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关键词: 英语解题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 自我效能感
英语中的解题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在认真分析语境、语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正确梳理解题思路,最终实现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并且在新创设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Bandura 1977)。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笔者将从探讨影响学生客观题部分解题的因素入手,探寻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其自我效能感。
一、影响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因素诸多,避免和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一)学生对正确解题所需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匮乏。
英语试题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基础知识总是依托一定的语境进行考查,它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学生在巨大的学业负重下难以抽出时间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更别提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和总结。渐渐地,学生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大,面对新的语境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解题时失分。
(二)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母语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负迁移,它不仅干扰了英语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而且妨碍了他们对异国文化的主动融入与渗透。这种负迁移如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迥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答题结果常显得学生非常缺乏语感,中式英语泛滥,致使语言学习趋于“理科化”,完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
(三)学生个性因素影响了学生做出正确的思维判断。
每位学生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性格、阅历、知识面、能力、世界观、价值观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无法沿着大众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所谓的钻牛角尖,遇事走极端,常创造性地推出极具个性化的答案,其解题思路,特别是在阅读理解部分常常令老师措手不及。
(四)练后未做反思总结,对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自我监控。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表明,不少学生痴迷于大量的模拟试题,但普遍忽视一个有效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一方面他们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不会自我总结,不会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钻研精神和一定的思维深度,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未能在更深、更高层次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探寻有效途径,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加强点滴积累,在夯实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答题技巧。
必备的基础知识及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做强有力后盾,能力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对题干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并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答题技巧解决所遇问题。
1.巧妙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精编经典题组回放,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如:
(1)It was 12 o’clock I got home last night. (曾经的错题回放)
It was at 12 o’clock I got home last night. (新增的对比题)
A. before B. since C. that D. when
(2)The stone is so big I can hardly move.(曾经的错题回放)
The stone is so big I can hardly move it.(新增的对比题)
A. that B. as C. and D. which
句中的画线部分应该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2.简化题干信息,攻克“间隔现象”;还原省略信息,寻找答题线索。如:
(1)It is strange that Mary,who is still a college student, so early.
A. has been married B. has married
C. be married D. would marry
(简化定语从句,抓住解题突破口:It is strange that...should do)
(2)The Smith has 3 sons,one a baby, twins of thirteen.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 D. the others
(还原省略信息one a baby为one is a baby)
3.指导学生对备选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培养归类提取信息或剔除信息的能力,提升答题准确率。如:
(1)—I was lucky to win a gold medal in the 800-meter race.
—You through tough training.
A. must go B. should go C. must have gone D. should have gone
根据语境可知,对过去事情的猜测排除A和B,根据句意可得出正确答案C选项。
(2)(2012高考 福建卷)59.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Money is Raised by the Newspaper.
