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试图研究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旨在促使英语学习者正确掌握英汉委婉语的使用方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交际功能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汉语中,《简明牛津词典》将委婉语定义为“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感到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法”(P.332)。英文中,委婉语Euphemism来自希腊词汇euphemo。前缀eu意为好,后缀phemism意为说法或言语,因此从词源角度看,英文euphemism意为“好的说法”或“吉言”。 凡是采用迂回婉转的方式来表达含蓄、禁忌或者敏感的事物,都属于委婉语研究范畴。
委婉语是语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如同 “润滑剂”一般,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委婉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一般来说,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都可分为三类: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
1.避讳功能
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者现象产生恐惧而不敢用语言表达,但有时又不得不表达出这种意思,于是人们便用委婉语来代替这层意思。这便是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在许多文化中,神灵和魔鬼的名字属于禁忌语,所以人们常会避免直接提到这些名字,以免触犯上帝或魔鬼撒旦 ,犯“亵渎神灵”(blasphemy)之过。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撒旦称作god of this world(这世上的神)、His Sable Majesty(魔王陛下)、old gentleman in black(穿黑衣服的老年绅士)或者Old Harry(老哈利)以避免对撒旦不敬。同样在古代中国也存在着类似的禁忌语。古人认为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天上的神灵,具有强大神秘的功能,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因此古人对这些神灵十分崇拜和敬畏,试图用一些委婉语来代替直接使用神灵名称。比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起了火”被表达成“走了水”。另外,在湖南省某些地方,“龙王庙”被称为“蛇王庙”,以此来表达对“龙”这个古代神灵的敬畏。
自古以来,死亡和疾病都是人们避讳的话题。东西方文化对死亡有不同的委婉表达方式。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比如“有个长短”、“上西天”、“驾崩”、“与世长辞”、“圆寂”、“瞑目”、“殉职”等。而在英语中,“die”被委婉地表达成pass away(逝世)、go to heaven(去天国)、go to sleep(睡着了)、kick the bucket(翘辫子)、take ont’s last breath (呼吸了最后一口气),drain the cup of life(饮尽生命之酒),等等。现代医学常以缩略词替代疾病的全称,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谈论某一疫病,又可以表达人们所要表明的内容。比如“癌症”(cancer)用Capital Letter C,Big C或者terminally ill来表示。人们也常用一些缩略词来避免不愿提及的疾病,比如“艾滋病”是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性病”是VD(venereal disease), “结核病” 是TB(tuberculosis),“非典型性肺炎”是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另外,人体的某些部位(如生殖器)、性行为、大小便等都被认为是禁忌语。如果说话者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这些词,就往往会让听话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或者认为说话者没有教养、粗俗不堪。所以,使用含蓄的委婉语正好化解了这种尴尬。比如,在《汉书·玄成传》中“即阳为病狂,卧便利”中的“便利”两字及《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中“坐乃起更衣,稍稍去”中的“更衣”两字均为“大小便”的意思。在英语中,小便常常用go to the bathroom,answer nature’s call,wash one’s hands,get some fresh air 等词来表达。
2.礼貌功能
委婉语的第二大交际功能是礼貌功能。礼貌在社会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语言交流中,以礼相待体现为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冒昧和非礼,换句话说,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必须考虑到顾及他人的“面子”问题。
在法庭上,法官对罪犯直接宣布“You have been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n prison.”(你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而面对罪犯的家属时,法官可能会这样来表达——“He has been sent to the big house.”(他被送往大房子去了) 或者 “He is now living under the government’s expense.” (他现在由政府负责日常生活开销)。法官用如此委婉的表达方法来安抚罪犯家属的难过心情,避免过于直接的语言伤害到罪犯家属的颜面。
