是第一位将走路奉为神明的人,他的漫步生涯起始于某个星期天回日内瓦的行程,他发现他回来得太晚,城门已经关上了。冲动之余,15岁的卢梭决定放弃他的出生地、他的学徒生涯,甚至他的信仰。他毅然掉头,徒步离开了瑞士。他在意大利和法国不断调换工作、雇主和朋友,过着漫无目的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阅读了《法国信使》一书,才找到一生的志向。1749年,作家暨百科全书编纂人德尼·狄德罗因一篇质疑上帝是否善良的论文而锒铛入狱。当时和他交好的卢梭前去探访,从他在巴黎的家到文森城堡的地牢足足走了10公里路。那年夏天酷热难耐,但卢梭在他那本并非完全可靠的《忏悔录》中表示,因他实在太穷便不得不走着去。“为了消遣,”卢梭写道,“我带了一本书。那天我带的是《法国信使》。我一面走、一面看,结果瞥见第戎科学院所出的一道题目:试问科学和艺术的进步给人类道德带来何种腐蚀与进步?在瞥见题目的那一刻,我便仿佛目睹了另一个宇宙,变成了另一个人。”这就是赢得大奖,并让卢梭扬名立万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的起源。
  卢梭一生与行走结缘,在生命逐渐步向尽头之际,卢梭又撰述了《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一书。这本书每一章的名字都叫第X次行走。
  由卢梭开启的黄金步行时代在18世纪末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在20世纪初达到高峰,当时北美和欧洲人经常散步,步行既是圣事也是娱乐,步行俱乐部兴盛一时。为了写好这段历史,作者阅读了19世纪的徒步旅行回忆录,登山史,城市设计,维多利亚小说和诗歌,她还研究了花园迷宫的历史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记忆术。在书里,你还能读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要求徒步权力和工人和贵族的冲突,作者说这是贵族对花园热爱的扩展和民主化。
  书中最后的章节介绍了作为抗议和反叛的游行,主要介绍了巴黎、布拉格到旧金山,这些城市是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的“理想暴动城市”,理想暴动城市应人口稠密,幅员不太大,应适于徒步行走。随后,作者还从自己的故事出发,从女性角度来看待作为反抗的行走,出生在美国小城的索尔尼,从小喜欢在街道上漫游,但是身为女性,随时会受到伤害,所以她17岁逃到巴黎,19岁迁至旧金山的贫民区,在路上受到不断的威胁和可怕的事件改变了她,成了朝圣之旅,步行俱乐部,游行,革命的热忱参与者。
  到了1970年,当美国人口普查显示多数美国人住在郊区时,步行的黄金时代结束了。郊区剥夺了旧城市空间的自然光荣和市民欢乐,而且郊区化大幅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规模和质地。一般美国人如今以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方式感知,评价,使用时间空间和自己的身体。步行作为文化活动,欢乐,旅行和闲逛方式在消退。身体,世界和想象之间古老的深刻关系在消退。
  这正是作者的主要观点,因为人类越来越把自己的身体囚禁在汽车,办公室,郊区的房子里面,身体通过行走与世界产生的关系越来越淡化了。读罢此书,最好的评价就是掩卷之后,出门走走。
其他文献
琪琪·马蓬娅(Chichi Maponya)品牌南非(Brand South Africa,南非国家品牌管理机构)主席  南非德班即将于3月26~27日迎来第五届金砖峰会,这是自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这世界五大新兴经济体组成金砖集团以来,第一次在南非举行金砖峰会。本次金砖峰会将寻求各经济体共同关注的领域、各国未来新的商业和经济合作机会。但是,在当前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下,生活艰难的南非公民不
导语:在乡下的小院里,双手沾满泥土侍弄花草,在长满玫瑰的园中喝下午茶,是英国人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深红的花瓣睡着了,然后是白色的;柏树也不在舞摆于宫苑小径;金鱼也不再炎眼于斑岩圣钵;萤火虫醒来:唤醒了你和我……”这是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长诗《公主》中的一小段。如水的夜色和无边的情意似乎从词句之间流淌出来,优美的笔触所勾画出的那个生长着玫瑰、百合、翠柏的花园也让人神往。英国人喜欢园艺
