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编码RNA编码多肽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M_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编码RNA(ncRNA)过去被认为是一类不具备蛋白编码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部分ncRNA能够编码产生功能性多肽,且通过测序、质谱等技术可以证实此类ncRNA和多肽往往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和同源性。本文以“非编码RNA”和“多肽”为关键词在多个数据库进行了相关研究的检索,对编码多肽的ncRNA特征、编码多肽的检测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这些功能性多肽参与了包括调节肿瘤发生发展、调节肌肉活动以及调节免疫应答等过程,将来可将ncRNA来源的多肽作为一类新型的标志物在疾病早期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观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将ncRNA编码的多肽作为靶点亦可为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眼下究竟是哪一年的哪一月,还是哪一天,偏脖子实在懒得关心,也几乎没有必要关心。她已经老得太老,差不多就像只剩一泡水的红柿子,根本无法刻印确切的时间记号。她关心的只是风,秋风。她知道秋风一起,石桶的天气就见天凉,一些树叶也见天黄,还有一些树叶见天红,总之是该种咩子了。是的,她说的是种咩子,而不是种麦子。其实她说的咩子就是麦子,也就是石桶村常说的小麦。可她还是要说咩子。她这是在娘家说顺口,说习惯了,七
期刊
北宋以降,真武大帝在传统道教诸神中地位日显,统治者推崇与民间信仰相互激荡,明代以致鼎盛。作为道教中护佑百姓的北方大神和军队守护神,真武大帝在陕北一直占据着民间信仰主位。与此同时,陕北各地厉坛和城隍庙在民间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厉祭”风俗在曾经的陕北非常普遍,以祭奠纪念战死沙场无数无名将士。陕北边地,千年烽火不绝,其神尚武,其情在厉。  一  笔者少时生活在陕北黄土高原一个名真武洞的小镇,该镇是安塞县
期刊
李安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飞天》《黄河文学》《雪莲》等。  两个鱼的世界,一阴一阳,涵盖了太极运动的所有方式。在模拟鱼的运动中,我们必须把自身置于圆的运动范围之内,然后是两个鱼的生生不息的运动,运动的势能时时刻刻都在奇妙的转化之中,这似乎就是太极的玄妙所在。  生也柔软,死也僵硬。欲练太极,必先柔其肢体。柔也,静也,松也,始入太极之门。师父的话也许更直接,不要用力气,身体放松。于是乎,
期刊
漆宇勤,江西萍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34届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诗刊》《青年文学》《散文·海外版》等,已出版文学作品集15部。  赣西萍乡不是桐乡,但桐树却着实不少。在这个小城里,以桐为名的树木太多了。梧桐树、泡桐树、千年桐、三年桐、法国梧桐……,还有一种表皮光滑青绿、树干笔直高大的桐树,秋天里勺子一般的果荚镶嵌着种子颗粒,我们称之为龙桐树。  法国梧桐在我们村子里并不叫这个名字,
期刊
对2020年12月成都市农村地区一起由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例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感染来源和病例传播链。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要求,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大数据技术、视频图像调查、基因测序等方法开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病例调查及传染源追踪溯源,分析其流行病学关联并绘制传播链。2020年12月7—17日
火车之眼  那双奔驰的眼睛  直到今天还看着我  有一年,一列黑夜的火车  和我的火车,呼啸着相向而行  它的窗口睁着一双眼睛  年轻异性的眼睛  和我的眼睛,一对失散多年的兄妹  在加倍的速度里,相逢又别离  彼此眼中有不同的地图  但在眼底,交换了相似的孤独  并长久地凝视  铁轨上疾行的眼睛,不在时间之中  所以那是一双真正的眼睛  所以我祝福你,眼睛的女主人  今晚我饱含泪水  为了愿望中
期刊
周尚俊,青海乐都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西部散文家》《青海湖》《延安文学》等。  清晨的乡村,朦胧的雾霭慢慢收起,东方的天幕渐渐开启,万物的呼吸不断放缓,疲劳的人们还在梦乡。随后,启明星忽闪忽闪着,村庄的鸡们顿时心领神会。  “喔——喔——喔”,谁家的公鸡首先分毫不差地一声引吭高歌,全村庄的公鸡异口同聲地昂首长歌。村庄醒了,天地醒了。晨曦徐徐拉开了帷幕,又是一个绚丽多彩的早晨,带着清新
期刊
这个春天  请不要跟我谈论这个春天  不说如果,不要假设  这些天,我常常路过他曾经走过的路  特别是那个春雷轰鸣的夜晚  我想起了他离开这座城市之后  倾盆暴雨中驱车百里  只为印证大街小巷是否有渍水浸漫  我记得他说起这件事时的滿脸笑意  一座曾经与他休戚与共的城市  那一刻,全在他的眼底  这个春天还下了场雪  长江披着薄纱呜咽奔去  他意外化作两千多颗星星中的一颗  一座城的人在惊愕中抬起
期刊
1  把大家都喊回来!  班长突如其来有些沙哑的声音让李明俊打了个激灵,疲倦和困意在听到消息的刹那也逃之夭夭了。他有点兴奋,也疑惑。这声音,这个点,都不是时候,下班时间未到,让全体人员回班组,不生产了嗎?他不敢确定,忍不住又问了一句,都回来吗?  别啰嗦了,都回来!班长的声音高了几度,还是有点沙哑。李明俊还想再问清楚一点,那边却已挂了电话。  路边的灯不知疲惫地站在黑暗里,一动不动。它们不在乎一百
期刊
我于1919年出生在广东大埔县。在二哥杨鹤松(共产党员)的影响下,我于1930年在闽西参加红军,那时我才11岁。后参加了长征,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我随115师转战山西、山东。1943年4月,组织上派我回延安学习。8月到了绥德兵站,随接通知,要我去绥德抗大总校工作。在总校,我见到校长徐向前同志。我说:我千里迢迢来延安是学习的,对留抗大工作,有些不理解。徐校长以略带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