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与现实间的困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bi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女主人公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包括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对男权体系的矛盾认知与无法达成的欲望。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近乎完美的想象世界与现实截然相反,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象征界中,她对父权制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排斥的同时还依赖于男权体系,造成矛盾。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去做妓女,经常与陌生人调情,寻求安全的感觉。然而,她并未找到一个安稳的栖息之地,她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悲剧便就此发生。
  关键词:《欲望号街车》;三境界说;父权体系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探索了如何在舞台上展示一个人物的内心生活和记忆,挑战了常规的自然主义戏剧。《欲望号街车》經常被认为是20世纪最好的戏剧之一,也被认为是威廉斯最杰出的作品。
  本文旨在从拉康的三境界说的角度分析女主角的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拉康是法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理论影响了许多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法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与后结构主义相关的知识分子。 他的著作对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语言学、20世纪法国哲学、电影理论和临床心理分析有重大影响”。拉康最重要的心理分析理论之一是三境界说。本文就是基于他的三境界说分析布兰奇的心理状况,探讨她的悲剧命运的原因。
  一、 想象界:背离现实的淑女身份
  根据拉康的三境界理论,“想象界不受现实原则的支配,作为欲望的主体,在想象界出现并自己创造着自己的自我。想象界具有幻想功能,使人在非现实中与幻想相结合”。然而想象界中自我的形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幻想,而是“受他者的影响”。
  布兰奇悲剧性的成因之一就是她沉溺在想象界当中,导致自我身份认知的错位。在幼时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她将自己误读为一个理想的南方淑女形象。这一自我认知与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继而使她排斥现实世界的自己。布兰奇是已经衰落的南方贵族家庭的后代,在贵族教育下,成长为一个典型的南方淑女。在她的想象界中,她的身份是高贵淑女,应当过着富足优雅的生活,更是应当嫁给一个高雅守礼的绅士,受到所有人的追捧和尊重。然而,现实完全不同于她的想象。她家的豪宅在父母去世后被出售,家人留给她的唯有数不清的债务。这种经济状况无法支持她像个南方淑女一样生活。她和艾伦结婚,却得知对方是个同性恋,所以出言讽刺,造成了艾伦的自杀。显而易见,在婚姻方面,布兰奇的自我认知也与现实相差甚远。艾伦死后,为了生活,布兰奇选择做一个老师,这是一个相对体面的工作。然而,她内心的想象界追求他人的爱慕与追捧,无法接受一个南方贵族需要做老师的事实,就在与一个十七岁的男孩发生关系后失去了工作。此后她只能去小酒店,成了一个妓女,最终被当地人驱逐。
  在被驱逐后,布兰奇依旧试图重新建立想象界中的自我定位,迫切地想改变现实局面。然而,她对自己的误读完全背离现实,为此付出的努力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布兰奇离开南方,到达北部的新奥尔良,去追逐她的“天堂福地”。 在她的旅途中,乘坐一辆名为“欲望”的街车,然后转乘到另一个叫做“墓地”的街车上。地名与街车的名字象征着她自我身份认知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她以为这个地方是她的天堂,希望可以抛开过去,作为一个南方淑女,过上舒适和幸福的生活。但这只是她的“欲望”而非现实。“公墓”一词,象征着未来的悲剧。住在她妹妹的房子里时,布兰奇不改南方淑女的做派。她不愿承认现实的残酷,编造与绅士约会的事情。总是站在黑暗里,掩饰日渐衰老的容颜。即使斯坦利拆穿她,告知米奇她的肮脏过去后,布兰奇依旧不愿承认现实。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布兰奇悲剧命运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她在想象界对自我身份的误读,进而导致自我身份的错位,排斥现实中贫苦妓女的身份。
  二、 象征界:对父权体系的矛盾认知
  拉康认为象征界“是一种秩序,同语言相联系”。进入象征界就会具有性别身份。拉康认为象征界就是“父亲的法律”,是父系的领域。进入象征界即经历缺失和接受自身的限制。对女性来说,进入象征界就意味着需要接受男性的权威性和优越性,也意味着放弃想象界中原始的理想幸福。反而言之,如果女性抵制和拒绝接受男性权威,她就不能被社会规则和法规接受,甚至导致无法在这样的社会生存。
