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吸烟总与疾病相伴 烟草被我国确定为一级致癌物。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如苯并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等。研究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高10~30倍,患口腔癌、喉癌的概率高14倍,患食管癌的概率高4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概率高2倍。同时,吸烟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长期吸烟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痴呆过早发生,还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烟总与疾病相伴
烟草被我国确定为一级致癌物。香烟燃烧时释放38种有毒化学物质,如苯并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等。研究表明,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高10~30倍,患口腔癌、喉癌的概率高14倍,患食管癌的概率高4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概率高2倍。同时,吸烟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还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长期吸烟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导致痴呆过早发生,还会使人的嗅觉和味觉变得迟钝,免疫功能下降,骨骼脱钙,生育能力下降。孕妇吸烟或接触二手烟,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的可导致流产。
何时戒烟都不晚
吸烟危害大,戒烟却很难。何时戒烟都不晚,但最好在出现严重健康损害前戒烟,越早越好。英国的一项队列研究表明:吸烟者若能在35岁以前戒烟,则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风险明显下降,几乎与不吸烟者接近。
戒烟获益真不少,主要包括近期获益和远期获益两方面。前者包括血压下降,血中一氧化碳含量降低,口臭消失,嗅觉和味觉敏感性增强,呼吸舒畅,咳嗽、咯痰减少,疲劳、气短等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等等。后者包括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降低,肺癌发生风险和死亡率降至非吸烟者水平,口腔、咽喉、食管、膀胱、肾脏、胰腺等部位癌症的发病率下降一半,等等。
只要行动就可获益
戒烟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有合理的方法和适当的自控能力,大多数人是可以成功戒烟的。
吸烟者在戒烟过程中会出现“尼古丁戒断综合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烟瘾”发作,这是阻碍成功戒烟的罪魁祸首。怎样才能成功戒烟呢?以下五个小窍门值得借鉴:
消除紧张情绪: 紧张的工作状态会让人想吸烟,戒烟者应多进行户外活动,或者去禁止吸烟的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
扔掉吸烟工具,减少“吸烟反射”: 戒烟初期多喝一些果汁,可以减轻不适。
借助戒烟工具: 用小剂量、安全性好的尼古丁制剂取代烟草中的尼古丁,可逐步减少烟瘾发作。
少接触吸烟环境: 在戒烟初期,婉言谢绝参加有吸烟者参与的聚会、应酬等,直到没有烟瘾为止。
寻找替代办法: 找到一种替代方法,使自己在受到“引诱”时不吸烟,如嚼口香糖、喝茶等。
粉碎流言,揭开真相
● 流言一:烟草颗粒是纳米级的,可均匀覆盖在肺泡表面,形成一道屏障,阻挡病毒入侵。
真相: 烟草燃烧产生的成分有两种:一是气体,如一氧化碳,占九成以上;二是固体颗粒,如尼古丁和焦油颗粒。这些颗粒的大小在1~2.5微米,非纳米级。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异很大,但都属于纳米级。1微米等于1000纳米。因此,指望烟草颗粒阻挡病毒,大致相当于用纱布去过滤水源,并不现实。相反,烟草非但不能帮助呼吸道抵御“外敌”,反而会对呼吸道造成损伤;不仅会增加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风险,还会加重病情。
● 流言二:戒烟后更容易生病
真相: 長期吸烟者戒烟时,会因血液中尼古丁浓度下降而发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烦躁不安、抑郁、紧张、易怒、萎靡不振、睡眠障碍等,让人误以为戒烟后“容易生病”。实际上,戒断症状是暂时的,多在戒烟3~4周后逐渐缓解。
其他文献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武器,但药物又是一把双刄剑,使用不当,在治人之病同时,不但浪费钱财,还会对人体造成毒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统计表明,美国每年死于“药害“者达20万人之多,我国或不止此数。我国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逾800万,其中医疗损害事件造成约40万人非正常死亡(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安全用药),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4倍。 我国古代有“用药如用兵,当慎之又慎”的说法,是有科学道理的。现代医学提倡“循证