B. Newspaper Distributes Money to the Needy
C. Unknown Hero Spreads Love in Envelopes
D. Robin Hood Returns to the City
解题时,学生首先抓住每个备选项的主体词,确定文章的重点,再看其修饰语,便能轻松准确得出文章的最佳标题是C选项。另教师还可根据文章的体裁及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如:新闻类文章主旨大意基本在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后续段落通常是该新闻的详细报道。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解题就避免了盲目性,就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于各种语境。
(二)加强对专项的强化训练,归纳梳理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专项训练包括语法专项和考试题型专项。训练必须针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以阅读理解为例,该部分是高考英语的生命线,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的掌握是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解题能力的途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历年高考试题对其进行阶段性重点突破,如阅读速度的训练、答题技巧的具体指导等。另外可以根据主旨大意题、细节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等命题方式分别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具体实例指导学生分析和提取有效的解题思路,总结命题规律和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优化阅读解题过程。保质保量的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阅读实践中也不断增强,这种效能感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新一轮解题中的自信心和答题准确率。
(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反思,及时止损,在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和完善自我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缺乏反思总结的题海战术无法达到有效的复习,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及时的自我剖析,理清正确的解题思路,弥补存在的知识漏洞,在相关材料上做好反思记录,并经常翻阅巩固。反思指学生练后的自我反思,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双解字典、语法书等工具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改进,查找所犯错误的相关知识链接,及时弥补基础知识的缺失。其次,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从正确的答案倒推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逆向思维使整个解题过程更加直观、易懂,更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反思过程中,学生对解题过程实行全程自我监控,逐步建立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习评价能力和解题能力。对学习采取批判反思的立场,有助于学生避免掉进那些丧失信心和自我伤害的陷阱,大大增强学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感到精力充沛。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展个性,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
反思依靠个体的力量,合作学习依赖群体的力量。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且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方式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较接近,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思想碰撞,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自我反思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加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法国作家萧伯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有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换以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当他们把思想交换以后,每人就有两个思想。”显而易见,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开拓思维,合作的结果是双赢,小组成员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
(五)扩大阅读输入量,培养正确的语感,减少母语负迁移,突破制约学生高分的瓶颈。
英语教学远非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它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广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所说:“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事实上,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提高英语得分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因此,要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就要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报刊、杂志,多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扩大视野,增强英语语感,用纯正、地道的语言遏制母语的负迁移。
学生在考试中失分因素有很多,如审题能力、答题技巧、知识漏洞、应试能力等,但只要师生共同直面存在的问题,把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夯实基础知识,就一定能提高答题准确率,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效能感越高,自我调控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加自信地直面问题,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完美突破。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美]stephen d.brookfield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3]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主编.指导——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 英语解题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 自我效能感
英语中的解题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在认真分析语境、语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正确梳理解题思路,最终实现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并且在新创设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综合认识和评价能力。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Bandura 1977)。解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师有效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笔者将从探讨影响学生客观题部分解题的因素入手,探寻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而培养其自我效能感。
一、影响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因素诸多,避免和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一)学生对正确解题所需的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甚至匮乏。
英语试题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能力,基础知识总是依托一定的语境进行考查,它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学生在巨大的学业负重下难以抽出时间复习巩固基础知识,更别提对它们进行必要的归纳、概括和总结。渐渐地,学生的知识漏洞越来越大,面对新的语境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解题时失分。
(二)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
母语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负迁移,它不仅干扰了英语学习者的思维方式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而且妨碍了他们对异国文化的主动融入与渗透。这种负迁移如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的迥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答题结果常显得学生非常缺乏语感,中式英语泛滥,致使语言学习趋于“理科化”,完全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
(三)学生个性因素影响了学生做出正确的思维判断。
每位学生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性格、阅历、知识面、能力、世界观、价值观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无法沿着大众思路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所谓的钻牛角尖,遇事走极端,常创造性地推出极具个性化的答案,其解题思路,特别是在阅读理解部分常常令老师措手不及。
(四)练后未做反思总结,对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自我监控。
多年来的教学经历表明,不少学生痴迷于大量的模拟试题,但普遍忽视一个有效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解题后的“反思”。一方面他们过于依赖老师的讲解,不会自我总结,不会触类旁通,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钻研精神和一定的思维深度,解题能力和思维品质未能在更深、更高层次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探寻有效途径,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加强点滴积累,在夯实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答题技巧。
必备的基础知识及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做强有力后盾,能力无从谈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指导学生对题干的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并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答题技巧解决所遇问题。
1.巧妙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精编经典题组回放,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如:
(1)It was 12 o’clock I got home last night. (曾经的错题回放)
It was at 12 o’clock I got home last night. (新增的对比题)
A. before B. since C. that D. when
(2)The stone is so big I can hardly move.(曾经的错题回放)
The stone is so big I can hardly move it.(新增的对比题)
A. that B. as C. and D. which
句中的画线部分应该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2.简化题干信息,攻克“间隔现象”;还原省略信息,寻找答题线索。如:
(1)It is strange that Mary,who is still a college student, so early.