  在这部戏剧中,斯坦利是父权体系的象征,他们的家就是父系的领域。他在布兰奇的生日聚会上大声宣布:“你可别忘了!我才是这里的国王。”在他看来,他是这个小房子的控制者和绝对的权威,没有人可以挑战他的地位。女人对他来说,只是玩偶而已。一旦女人惹恼了他,就可以随意殴打,即使对怀孕的妻子也毫不怜惜。
  斯特拉则是顺应象征界中父权体系的代表,她十分清楚父权制的统治地位,并接受男性的权威性和优越性。斯坦利作为家中的男性,为这个家庭提供物质保障,而斯特拉负责服务,只能依靠丈夫的收入维持生活。所以,在丈夫施加暴力时,她能做的只是逃上楼去躲避。即使她姐姐劝她离开斯坦利,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她还是选择回到丈夫身边。在充斥着暴力的父权社会,女人想要生存,只能选择服从和忍耐。
  而布兰奇对于父权体系的认知却十分矛盾。一方面,她不仅排斥男性的权威,而且不断对其进行批判和挑衅。她批判妹妹家的恶劣条件和妹夫的粗鲁无礼,希望能带妹妹离开这里,逃离父系的领域。然而,斯坦利绝对无法忍受女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他看不惯这个又老又穷的女人成天在自己的家中装腔作势,保持淑女的姿态。于是他残酷地揭露了布兰奇在南方的混乱生活,并告诉了对她有好感的米奇。处于弱势的布兰奇败下阵来。布兰奇排斥象征界的父权社会,并没有意识到斯坦利是父权制的代表。不自量力地挑战只能以失败告终。
  而另一方面,虽然布兰奇排斥父权社会,却在内心深处依赖男性,依旧没有脱离想象界中完美的自我。在她的想象界,拥有南方淑女身份的自己十分渴望嫁给一个可以依靠的优雅绅士。继而优雅守礼的男性可以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她先是寄希望于艾伦,在发现艾伦无法满足自己的想象时,转而寻找一个十七岁男孩和士兵们的追捧和爱情。最后又寄托希望于米奇身上,希望他可以给她美好的生活,即便是疯了以后,她还在期待一个绅士将她带向幸福之地。布兰奇的挑衅充满了对现实中父权社会的无知,没有意识到女性在父权体制下只能服从和忍耐,因此挑战失败是必然的结果。同时,父权社会又根植于她的思想体系,寄托希望于男性。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布兰奇悲剧命运的另一个原因:她对于父权体系的态度自相矛盾。一方面对于男权社会的统治地位认知不清,所以她的挑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另一方面,她又依赖男权体系,渴望男性能够给自己提供美好的生活。
  三、 现实界:难以满足的欲望人生
  现实界是拉康理论中最复杂的部分,它是指“永远‘在这里’,永远在现在。虽然各属不同的逻辑类型,但想象界与象征界却包含在现实界之内。现实界不是指客观现实界,而是指主观现实界,它是欲望的渊薮”。而布克曾在其著作中提到,“欲望则源于步入象征界时的缺失,是由于个体被分离后,渴望回归到原始的完整状态而产生的。这种缺失将主体置于一种拥有持续不断地不可能实现的渴望动态”。这就造成一个欲望无法达成后,主体转而追逐另一个目标,直到欲望达成为止。现实界这一领域是人性中最深刻的。它在意义上是“最深的”和最不可接近的领域。同时,这一理论也提供给文学作品存在的意义,即文学作品能够填补个体内在的缺失,满足欲望。
  对于布兰奇来说,她的行为就是对欲望的不断追求。在欲望无法达成后,持续不断地转变对象,继而强烈地追逐。她一直存在的现实界就是对其想象界中南方淑女身份欲望的不断追求,而这个欲望永远无法满足。她想要在豪宅中过着衣食无忧的淑女生活,然而房子早就被变卖抵债。她想要一个幸福的婚姻,但却发现艾伦是一个同性恋并在利用她。然后,她无法满足的欲望改变了方向,转而通过“性”的手段寻求满足。所以她与十七岁的男孩和士兵们发生关系,成为妓女,最终被驱逐。她无奈之下投奔了妹妹。此后,她的欲望再一次点燃,希望能嫁给米奇那样的绅士,进而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布兰奇的美梦再一次被斯坦利击碎了。在斯坦利强行与她发生关系后,无法达成欲望的布兰奇最终陷入了疯狂,每天都生活在她的想象中。最后,她被送进精神病院。在故事的结尾,我们还可以推断,布兰奇唯一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死亡。
  布兰奇的欲望就是她的南方淑女身份,并将希望先后寄托在艾伦、士兵、妹妹、米奇身上。然而,这一身份只是她在想象界对自己的误读,也导致了在象征界中的种种挑战的徒劳无功,最终使现实界的欲望无法满足,也让她走向疯狂和死亡。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布兰奇的悲剧原因也包括从未满足的欲望。
  四、 结论
  本文运用拉康的三境界说理论,分析田纳西·威廉斯的著名作品《欲望号街车》,研究女主角悲剧的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三个结论。首先,在她的想象界中,布兰奇完美的想象与现实完全不同。她认为自己是一个优雅单纯的南方淑女,而现实却是,她是个没落贵族的后代,失去了一切,已经沦落成为一个妓女。她排斥现实的自己,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第二,在象征界中,她排斥父权制社会,没有认清父权体系的统治地位,并无知地处处挑衅男性权威。但与此同时,她又将希望寄托在男性身上,依赖父权体系过上美好的生活。因此,布兰奇悲剧发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对父权制社会的矛盾认知。第三,在现实界中,她强烈地想满足她做“南方淑女”的欲望。但她追逐欲望的努力一直付诸东流,最终遭受打击,精神失常。因此,布兰奇悲剧发生的第三个原因,就是她的欲望永远無法满足。
  参考文献:
  [1]Jan, Marta. “Lacan and postStructuralism”[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47.1(1987),51-57.