因为担心给他人造成言语伤害或者试图表现出礼貌和周全,所以人们常常会使用“温和的”(mild)的词语,即委婉语。西方人在裁员时更倾向于使用discontinue(终止)而并非我们最常见的fire这词,而失业的痛苦状态被描述为involuntarily leisured, between jobs, to be self–employed等。失业这个问题在汉语中也会使用委婉语,比如“下岗”(laid off), “被炒鱿鱼”(get sacked), “被裁掉”(be dismissed), “被精简”(be among the number cut down), “给优化组合掉”( be optimized off one’s job). 人们在谈及年龄、长相、职业等话题时常常会使用委婉语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比如, 英美国家的老年人很忌讳被称为old people,于是一些关于“年老”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如用senior citizen(老年市民) ,second childhood(第二次童年),golden year(黄金老年)等婉称。关于相貌,人们用plain(普通的)、homely(平常的)替代ugly(相貌丑的)。说一女子长得胖,会用She is plump(丰满的)来替代She is fat;说一女子瘦,用She is slim(苗条的)来替代She is thin。残疾人被婉称为differently disabled或者physically challenged。智商低的学生(stupid student)被婉称为slow learner(学得慢)或者underachiever (尚未发挥潜力)。此外,某些令人产生偏见的较低社会地位的职业也被冠以时髦的委婉美称。比如,看门人(janitor)被婉称为security officer (保安人员),清洁工(garbage - men)被婉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s(保洁工程师),理发师(hairdresser)被婉称为beautician (美容师)。从交际角度看,委婉语的这种礼貌功能也是褒扬功能,是对这些受歧视的职业的一种“抬举”(uplift)。
3.掩饰功能
在政治中,委婉语还具有掩饰功能。由于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闪烁其词的语言,这为国家和媒体掩盖事实真相、欺骗大众提供了有力的语言基础。
从美国历史上看,中美之间的Ping-Pong diplomacy(乒乓外交),用以委婉地指代冷战后中美关系通讨乒乓球队交流来推动双方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做法。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单方将indiscriminate bombing(狂轰滥炸)改为close air support(紧密的空军支援)。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拉丁美洲岛国),宣称这是一场“rescue mission”(拯救使命)。1991年美军发动的海湾战争中产生了“air operation”(空中作战)、“ground operation”(地面作战)等诸如此类的政治委婉语。实际上,美军所使用的委婉语不仅掩盖了美国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的事实,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战争的残酷性及人类对战争的憎恨之情。
在西方政治经济生活中,政界和新闻媒体常利用委婉语转移大众的注意力以减少社会矛盾,比如把economic crisis(经济危机)称为depression(萧条),把strike(大罢工)称为industrial action(工业运动),把death penalty(死刑)称为capital punishment(最重的处罚),把社会底层民众住的slum(贫民窟)美其名曰standard housing(标准住房)。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人们甚至用委婉语来掩盖某些社会现实,比如里根总统执政期间,政府增税(tax increase)被称为是“为国家做贡献”(contribution)。在国际事务中,poor nations(穷国)常被婉称为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发达的国家)或者emerging countries(新兴国家)。
在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委婉语。媒体报道的“两位外交官进行了一次有益且有效的会晤”(a useful and business like meeting)实际上是“一次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的会晤”。“两位领导人进行了一次严肃而坦率的讨论”(a serious and candid discussion)实际上所隐含的意思是“两位领导人的讨论存在着很大分歧”(Two leaders were at variance with each other)。同样,中国社会中某些现实问题也被媒体用闪烁其词的委婉语掩盖了其本质。比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peasant worker)被婉称为“外地进城务工人员”(migrant worker)或者“准居民(quasi-resident)”。即便这样报道,媒体也仍然掩盖不了农民工在中国大量存在的事实及农民工受歧视的社会地位。
三、结语
英汉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委婉语一方面能维持禁忌语的施用,另一方面能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多留心生活中的委婉语,多关注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掌握英汉委婉语的真正含义和使用目的,充分认识其交际功能并正确使用英汉委婉语,这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加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春梅. 论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32.
[3]向仍东. 浅析英语委婉语的特征、构成及作用[J]. 长沙大学学报,2005,11:82.
[4]吴祥云. 委婉语的社会功用[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4.
[5]彭莉. 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功能[J]. 池州师专学报,2004:76.
