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初中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或是环境中。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分享,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反思以及总结。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仅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同时,还能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流程的构建,进一步推进传统初中数学教学的模式的革新。在此,结合现阶段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希望够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也称“颠倒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练、课后加以作业巩固的教学模式而言的。这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视频的设计或是进行教学素材的共享,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视频的观看,在视频观看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成果以及问题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小组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进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初一阶段,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之前,学生要对教师所制作的相关视频进行观看,并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其次,对教材进行通读或是研究一到两遍,对教材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了解,并进行教学意图的分析。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根据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信息了解的基础上,对于教学重点进行分析以及学习。在初二或是初三的阶段,要求学生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并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进而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特征,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视频的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检测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以及联系。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指导为辅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实现话题导入、主旨概况、篇章分析、细节挖掘、主旨拓展、活动开展为环节的教学程序。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并让学生在这范围内进行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知识的挖掘。其次,在进行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问題的设置,这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及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初二阶段的时候,可以在教学任务上有所变动,增加学生进行解题的机会,让教师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小组要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数学题目的讲解,并对其中存在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分析,积极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检测题的设计以及安排。在进行检测内容安排的过程中,要谨记其教学目标,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题目的重点以及难点或是容易混淆以及易漏点。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或是知识点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够真正的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内化。如“三角形中位线”这节课的检测设计:①在四边形ABCD中,如图所示,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②改变四边形ABCD的形状,四边形EFGH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课后辅导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进而促使学生巩固知识。与其他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能够积极扩展其教学资源。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重视课后辅导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例如微博、微信以及QQ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境的改革。希望能够通过课后辅导这一环节,能够较为全面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生零散情况的梳理,将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知,并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其教学过程以及方法进行了解以及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这是数据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新突破。在进行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这并不代表教师不管学生,而是将课堂的主体定位于学生,教师由原来的主演逐渐转变为幕后导演,而学生则逐渐成为主演。
参考文献:
[1]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12):62-65+70
[2]孙露,方辉平.“翻转课堂”视角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重叠内容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21):70-76
[3]刘军,王旻祎.初中数学“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2(11):33-34
关键词: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也称“颠倒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练、课后加以作业巩固的教学模式而言的。这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视频的设计或是进行教学素材的共享,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视频的观看,在视频观看之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成果以及问题的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作小组教学活动的组织,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积极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重视这一方面的分析。
一、翻转课堂的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其指导下,进行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初一阶段,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之前,学生要对教师所制作的相关视频进行观看,并对所设置的问题进行思考;其次,对教材进行通读或是研究一到两遍,对教材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了解,并进行教学意图的分析。同时,在这一阶段,学生要根据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在进行信息了解的基础上,对于教学重点进行分析以及学习。在初二或是初三的阶段,要求学生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中位线”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并让学生进行积极的动手操作,进而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特征,加深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的理解。除此之外,在视频的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检测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以及联系。
2.课堂教学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指导为辅的教学形式组织课堂,实现话题导入、主旨概况、篇章分析、细节挖掘、主旨拓展、活动开展为环节的教学程序。通过这些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启发,并让学生在这范围内进行讨论式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知识的挖掘。其次,在进行知识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问題的设置,这一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以及开放性,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初二阶段的时候,可以在教学任务上有所变动,增加学生进行解题的机会,让教师进行评分。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学习小组要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数学题目的讲解,并对其中存在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分析,积极开展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检测题的设计以及安排。在进行检测内容安排的过程中,要谨记其教学目标,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突出题目的重点以及难点或是容易混淆以及易漏点。通过这样的训练方法可以让学生将相应的教学内容或是知识点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够真正的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内化。如“三角形中位线”这节课的检测设计:①在四边形ABCD中,如图所示,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②改变四边形ABCD的形状,四边形EFGH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知识的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课后辅导环节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相应的任务,进而促使学生巩固知识。与其他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能够积极扩展其教学资源。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要重视课后辅导这一环节。通过多媒体技术,例如微博、微信以及QQ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积极分析,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环境的改革。希望能够通过课后辅导这一环节,能够较为全面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一阶段,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生零散情况的梳理,将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至理性认知,并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其教学过程以及方法进行了解以及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进而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这是数据时代教学模式改革的新突破。在进行翻转课堂的应用过程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这并不代表教师不管学生,而是将课堂的主体定位于学生,教师由原来的主演逐渐转变为幕后导演,而学生则逐渐成为主演。
参考文献:
[1]郝春蕾,郝海燕,王英新.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2(12):62-65+70
[2]孙露,方辉平.“翻转课堂”视角下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重叠内容的教学设计[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21):70-76
[3]刘军,王旻祎.初中数学“慧学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优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2(1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