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开源头活水走向深度表达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fang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学生习作中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现象屡见不鲜。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大阅读”中丰厚人文积淀、在“巧想象”中拓展写作空间、在“真生活”中增进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掘开写作的“源头活水”,由碎片化、浅表化习作走向有创意、有质量的表达。
  关键词:写作教学;深度表达;源头活水;路径方法
  “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是不少学生语文学习中难以翻越的“三座大山”,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的作文并不少见。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学生脑中无物,缺乏语言和素材积累;写作教学流于形式,方法单一;缺少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语文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掘开“源头活水”,由碎片化、浅表化习作走向有创意、有质量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在“大阅读”中丰厚人文积淀
  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教师要加强学生读书指导,不断丰厚语言储备与人文积淀,让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1.从教材选文中汲取营养。教材中的阅读选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可读性强,是学生写作的好范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春》,生动描绘了春花、春风、春雨、春草、迎春等图景,表达了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听觉、触觉来摹写自然之景,由實到虚,虚实结合,动静相衬,轻灵的文字充满了诗情画意。学生在阅读体验中,仿佛置身于花香鸟语的春日里,松松软软的草地,淙淙流淌的溪水,和煦的春光里,孩子们快乐地奔跑……这样的场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当他们将目光聚焦家乡的春夏秋冬,关注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课文中那些图景、那些佳句就会从心底涌出来,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不觉中实现了“语文——生活——写作”的交融。诸如此类,《背影》中至善至深的父子真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拔木莲、寻何首乌、雪地捕鸟、逃课玩耍的快乐,《社戏》中小伙伴们偷豆煮豆的天真烂漫……都能带给学生以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操。再如《邓稼先》的“小标题式”篇章结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细节描写,《女娲造人》的神奇想象,《阿长与〈山海经〉》欲扬先抑的手法,以及古今诗词的优美意境、名言妙语,都可成为启迪情智、形成语感的“活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教材资源,引领学生读懂、悟透经典文本,日积月累,学生表达方能自成高格。
  2.在课外阅读中丰厚底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名著内涵丰富,思想意义深刻,文学艺术价值高,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养分。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博观约取,从名著中学写法,如《一千零一夜》的冰糖葫芦式结构,《红楼梦》塑造人物群像的艺术手法,《哈姆莱特》尖锐的矛盾冲突,《变形记》的夸张讽刺手法,《麦琪的礼物》情节的突变等,都是写作极好的范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学生还可透过名著阅读探视历史,从不同侧面探求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从认知上、视野上增加思想深度和立意高度。可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再创造,在把握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让人物穿越时空,让历史和现实发生错位,写作时常会“化腐朽为神奇”,翻出新意来。此外,学生在选取阅读书目时,除了教材中推荐的必读和选读名著,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其他名著和时文美文,从中感受经典的魅力,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
  二、在“巧想象”中拓展写作空间
  想象与联想,是写作的两翼。在教学中,发掘文本隐含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写作,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断培养作文创新能力。
  1.扩充改编出新意。在遵循原文思想内容或人物原型的基础上,或改换题目,改变体裁样式,或改变叙事人称,增删情节,可赋予原作以新思想,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片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可做如下课堂写作训练:①想象大字不识的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艰难情形,写一段故事“补白”;②揣摩内心情感,细腻刻画“我”从长妈妈手中接过《山海经》时的情景,可添加人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可运用修辞手法,可添加字词(含语气词)或改变标点符号,指导学生开展体验式阅读写作,从而体会长妈妈的诚朴、善良以及给予对“我”无私的爱。再如,学习寓言《蚊子和狮子》,以第一人称“我是蚊子(或狮子、蜘蛛)”的口吻,发挥想象改写故事,添加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赋予经典故事以时代特征;学习蒲松龄的《狼》,根据文本内容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突出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皆可,但不可改变原故事中人物形象特点;赏读秦观的《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揣摩诗歌意境,展开联想与想象合理改写……在这样持续的思维和语言融合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不断提升。
  2.情境写作促深悟。转换写作角度,创设体验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进而深度理解文本、提高表达能力。《斑羚飞渡》一文中,斑羚群在生死关头的伟大抉择和从容面对死亡的悲壮,震撼心灵,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生存”“生命”“爱”“环保”等话题写读后感,或开展主题演讲活动,或进行书信写作,如“给狩猎队的一封信”“给镰刀头羊的一封信”“给沈石溪的一封信”,还可以改换人称,以一位猎人、镰刀头羊、一只成功飞渡的斑羚等口吻讲述故事,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三、在“真生活”中丰富情感体验   马正平先生认为,在表层上,写作是一种表达情意、交流信息的行为;在深层上,写作又是一种生命生存的形式、途径。好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者只有对生活的细微感知、对生命的深刻体认,才會写出原汁原味又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1.养成“凝视”的习惯。曹文轩老师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没有意义的。这个“凝视”的过程,就是观察、总结、提炼的过程。然而,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三点一线”,单调平淡,哪有什么好的写作素材可言?这源于对写作的认知偏差,误以为只有跌宕起伏、惊天动地的大事才可入文。其实,生活是由无数寻常琐碎的小事组成的,多元、多彩才是生活的本质。对学生而言,亲情、友情、家国情样样真切,家事、国事、天下事件件可记,师长、朋友、陌生人人人可写,无论是中外时事、明星潮流,还是家长里短、青春秘密,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慢下来、静下来,用“鹰之眼”去俯瞰生活全貌,用“蜻蜓之眼”去关照生活百态,用“蚂蚁之眼”去凝视生活细节,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世间万物,触发情思,启迪写作。