关键词: 英汉委婉语 交际功能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在汉语中,《简明牛津词典》将委婉语定义为“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感到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法”(P.332)。英文中,委婉语Euphemism来自希腊词汇euphemo。前缀eu意为好,后缀phemism意为说法或言语,因此从词源角度看,英文euphemism意为“好的说法”或“吉言”。 凡是采用迂回婉转的方式来表达含蓄、禁忌或者敏感的事物,都属于委婉语研究范畴。
委婉语是语言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委婉语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如同 “润滑剂”一般,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英汉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委婉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重要的交际策略。一般来说,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都可分为三类:避讳功能、礼貌功能和掩饰功能。
1.避讳功能
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者现象产生恐惧而不敢用语言表达,但有时又不得不表达出这种意思,于是人们便用委婉语来代替这层意思。这便是委婉语的避讳功能。
在许多文化中,神灵和魔鬼的名字属于禁忌语,所以人们常会避免直接提到这些名字,以免触犯上帝或魔鬼撒旦 ,犯“亵渎神灵”(blasphemy)之过。比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撒旦称作god of this world(这世上的神)、His Sable Majesty(魔王陛下)、old gentleman in black(穿黑衣服的老年绅士)或者Old Harry(老哈利)以避免对撒旦不敬。同样在古代中国也存在着类似的禁忌语。古人认为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天上的神灵,具有强大神秘的功能,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因此古人对这些神灵十分崇拜和敬畏,试图用一些委婉语来代替直接使用神灵名称。比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起了火”被表达成“走了水”。另外,在湖南省某些地方,“龙王庙”被称为“蛇王庙”,以此来表达对“龙”这个古代神灵的敬畏。
自古以来,死亡和疾病都是人们避讳的话题。东西方文化对死亡有不同的委婉表达方式。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比如“有个长短”、“上西天”、“驾崩”、“与世长辞”、“圆寂”、“瞑目”、“殉职”等。而在英语中,“die”被委婉地表达成pass away(逝世)、go to heaven(去天国)、go to sleep(睡着了)、kick the bucket(翘辫子)、take ont’s last breath (呼吸了最后一口气),drain the cup of life(饮尽生命之酒),等等。现代医学常以缩略词替代疾病的全称,这样既可以避免直接谈论某一疫病,又可以表达人们所要表明的内容。比如“癌症”(cancer)用Capital Letter C,Big C或者terminally ill来表示。人们也常用一些缩略词来避免不愿提及的疾病,比如“艾滋病”是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性病”是VD(venereal disease), “结核病” 是TB(tuberculosis),“非典型性肺炎”是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另外,人体的某些部位(如生殖器)、性行为、大小便等都被认为是禁忌语。如果说话者直言不讳地表达出这些词,就往往会让听话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或者认为说话者没有教养、粗俗不堪。所以,使用含蓄的委婉语正好化解了这种尴尬。比如,在《汉书·玄成传》中“即阳为病狂,卧便利”中的“便利”两字及《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中“坐乃起更衣,稍稍去”中的“更衣”两字均为“大小便”的意思。在英语中,小便常常用go to the bathroom,answer nature’s call,wash one’s hands,get some fresh air 等词来表达。
2.礼貌功能
委婉语的第二大交际功能是礼貌功能。礼貌在社会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在语言交流中,以礼相待体现为使用委婉语以避免冒昧和非礼,换句话说,人们在社会交际中必须考虑到顾及他人的“面子”问题。
在法庭上,法官对罪犯直接宣布“You have been sentenced to five years in prison.”(你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而面对罪犯的家属时,法官可能会这样来表达——“He has been sent to the big house.”(他被送往大房子去了) 或者 “He is now living under the government’s expense.” (他现在由政府负责日常生活开销)。法官用如此委婉的表达方法来安抚罪犯家属的难过心情,避免过于直接的语言伤害到罪犯家属的颜面。