A. has been married B. has married
C. be married D. would marry
(简化定语从句,抓住解题突破口:It is strange that...should do)
(2)The Smith has 3 sons,one a baby, twins of thirteen.
A. an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 D. the others
(还原省略信息one a baby为one is a baby)
3.指导学生对备选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培养归类提取信息或剔除信息的能力,提升答题准确率。如:
(1)—I was lucky to win a gold medal in the 800-meter race.
—You through tough training.
A. must go B. should go C. must have gone D. should have gone
根据语境可知,对过去事情的猜测排除A和B,根据句意可得出正确答案C选项。
(2)(2012高考 福建卷)59.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Money is Raised by the Newspaper.
B. Newspaper Distributes Money to the Needy
C. Unknown Hero Spreads Love in Envelopes
D. Robin Hood Returns to the City
解题时,学生首先抓住每个备选项的主体词,确定文章的重点,再看其修饰语,便能轻松准确得出文章的最佳标题是C选项。另教师还可根据文章的体裁及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如:新闻类文章主旨大意基本在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后续段落通常是该新闻的详细报道。通过一定的训练,学生解题就避免了盲目性,就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于各种语境。
(二)加强对专项的强化训练,归纳梳理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专项训练包括语法专项和考试题型专项。训练必须针对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从答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以阅读理解为例,该部分是高考英语的生命线,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方法及答题技巧的掌握是有效提高英语阅读解题能力的途径。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历年高考试题对其进行阶段性重点突破,如阅读速度的训练、答题技巧的具体指导等。另外可以根据主旨大意题、细节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等命题方式分别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具体实例指导学生分析和提取有效的解题思路,总结命题规律和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优化阅读解题过程。保质保量的强化训练能使学生在语境中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成功实现从语言知识到应用能力的转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阅读实践中也不断增强,这种效能感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新一轮解题中的自信心和答题准确率。
(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反思,及时止损,在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和完善自我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缺乏反思总结的题海战术无法达到有效的复习,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及时的自我剖析,理清正确的解题思路,弥补存在的知识漏洞,在相关材料上做好反思记录,并经常翻阅巩固。反思指学生练后的自我反思,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双解字典、语法书等工具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改进,查找所犯错误的相关知识链接,及时弥补基础知识的缺失。其次,指导学生逆向思维,从正确的答案倒推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逆向思维使整个解题过程更加直观、易懂,更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反思过程中,学生对解题过程实行全程自我监控,逐步建立思维模式,进而提高学习评价能力和解题能力。对学习采取批判反思的立场,有助于学生避免掉进那些丧失信心和自我伤害的陷阱,大大增强学习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感到精力充沛。反思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改善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享受英语学习的快乐,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展个性,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
反思依靠个体的力量,合作学习依赖群体的力量。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且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明确的责任分工。合作方式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于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较接近,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和理解。合作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实现思想碰撞,依靠集体的力量解决自我反思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加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评价能力。法国作家萧伯纳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假设有两个人,一人一个苹果,交换以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当他们把思想交换以后,每人就有两个思想。”显而易见,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开拓思维,合作的结果是双赢,小组成员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
(五)扩大阅读输入量,培养正确的语感,减少母语负迁移,突破制约学生高分的瓶颈。
英语教学远非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教学,它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广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加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所说:“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事实上,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提高英语得分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因此,要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学生就要广泛阅读各类英文报刊、杂志,多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英语学习渠道,扩大视野,增强英语语感,用纯正、地道的语言遏制母语的负迁移。
学生在考试中失分因素有很多,如审题能力、答题技巧、知识漏洞、应试能力等,但只要师生共同直面存在的问题,把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渗透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坚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夯实基础知识,就一定能提高答题准确率,增强自我效能感。学生效能感越高,自我调控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加自信地直面问题,最终实现英语学习的完美突破。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美]stephen d.brookfield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3]王永,余文森,张文质主编.指导——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