例如,路人们面对街头流浪者大多“熟视无睹”,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放慢脚步,关注其形貌、神情、举止,留意其所处的环境和路人的表现,由此联想到毕淑敏的《坦然走过乞丐》、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甚至去探究这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将所见、所闻、所思变成文字,就是一篇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2.创造体验的场域。好作品根植于生活深处,唯有深入体验方能产生真情实感、真知灼见。路遥先生创作《平凡的世界》,曾专门多次到煤矿与工人们一同吃住、下矿劳动,目的就是为了用自己的亲身体会,从而增加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可读性。我们同样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体验机会:例如,阳春三月的研学旅行中,老师带领同学们自带干粮徒步百里,途中开展有趣味的团建活动,参观工业园区、万亩茶园、风景名胜,走进职教中心、产业扶贫基地,了解实食用菌种植技术,回校后召开主题班会,分享研学精彩瞬间,交流见闻感受,诉说真情,寄望未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一幅幅难忘的图景,一张张生动的脸庞,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一行行感动的热泪,深深烙印在学生的心田里,情感自然流淌在字里行间,不着痕迹,不讲技法,不加修饰,却形成了打动人心的好文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头”在于生活体验,在于阅读积累,在于思维提升,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作文畏难情绪,找到适合的路径和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宁强县铁锁关镇初级中学,陕西 宁强7244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其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存在着很多限制性的因素。虽然很多高中学生可以牢记单词、句式,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却相对较弱,所以,怎样提高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现阶段英语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创立了“自读”、“深读”和“泛读”的“三读”方法,以促进高中生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阅读能力;创新提高;策略思考  
摘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也全面地提高了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各方面要求。为了使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高中教师就必须要对生物教学的实践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全面的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情况之下,有效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优化。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生物知识,同时也要有效地增加生物实验教学,全面的将启发式教学贯穿到高中生物教学的每个阶段。  关键
摘要:数学这门学科是源自生活的科学,因此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更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尤其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变得更为重要。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都离不开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将来立足社会的一项基
摘要:“读者意识”是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对读者的阅读期待、需求、喜好等因素加以关注并以此影响写作行为的写作理念。本文阐述了关注“读者意识”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高中作文;读者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4-125-1  夏丏尊先生曾说过:“所谓好的文章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诸君执笔为文的时候,第一,不要忘记有读者
摘要:中职阶段的首要教学目标即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应用型人才。数学科目也不例外,与机械、计算机、建筑、电子等学科具有密切关联性,学生唯有在具备良好数学素养的基础上,方能够高效率掌握专业技能。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分析了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以期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  所谓项目教学法,即指基于实践任务而展开
多吃坚果和鱼类可预防老人失明  悉尼大学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跟踪研究2454人的饮食情况后发现,对每周吃一两次坚果的人而言,他们10年后患老年性黄斑变性的风险降低35%;对于每周吃一次鱼的人,这一风险可降低31%。   研究人员珍妮弗·坦在美国《眼科学文献》杂志中写道,他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一种假设,即增大对含ω-3型脂肪酸食物如鱼类的摄入量,可能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    男性保持适量雌激素对心脏有益
摘要:平实高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充分发展自身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利用五步导学教学方法建立平实高效教学课堂,有效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法治素养水平。本文对五步导学法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利用五步导学建设《道德与法治》平实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
摘要: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除可对学生个人发展产生良好推动作用外,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创造力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文首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基本原则加以阐述,其次针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为推动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学生
甲状腺癌该如何治疗  我父亲今年72岁,在2006年被诊断为“甲状腺头状癌侵犯气管并肺转移”,同年11月做了手术并口服碘-131。现经CR、CT检查,结节有所增大、增多,今年有两次因咯血住院。请教专家:以前的治疗是否有误?今后应如何治疗?  广西 罗读者  罗读者:  你父亲的诊断明确,甲状腺癌并气管及肺多发转移,接受了手术治疗及碘-131(131I)治疗,治疗符合原则,并已维持了7年,延长了寿命
高血压、糖尿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两大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它们危害极大,用药也是漫长的过程。从药物的作用时间来考量,它们都有长效药和短效药之分,但两病的用药原则却大有不同——高血压、特别是血压波动的高血压,用药上应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以达到24小时内平稳降压的目的。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效降糖药虽然更方便服药,减少漏服等意外,但和短效降糖药相比,却未必是上佳的选择。  糖尿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