因为担心给他人造成言语伤害或者试图表现出礼貌和周全,所以人们常常会使用“温和的”(mild)的词语,即委婉语。西方人在裁员时更倾向于使用discontinue(终止)而并非我们最常见的fire这词,而失业的痛苦状态被描述为involuntarily leisured, between jobs, to be self–employed等。失业这个问题在汉语中也会使用委婉语,比如“下岗”(laid off), “被炒鱿鱼”(get sacked), “被裁掉”(be dismissed), “被精简”(be among the number cut down), “给优化组合掉”( be optimized off one’s job). 人们在谈及年龄、长相、职业等话题时常常会使用委婉语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比如, 英美国家的老年人很忌讳被称为old people,于是一些关于“年老”的委婉语就应运而生,如用senior citizen(老年市民) ,second childhood(第二次童年),golden year(黄金老年)等婉称。关于相貌,人们用plain(普通的)、homely(平常的)替代ugly(相貌丑的)。说一女子长得胖,会用She is plump(丰满的)来替代She is fat;说一女子瘦,用She is slim(苗条的)来替代She is thin。残疾人被婉称为differently disabled或者physically challenged。智商低的学生(stupid student)被婉称为slow learner(学得慢)或者underachiever (尚未发挥潜力)。此外,某些令人产生偏见的较低社会地位的职业也被冠以时髦的委婉美称。比如,看门人(janitor)被婉称为security officer (保安人员),清洁工(garbage - men)被婉称为sanitation engineers(保洁工程师),理发师(hairdresser)被婉称为beautician (美容师)。从交际角度看,委婉语的这种礼貌功能也是褒扬功能,是对这些受歧视的职业的一种“抬举”(uplift)。
3.掩饰功能
在政治中,委婉语还具有掩饰功能。由于委婉语本身就是一种模糊的闪烁其词的语言,这为国家和媒体掩盖事实真相、欺骗大众提供了有力的语言基础。
从美国历史上看,中美之间的Ping-Pong diplomacy(乒乓外交),用以委婉地指代冷战后中美关系通讨乒乓球队交流来推动双方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做法。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单方将indiscriminate bombing(狂轰滥炸)改为close air support(紧密的空军支援)。1983年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拉丁美洲岛国),宣称这是一场“rescue mission”(拯救使命)。1991年美军发动的海湾战争中产生了“air operation”(空中作战)、“ground operation”(地面作战)等诸如此类的政治委婉语。实际上,美军所使用的委婉语不仅掩盖了美国发动战争侵略别国的事实,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掩盖了战争的残酷性及人类对战争的憎恨之情。
在西方政治经济生活中,政界和新闻媒体常利用委婉语转移大众的注意力以减少社会矛盾,比如把economic crisis(经济危机)称为depression(萧条),把strike(大罢工)称为industrial action(工业运动),把death penalty(死刑)称为capital punishment(最重的处罚),把社会底层民众住的slum(贫民窟)美其名曰standard housing(标准住房)。出于某种政治目的,人们甚至用委婉语来掩盖某些社会现实,比如里根总统执政期间,政府增税(tax increase)被称为是“为国家做贡献”(contribution)。在国际事务中,poor nations(穷国)常被婉称为developing countries(发展中国家),underdeveloped countries(欠发达的国家)或者emerging countries(新兴国家)。
在汉语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政治委婉语。媒体报道的“两位外交官进行了一次有益且有效的会晤”(a useful and business like meeting)实际上是“一次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的会晤”。“两位领导人进行了一次严肃而坦率的讨论”(a serious and candid discussion)实际上所隐含的意思是“两位领导人的讨论存在着很大分歧”(Two leaders were at variance with each other)。同样,中国社会中某些现实问题也被媒体用闪烁其词的委婉语掩盖了其本质。比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工”(peasant worker)被婉称为“外地进城务工人员”(migrant worker)或者“准居民(quasi-resident)”。即便这样报道,媒体也仍然掩盖不了农民工在中国大量存在的事实及农民工受歧视的社会地位。
三、结语
英汉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委婉语一方面能维持禁忌语的施用,另一方面能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具有稳定社会的功能。因此,英语学习者应该多留心生活中的委婉语,多关注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掌握英汉委婉语的真正含义和使用目的,充分认识其交际功能并正确使用英汉委婉语,这将有助于我们进行更加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春梅. 论委婉语的构成及功能[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32.
[3]向仍东. 浅析英语委婉语的特征、构成及作用[J]. 长沙大学学报,2005,11:82.
[4]吴祥云. 委婉语的社会功用[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4.
[5]彭莉. 委婉语的社会语用功能[J]. 池州师专学报,200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