在田野、山坡、路边及庭院等地的向阳处,有一种常见的植物,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因取五色配五行之意而得名“五行草”;因叶扁平而肥厚,像马的牙齿一样排列,亦被称为“马齿苋”。马齿苋是马齿苋科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性喜肥沃土壤,耐早亦耐涝,生命力非常强,又名“长寿菜”。 清热凉血止痢良药 别看马齿苋植株小小不起眼,却是一味常用的中药。8~9月,割取全草,洗净泥土,拣去杂质,用开
李世亭 提起“脑神经(又称颅神经)疾病”,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陌生。但若提到脑神经疾病中的三种常见病——三叉神经痛、面瘫和面肌痉挛,或许很多人都曾有所耳闻,部分人甚至“深受其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士亭教授深耕脑神经疾病诊治领域多年,专注于面神经和三叉神经相关疾病的诊疗,通过不断创新治疗理念、开发原创治疗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脑神经疾病精准诊疗之路,为大量深
药物是治病的工具,人生了病,使用药物后疾病消除,身体恢复健康。渐渐地,人们觉得药物是个好东西,而且无所不能。于是,身体有任何不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吃药,甚至並无不适,也希望通过吃药来促进身体健康。 其实,人体健康主要来自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心理平衡,并不能依靠药物。何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方面並非任何疾病或健康问题,皆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解决;另一方面药物有毒副作用
背部过度后凸,常伴头向前伸、腹部前挺等,是驼背的典型表現,可分为活动性驼背和固定性驼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是活动性驼背,又称姿势性驼背,多由日常学习生活中长期处于不正确姿势与缺乏运动锻炼导致,特点是相关肌肉的异常,主要为胸部肌肉(胸肌、肋间肌)缩短和紧绷,背部肌肉(中斜方肌、下斜方肌、菱形肌等)拉长和薄弱无力,可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进行有效矫正。而固定性驼背常由强直性脊柱炎、佝偻病、黏多糖病等引起,表
有关去除蔬菜残留农药的洗菜说法很多,孰对孰错? 说法 1 “洗刷刷”,用刷子洗菜可刷去农药。 解析: 有实验发现,对于表面凹凸不平的蔬菜,如黄瓜、苦瓜、佛手瓜等,如果用柔软的毛刷刷洗,其表面农药残留更少;而对于叶茎类蔬菜和蜡质较多的蔬菜,则不需要用刷子刷洗。 说法 2 只用流水冲菜,不浸泡也可去除残留农药。 解析: 纯粹用清水简单冲洗而不浸泡,不能完全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清洗普通叶菜类蔬
时间能创造无限可能,比如“发酵”这件事。面团通过发酵变得松软香甜,果蔬发酵后能量倍增,乳制品发酵后对肠道有益,发酵技术更是在促进健康方面备受关注…… 发酵食品——有益微生物酿造的精华 发酵食品是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日本自古就有用纳豆菌发酵的纳豆,以及用酵母菌、乳酸菌发酵的昧噌汤等多种发酵食品。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把营养分解成更易消化的形式,不
曲仪庆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医师组组长。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肺部感染、肺癌及呼吸危重症的诊治。 慢阻肺一旦确诊无法治愈,且病程漫长,包括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症状较轻微、平稳,或者通过规律治疗,症状控制良好的患者处于慢阻肺稳定期。当患者出现咳嗽、咯痰、气短和(或)喘息明显加重,痰量明显增多,
疑问: 我患焦虑症多年,看到网上销售一种中药精华液。据说,该药是用现代高分子技术提取,能从根本上针对脑部神经递质进行治疗,达到快速平衡大脑神经递质、优化五脏六腑的作用,能从根本上对病因进行治疗,达到除病根的效果……这到底可信吗? 释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理科副教授苏亮: “能从根本上对病因进行治疗,达到彻除病根的效果”,这是常见的虚假医药广告用语。从科学角度来说,很多心理障碍的发病机制
人的情绪会是一条直线吗?当然不会!但普通人的情绪波动会有一个范围,不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剧烈痛苦。而有一类人,他们情绪的双极化非常明显,常出现抑郁和躁狂两种状态,甚至这两种极端情绪在一天之内会不断交替——他们就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在躁狂阶段,患者常表现为“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 情感高漲 心情异常好,经常带有夸张色彩,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世界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