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方式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过程。结果:146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天。结论: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在护理上也不能轻视,应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护理
微创外科是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腹腔镜技术代替手术已经十分普遍,电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利用电子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微小腹腔镜仪器插入腹腔内切除胆囊。具有生理干扰少,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几点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6例,其中男78例,女68例,年龄为21岁~65岁,平均为45岁。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术前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胸透、心电图、血生化检查。术前行B超检查或CT检查,了解胆总管、肝内胆管有无结石、胆道急性炎症或疑有癌变,同时注意有无月经来潮、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要做好伴随疾病的检查。
2.1.2心理护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新开展的手术项目,患者及家属存在各种顾虑,怀疑腹腔镜手术的危险性及手术的疗效,是否会产生并发症,心理上会出现一定的思想顾虑。因此,护士必须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介绍有关手术的基础知识与信息,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优点,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的信心。
2.1.3 皮肤准备脐部清洁尤为重要:用棉棒蘸双氧水或软皂液将脐窝内的脏物擦净,再蘸干。同时备皮范围是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旁至腋中线,剃去皮肤汗毛,注意勿损伤皮肤,用肥皂水擦洗腹部皮肤,然后用热水擦洗干净。避免术后的伤口感染。
2.1.4胃肠道的准备术前予以清淡,易消化食物,并禁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当晚应进流质食物,术前6 h~8 h禁食水,并用0.1%~0.2%温肥皂水500 ml~1 000 ml灌肠或者用蕃泻叶泡茶口服数杯,直到排出水样稀便,以清洁肠道。手术前留置尿管和胃管,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并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手术。
2.1.5术区备皮按上腹部手术范围备皮,LC第1戳口紧靠脐缘,而脐部易积垢,故应彻底清洗。以松节油棉签或双氧水棉签清洗脐孔后,再用碘伏棉球擦拭数次,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擦破脐孔皮肤影响手术。
2.1.6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指导病人避免受凉以及术后如何有效咳嗽以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1)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2)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 h~6 h后给予间断吸氧。术后6 h患者清醒后,可鼓励患者下床做轻微的活动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并可促进肠蠕动及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避免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剧烈活动或搬动重物,以免损伤刀口部位的肌肉。
2.2.2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一次,至病情平稳。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有无腹胀、腹痛、出血、腹膜炎、腹壁紧张等体征以及早发现有无内出血的表现。
2.2.3 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感染较重的手术及手术创面大,有污血的病人术后多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要及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各类引流管的扭曲、受压、堵塞,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顺向挤压引流管,避免被血凝块阻塞,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胆漏的发生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无异常,2 d~3 d可拔除引流管。
2.2.4 术后肩背部酸痛术后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者平卧时酸痛加重,要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更换舒适体位,按摩酸痛部位,告诉其1 d~3 d后症状会消失。
2.2.5 术后的饮食:患者如无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可于术后6h后进少量流质饮食,如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进食可适当延迟,先进流质,术后第1日可进半流质,如无不适可进普食,但进食当日忌进牛奶、豆浆、过甜流质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术后肠胀气。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3.1 呕吐呕吐是腹腔镜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吐。腹腔镜后早期呕吐大致有以下原因:麻醉药物所致;术中静脉滴入的一些药物如芬太尼等,均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腹腔镜手术时腹腔镜灌注大量二氧化碳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术后应用甲硝唑等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术后应用杜冷丁等镇痛药,也可引起恶心、呕吐。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协助患者呕吐及时清洁口腔,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里,造成吸入性肺炎。
2.3.2 出血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若脉搏快、血压下降、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50ml且颜色鲜红,应考虑内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若开口处出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压迫止血。
2.3.3胆汁漏术后常规不留置腹腔引流管,因手术切口小,一般少有难忍的疼痛。若术后出现持续的腹痛,伴有局部的腹膜刺激症状并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毒性症状,则应排除胆漏的可能。一旦证实并发胆漏应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术中已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术后引流量、性质等。若引流液呈胆汁样即可确定为胆漏。要求绝对卧床3~5天,保持引流管通畅,一般引流液由多到少,可望渐愈。
3出院指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如不放置引流管,正常住院时间为3天,嘱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进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易消化和低脂肪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及油腻、刺激性饮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腹部情况,如有腹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复诊。
4小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中、术后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将有利于减少术中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及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35
[2]刘汉凤,崔荣.腹腔镜胆囊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4(3):8.
