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教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成就面前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课改存在的一些误区,本文从几个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学;教;多媒体;情景创设;教学思维;客观
新课改强调了要求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数学教育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强调。由此,在目标上,高中数学应从强调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般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价值的挖掘;在过程上,应从追求特定时限来实现学习目标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不可否认,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应清楚地看到新课改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该“主导”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真正的课堂要与学生有心灵的交流,把学生无痕的推向主体,让学生去想,去思考,这就是课改。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板书
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因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多媒体教学固然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但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讲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该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吸收、消化前面讲解的知识。通过笔者的观察,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解的速度,整堂课下来,很少与同学有互动的过程,更别说留有学生们的思考时间了,这样教学就成了单纯的演示,课堂上知识是讲解了很多,但学生们却没有很好的理解,长此以往,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将受到影响。此外,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懒惰的心理。课堂教学不仅仅对于学生是一个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对已学知识的梳理,重认识的过程。
传统的板书虽然会减缓教师的讲解速度,但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思考却是有益的。在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情景创设忽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重视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将教学融入教学情境中。通常,教学情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实背景,二是问题的知识背景。而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直接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忘记了学生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自己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而将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即“以旧代新”。而且这种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因此教師在情景创设教学前,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们连一些与情景创设有关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情景创设教学的效果往往就体现不出来,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常让他们感到很迷茫,这显然与新课改的精神不一致。一节好课,要从容,淡定,每个环节水到渠成,不刻意做作,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平实,真实,朴实。
四、教学思维转变不够,不能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应始终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现有的初中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讲,学生听、“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教学相对滞后,内容偏窄,偏深,偏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重书本知识,轻学生情感关注;教学围绕教师、课堂和书本走,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有目标,有追求,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具备胆识和勇气。
五、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需要适时对教学施以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需要正确的应用与对待才能发挥应有功效。评价要求实事求是,而不是一味吹捧学生如何行、如何有能力,认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学生信心了。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艺,扎实的学科功底,开阔的教学视野,良好的研究能力,勇于实践和创新,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有四重境界,平庸的教师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让我们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呼吸新鲜空气,收获不平凡的业绩,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
关键词:学;教;多媒体;情景创设;教学思维;客观
新课改强调了要求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在培养对象上从面向少数学生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数学教育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强调。由此,在目标上,高中数学应从强调以获取知识和技能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要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一般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价值的挖掘;在过程上,应从追求特定时限来实现学习目标转变为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以及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养成。
不可否认,新课改以来,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应清楚地看到新课改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新课改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了在教学互动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实现一种平衡,要改变以往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陋习,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片面理解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不敢大胆地、有效地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该“主导”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由此,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目标自我确定、学习方法自我选择、学习过程自我控制、学习结果自我反馈。然而,自主学习不是一种随意的自由学习,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正确、及时引导对于自主学习仍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真正的课堂要与学生有心灵的交流,把学生无痕的推向主体,让学生去想,去思考,这就是课改。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的板书
与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图文并茂,因而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此外多媒体教学还能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正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多媒体教学固然能够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容量,但教师和学生只有在课堂上互动起来,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在讲解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应该留一定的思考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吸收、消化前面讲解的知识。通过笔者的观察,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不自觉地加快讲解的速度,整堂课下来,很少与同学有互动的过程,更别说留有学生们的思考时间了,这样教学就成了单纯的演示,课堂上知识是讲解了很多,但学生们却没有很好的理解,长此以往,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必将受到影响。此外,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一种懒惰的心理。课堂教学不仅仅对于学生是一个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对已学知识的梳理,重认识的过程。
传统的板书虽然会减缓教师的讲解速度,但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思考却是有益的。在引进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传统板书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情景创设忽视新旧知识的联系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重视教学与实践的融合,将教学融入教学情境中。通常,教学情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实背景,二是问题的知识背景。而很多教师认为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学活动就应该直接与实践联系起来,教学的出发点就应该是学生现有的实践经验。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却忘记了学生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取是在自己知识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而将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即“以旧代新”。而且这种学习方式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加强,忽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因此教師在情景创设教学前,就应该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们连一些与情景创设有关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情景创设教学的效果往往就体现不出来,这样一来,不仅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且常让他们感到很迷茫,这显然与新课改的精神不一致。一节好课,要从容,淡定,每个环节水到渠成,不刻意做作,层层深入,循循善诱,平实,真实,朴实。
四、教学思维转变不够,不能适应新课改
新课改下,教师应始终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来指导教学实践。只有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现有的初中课堂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教师讲,学生听、“重教轻学”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教学相对滞后,内容偏窄,偏深,偏旧;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动力;重书本知识,轻学生情感关注;教学围绕教师、课堂和书本走,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有目标,有追求,要有足够的自信心,具备胆识和勇气。
五、不能客观地评价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需要适时对教学施以评价,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需要正确的应用与对待才能发挥应有功效。评价要求实事求是,而不是一味吹捧学生如何行、如何有能力,认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学生信心了。
教师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学技艺,扎实的学科功底,开阔的教学视野,良好的研究能力,勇于实践和创新,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有四重境界,平庸的教师是叙述,较好的教师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让我们在平凡的教育工作中不断呼吸新鲜空气,收获不平凡的业绩,成就学生,也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