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并面临着较多的困境。例如,师生关系不够亲密,教师与学生没有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初中生没有足够高涨的语文学习热情;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满等。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作文教学方法的单一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大多是模仿+训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文,进行语言和结构的模仿。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过程并没有进行精心的设计,学生并没有在课堂中参与任何与作文有关的思考和探索,也就是说方法的单一性使作文课演变为一种形式课堂。
  2.作文素材的雷同性
  作文是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情感进行的个性化创作,也就是作文是艺术创作,需要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参与。但是,目前初中生的作文在内容上呈现出雷同性,暑期趣事不论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各地区学生的素材在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1.更新作文教学理念
  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种主流思想,从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作文教学绝不仅仅是教学生作文技巧,获得高分,而是培养学生借助作文来表达自我认识、自我价值、个性思想的一种方式,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外显化方式。
  因此,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真实的内容和情感才是核心,作文的选材是学生经历或者看到并产生过思考的,而不是在其他范文中背诵的素材,作文的情感是学生自我独特思想的抒发,而不是一种大众化的价值观的描述,也就是说,作文更多的培养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学生个性化的认识和思想。初中生的作文应该具有初中生独特的特点,无论是教师还是作文的评判者都不应该以成人固定化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结构来进行给分和评价,这样的形式化会约束学生的思想、创作中的自由度以及初中生的创作力。
  2.作文主题和素材的生活化和真实化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文主体大多来自于教材,主题呈现出一种架空的状态,主题没有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和经历的思考,学生对主题呈现出无话可说的状态。与此相应的选材,也大多来自于其他论文中大多数初中生的选材,没有情感的选材,在内容的呈现上和细节的挖掘上就呈现出空洞,没有结合自我的真实感受。因此,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主题要在教材内容的引导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并主张选材的真实性。
  例如,在《成长烦恼》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讲授作文的开头如何重要,素材应该怎样呈现,结果的深化等作文技巧,而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以有趣作为一个开头,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成长中的故事,同伴的平等性和天然的无距离使学生的交流内容更加真实,而这个正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交流的1~2个故事进行书面描述,完成作文的写作。
  3.提高学生的兴趣
  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提高,不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得到提高,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堂授课内容的生动性进行增加;还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地评价,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还能够增强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在讲解《荒岛余生》一课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相关视频或者影视作品向学生进行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地理解,从而加深对本文的印象;同时,教师可以就《荒岛余生》的内容提出1~2个问题,比如“为什么鲁滨逊在漂流到荒岛时没有马上陷入绝望,而是凭自己能力生存下去?”“在荒岛上生存的这些年,主人公有何心理变化?”等等,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
  4.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初中语文教学得到有效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性,并采取以下相应措施:在课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问题,了解其学习现状,从而能够依据学生的这些现状将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学生能够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进行有效地解决。若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有效地加强,语文课堂气氛则会变得更为活跃,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另外,教师还可以在临近下课时,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记忆,而且能够有利于其贯穿并衔接知识点。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更新作文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作文的真实情感,选择生活化的素材,表达真实的情感,写出充满个性的作品。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中学(342400)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养成方法和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技巧。  一、导练结合,以趣促读  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说:“读者不是单纯的追求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意思,而是创造性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指导学生独立阅读,“创造性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阅读教学中解读字词往往与解读句段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正>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性,34岁,健康体检。V1~V6定准电压5mm/m V,常规心电图(图1)显示P-P间期0.70~0.77s,频率78~86次/min;P波在Ⅰ平坦,Ⅱ、Ⅲ、a VF、V2~V6倒置,a VR、a VL
按照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都是过于主观和单一的,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实行多元化评价,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为中学教师评价作文提供了帮助与借鉴。  一、多元化作文的评价原则  传统的作文评价主要是由教师一人完成的,即一元主体,虽精批细改,但收效甚微。作文批改不仅是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目的探讨美西律、索他洛尔、索他洛尔十美西律口服后对家兔左心室楔形心肌组织块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冠状动脉灌注的家兔左心室楔形心肌组织块模型。应用浮置玻璃微电
阅读课作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其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来提高初中阅读教学质量。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语文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阅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媒体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能够有效弥补学生既有
近年来,中学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但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中考只考默写的地方,往往就只要求学生背诵,不写错字就行,完全停留在最原始的境地。中国历来重视诗歌的教育作用,“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之言高度概括了学习诗歌的重要性。但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似乎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对诗歌教学少有提及。  古典诗词是中
唐宋散文,尤其是八大家散文,摆脱往日俗套,行文自由多变,感情真挚,为当今散文创作提供有益借鉴。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了四篇唐宋散文:《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点,教师应重视其教学策略的探究,带领学生感受其中动人之处,领略唐宋散文的独有魅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一、多元鉴赏:多角度诠释浅易之文  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倘若教师仅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