[3]葛淑芝、董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167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26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护理
微创外科是外科发展的方向之一,近十几年在我国蓬勃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以腹腔镜技术代替手术已经十分普遍,电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就是利用电子腹腔镜外科技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新方法。利用微小腹腔镜仪器插入腹腔内切除胆囊。具有生理干扰少,创伤小,痛苦小,并发症少,康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几点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从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6例,其中男78例,女68例,年龄为21岁~65岁,平均为45岁。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术前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胸透、心电图、血生化检查。术前行B超检查或CT检查,了解胆总管、肝内胆管有无结石、胆道急性炎症或疑有癌变,同时注意有无月经来潮、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要做好伴随疾病的检查。
2.1.2心理护理:由于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新开展的手术项目,患者及家属存在各种顾虑,怀疑腹腔镜手术的危险性及手术的疗效,是否会产生并发症,心理上会出现一定的思想顾虑。因此,护士必须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介绍有关手术的基础知识与信息,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及优点,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的信心。
2.1.3 皮肤准备脐部清洁尤为重要:用棉棒蘸双氧水或软皂液将脐窝内的脏物擦净,再蘸干。同时备皮范围是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旁至腋中线,剃去皮肤汗毛,注意勿损伤皮肤,用肥皂水擦洗腹部皮肤,然后用热水擦洗干净。避免术后的伤口感染。
2.1.4胃肠道的准备术前予以清淡,易消化食物,并禁食易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当晚应进流质食物,术前6 h~8 h禁食水,并用0.1%~0.2%温肥皂水500 ml~1 000 ml灌肠或者用蕃泻叶泡茶口服数杯,直到排出水样稀便,以清洁肠道。手术前留置尿管和胃管,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并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手术。
2.1.5术区备皮按上腹部手术范围备皮,LC第1戳口紧靠脐缘,而脐部易积垢,故应彻底清洗。以松节油棉签或双氧水棉签清洗脐孔后,再用碘伏棉球擦拭数次,注意动作轻柔,以免擦破脐孔皮肤影响手术。
2.1.6教会病人有效咳嗽指导病人避免受凉以及术后如何有效咳嗽以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
2.2 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1)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2)术后持续低流量吸氧,4 h~6 h后给予间断吸氧。术后6 h患者清醒后,可鼓励患者下床做轻微的活动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感染,并可促进肠蠕动及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避免尿潴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剧烈活动或搬动重物,以免损伤刀口部位的肌肉。
2.2.2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一次,至病情平稳。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有无腹胀、腹痛、出血、腹膜炎、腹壁紧张等体征以及早发现有无内出血的表现。
2.2.3 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感染较重的手术及手术创面大,有污血的病人术后多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术后返回病房要及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各类引流管的扭曲、受压、堵塞,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顺向挤压引流管,避免被血凝块阻塞,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引流的速度,胆漏的发生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无异常,2 d~3 d可拔除引流管。
2.2.4 术后肩背部酸痛术后病人在改变体位或者平卧时酸痛加重,要向其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更换舒适体位,按摩酸痛部位,告诉其1 d~3 d后症状会消失。
2.2.5 术后的饮食:患者如无明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可于术后6h后进少量流质饮食,如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进食可适当延迟,先进流质,术后第1日可进半流质,如无不适可进普食,但进食当日忌进牛奶、豆浆、过甜流质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术后肠胀气。
2.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3.1 呕吐呕吐是腹腔镜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吐。腹腔镜后早期呕吐大致有以下原因:麻醉药物所致;术中静脉滴入的一些药物如芬太尼等,均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腹腔镜手术时腹腔镜灌注大量二氧化碳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干扰胃肠道功能;术后应用甲硝唑等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术后应用杜冷丁等镇痛药,也可引起恶心、呕吐。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次数及持续时间,同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协助患者呕吐及时清洁口腔,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里,造成吸入性肺炎。
2.3.2 出血严密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量和颜色,若脉搏快、血压下降、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50ml且颜色鲜红,应考虑内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若开口处出血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压迫止血。
2.3.3胆汁漏术后常规不留置腹腔引流管,因手术切口小,一般少有难忍的疼痛。若术后出现持续的腹痛,伴有局部的腹膜刺激症状并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毒性症状,则应排除胆漏的可能。一旦证实并发胆漏应严密观察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术中已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注意观察术后引流量、性质等。若引流液呈胆汁样即可确定为胆漏。要求绝对卧床3~5天,保持引流管通畅,一般引流液由多到少,可望渐愈。
3出院指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如不放置引流管,正常住院时间为3天,嘱患者出院后要注意休息,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宜进高糖和丰富的维生素,易消化和低脂肪饮食,切忌暴饮暴食及油腻、刺激性饮食物。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切口清洁干燥,观察腹部情况,如有腹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复诊。
4小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项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瘢痕小、住院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术前、术中、术后医护人员良好的配合将有利于减少术中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恢复健康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护理及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09.35
[2]刘汉凤,崔荣.腹腔镜胆囊手术前后的护理特点[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4(3):8.
[3]葛淑芝、董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167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