  [2]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M. Keith, Booke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M].London:Longman Publishers USA,1996.
  [4]Tennessee, Williams.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M].Oxford:Heinemann Educational Publishers,1947.
其他文献
摘要: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了优化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优化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课堂教学  一、 在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明确每一个组员的分工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意识使得初中历史教
摘 要: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历史具有曲折性,近年在各类“慈善丑闻”中艰难发展,慈善公信力已受到极大打击。大学生群体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下称“慈善法”)的解读,结合当前慈善立法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信息公开、简政放权、税收优惠等方面研究《慈善法》的可取之處及建议。同时,把握高校慈善募捐的规律,有助于高校慈善治理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慈善事业;公益募捐;慈
摘要:从一般的方面看来,新媒体就是一个现在的新的载体,和传统的电视与广播来比较,新媒体是在电脑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上存在的,这就是大家对新媒体的第一种理解。第二种理解是从新媒体的运作方式上,就是从内容的产生,内容的编辑方式和传输的工具来说的。就内容产生来说,新媒体是由大多数网友进行参与而自发形成的,在内容编辑上,以前是由编辑组进行编辑的,现在却是由网民进行投票,如果投票率不高根本没有可能上,就算是编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能体会这“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感受这一神圣职业带来的崇高使命,读书,能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快乐;崇高;爱;成长  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在这七年的教师生涯中,体味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让我明白教书育人,首先是育人,在学生的心目当中,老师是文化的传播者,认为
摘 要: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东坡先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永恒之美。命运的离合在岁月变迁中沉淀,人生之悲欢在宇宙天地间遨游。诗词之美,在于诵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逃离象牙塔,成为一名普通的初中语文教师,已近一年。在忙碌、琐碎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地体现出来。  回想自己读书的经历,音乐课
摘 要:本文基于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调查,挖掘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的学习感受出发,从教、学、考三方面分析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办法。本文提出通过听说,即学习语言最自然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听说练习学习英语的方法,并提倡学生基于此学习方法,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以应对现如今复杂的就业形势,满足综合的就业需求。  关键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听说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的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的教育在不断发展。为孩子插上色彩的翅膀,就是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对幼儿美术色彩教育,促使幼儿能够在艺术创造中不断开发智力,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断加强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美术课;色彩教育  一、 引言  幼儿学习美术能够不断陶冶情操,促使幼儿的艺术素养得到提升,美术课堂是引导幼儿学习、了解色彩的重要窗口,
摘要:同课异构是一种教研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地理课程评价是新课改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同课异构制定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课堂的教学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课程评价原则以及地理核心素养理念制定出同课异构教学评价的9项指标和30个要点。  关键词:地理课程;同课异构;评价  当前,“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研究中出现得越来越多,同课异构可以让教学研究者或同行了解到每个教师在
摘要: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变告诉为探究,逐步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让幼儿主动建构知识,已成为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中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引导幼儿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以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幼儿学的程序,尽可能做到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科学活动;策略  所谓
摘 要:家长群体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潜藏着许多有价值的教育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才能够更好地让家长认识到主题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与创造者。立足于家长的已有发展水平、兴趣与需求以及各种家长有效的资源,再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致力于教师、幼儿、家长多方协同联动,最大化地挖掘家长资源中的教育价值,让家长也成为教育孩子、锻炼孩子、促进孩子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