导语:2009年,一阵风把俄国百姓每天光顾的中国货刮跑了,这阵风不是来自金融风暴,而是来自法国连锁大卖场欧尚的扩张。  王广源是个典型的福建商人,一口福建普通话,言谈非常务实。见了面,少少寒暄、坐下来就开讲,没什么套话,全是“干货”。不过,这个生意人一开始讲的并不是跨国贸易之道,而是他对“政治协商”的理解。在一行华人华侨代表下榻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他的身份首先就是政协委员。  (  中国要实现中国
导语:作为曾经用最先进的电子产品席卷世界的国家,日本人仍偏爱使用传真机这种过时的通讯产品。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所致,另一方面也揭示出导致其电子产业衰落的国民性格因素。  43岁的菅原由一郎经营着家族公司Tamagoya,专门售卖传统的盒饭午餐。10年前,他想让祖传产业实现数字化,就开通了网站接受订单。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别的国家,应当算得上迎合市场的超前应变。但菅原由一郎开通了订餐网站后,销售量却迅速下
煲汤十分简单方便,猪排骨、猪脊骨、筒子骨(四肢骨)或是牛骨、羊骨、鸡骨、鸭骨等动物骨骼,都可作为做骨头汤的原料,还可配上适量的配料,与莲藕、海带、白萝卜、黄豆等一起煨汤。或是单用骨头煨汤,汤成后稍加过滤,捞去骨头,加入蔬菜,放入粉丝、大白菜、黑木耳等,再加入适量盐调味,就是一锅味道鲜美可口、具有保健功效的骨头汤了。  喜欢吃浓味者,也可加入调料(桂皮、小茴香、花椒、大料等),慢慢地煨,此时可再加一
已经很久没有推母亲出去了。原定今天用轮椅推她出去,可是不行,因为我要去大洋镇和同安镇参加首届耕读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真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啊。  说实话,有名无实的诸节之于我,如同喧嚣一时的烟花之于我,向来不感兴趣。节,《说文》解释为:约,缠束。以竹节引申出节制、管束。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目的在于回归道统,永续不竭。那么,在村庄如此凋敝的当下,诸如此类的节,今年办了,明年还能办
导语: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种不同的感受,排名归排名,各种体会还得您亲自去感受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给出了各国对游客热情程度的排名:当你旅游时,一些国家就是不喜欢你。或者至少,你肯定会有这种感觉。报道使用了世界经济论坛中执行意见调查的数据和来自私人渠道、国家和国际机构与组织的确凿数据。其中包括如国际民航组织,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世界卫
导语:他是第一个获得艾美奖纪录片最高奖的华人导演,他用人类学家的眼睛去关注为国家、为生活付出代价的小人物、小生命。  美国时间2012年10月2日晚6时,范立欣走出纽约60街区地铁站,匆匆前往位于林肯中心的爵士乐玫瑰厅。艾美奖2012年度的颁奖礼马上就要在那里揭幕。这一回,范立欣的作品《归途列车》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两项奖项提名。半年以后,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说起那天的心情。他说,一
导语:世事无常,流转不定。哪怕是虚构得精美的小说,终于是花无百日红。  世界人民都有一点子可爱的执拗,会追究“下场”与“结局”。这般思量来,每个人都是一则格林童话或肥皂剧。格林童话以“汉斯和公主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直到死”为套路,肥皂剧以“好人们大团圆,坏人们进班房”为模版。在每个故事结束的时候,大家吁一口气,自得其乐。如此这般,人民习惯了肥皂剧式的日常生活,常思谋着一个固定套路。举凡小说戏剧
导语:德意志这个民族严谨出了名,可在裸体文化上又独树一帜。  德国慕尼黑市中心有个叫英国公园的地方,是个特别巨大的草地公园,因为地处闹市区又是开放式的,去慕尼黑旅游的人不可能不经过它。不过这个公园又极其特殊,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赶上阳光好的时候,你总能在里面看到很多裸体的人群,他们肆无忌惮的裸露着自己的身体,丝毫不顾及路过行人的感受。  裸体公园  德意志这个民族严谨出了名,可在裸体文化上又独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