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幽默情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cl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幽默语言是一种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高水平的语言,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使教学语言具有针对性、情趣性、启发性和指导性,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幽默类型 幽默方法
  教学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表现的,而言语的幽默更重要。语文课堂中幽默的语言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像一个精灵,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智慧的火花。语文教学上的幽默,是指语言和举动的机智风趣,使学生开心大笑或会心微笑地领悟教师深刻的意旨。有位美国的教育家说:“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下了更多的概念。”这就是说,幽默的价值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放松身心,而且可以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下面我谈谈课堂中一些常见的幽默类型和方法。
  一、移时错位、曲解词语法
  “移时”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突破时间的限制,把古代事物与现代事物“生拉硬扯”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取得幽默的效果。如在讲古代的人的称谓时,我举了个例子:清代人称南海康为康南海,以后你们见到大沥高中的邝卫航校长也可以直接称其为邝大沥了,同学们在笑声中很快就记得了古今对人称谓的一些区别。又如在讲授蒲松龄的《狼》这一课时,其中有一句“屠自后断其股”,我有意识地错解标题,让学生辨析,“断其股”就是把它的屁股砍掉吗?用现代的意思解释古文,闹出笑话,增强学生对“股”字含义的记忆。再如我讲“贻笑大方”这个词语时故意说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为人很大方得体,笑眯眯地很有风度,比如,何老师贻笑大方地走进了课室里。学生有的哑然,有的哄笑,这样曲解词义,故意闹出笑话,达到强烈的幽默效果之后,再引出词语的正确意思,加深学生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认识。
  二、画蛇添足法
  画蛇添足法是指言已说尽,本来无需加一个尾巴,却有意识地加上一个尾巴,达到诙谐的效果。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说到迎春时,曹雪芹用了“腮凝新荔”形容其红润的脸颊宛如新鲜的荔枝。我在说到这里添加了一句:“当然如荔枝肉,不能像荔枝壳。”这么一点,同学们对迎春的印象就更深了。又如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说到柔石最后身中十弹而牺牲的时候,学生的神情都十分凝重,为了缓和气氛,我“画蛇添足”地说:“如果是狡猾的敌人,肯定是中了一弹就倒下,或者还没中弹就装死呢?”学生在微笑中缓和了情绪,更加深了对反动派的痛恨。
  三、顺手牵羊法
  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如课文诗句、广告语、流行歌曲等,在适当的时候点染,可营造浓郁的幽默氛围。尤其是流行歌曲,学生都非常熟悉,不仅能让学生感觉亲切,而且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例如有一次在讲评练习的时候,我提问了最为钟爱的课代表,她居然没有做这道题,完全答不上来,气氛有些尴尬。她小脸涨得通红,很不好意思。我准备帮帮她,脱口而出:“这道题有点难度,就连何老师也觉得不容易,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个答案都那么可爱……’利用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的歌词成功帮这位女生解围,课堂教学继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四、引入相声艺术
  相声是一种幽默艺术,它以诙谐通俗的语言,将抽象、深奥的道理,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使人们在开怀大笑中得到启迪,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节课都成为陶冶学生情操的艺术品。
  相声艺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运用幽默教学动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应具有适度的幽默感,动情处让人回肠荡气,诙谐处让人捧腹开怀,愤慨处让人义愤填膺,豪迈处让人信心万倍,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的状态,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感受到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使课堂学习始终充满活力和激情。例如在讲词语的后缀叠词时,我引入了黄俊英老师的相声《广州话趣》,让学生在欢快的笑声当中一下子就理解了形容词词语的后缀。在方言区教学,方言幽默是少不了的,当然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强调普通话与粤语方言的区别。
  五、夸张法
  在修辞学上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带着谐趣的“夸张”也是一种幽默。曾在一本《幽默寓言》中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私塾先生认识“川”字,一次学生求教于他,他就想找个“川”字教学生,不料翻了几页书都没找到,后来他突然发现书中有个“三”字,就骂道:“我找不到你,原来你倒卧在这里睡觉。”世上也许根本不会出现上述故事中的情形,但经过讲故事人的“夸张”,便在幽默中讲明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正因为有了这些合理的“夸张”,才使之发人深省。我们开展语文教学时,同样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正确认识幽默的价值所在,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如讲授《药》时,鲁迅描写康师傅的那段,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光像两把刀,把老栓刺得缩小了一半。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缩小的夸张,我又补充道:“你们可要好好遵守纪律喔,要不班主任的眼光可像一把刺刀,把违反纪律的同学刺得缩小三分之二。”学生很快就对此修辞手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课堂教学当中接受了纪律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幽默手段,并不仅仅局限在手段本身,从根本的思想观念来说,是把语文教学作为审美对象来关照,以美的规律教学,进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审美过程,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审美的活动,从而造就他们的健康人格。更多的幽默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掘总结,语文课的教学幽默融教育性与趣味性为一体,一定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深化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和心灵。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初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伴随着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教师角色要随之转变。教师要当好课堂的设计者、研究者、指导者、促进者,就要改变旧的惯性思维,增强自身信息意识,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最终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者 研究者 指导者 促进者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做好课堂的设计者  一位特级教师曾说:
摘 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后进生更要有耐心、恒心,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勤于思考,真正接受知识,让课堂成为他们的学习园地。  关键词: 后进生 学业滞后 课堂教学策略  后进生往往是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一个群体,但越忽略就越想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们就会在课堂上做出一些与课堂氛围不协调的举动,进一步被老师认为是调皮捣蛋、不求上进、品德差的学生。目前我们推行的“生态课堂”,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和谐
摘 要: 本文分七种情况分析了高中阶段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关键词: 反应物用量 离子方程式 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历来是高考复习的难点,其中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难点中的难点,在高中阶段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主要有七种情况,下面逐一分析之。  1.某些能连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摘 要: 教师语言表达的基本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性,又注重艺术性;既注重教育性,又注重审美性;既注重规范性,又注重趣味性;既注重普遍性,又注重针对性;既注重预设性,又注重应变性;既注重讲解性,又注重启发性。本文对此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有效提高教师的语言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教师语言 表达特点 教师行业特点  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其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职业规定性决定了教
摘 要: 化学元素的推断涉及的化学知识面比较广,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本文结合实例,从依据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依据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依据化合物的组成及化学性质,巧用内层电子数等方面介绍了元素的推断技巧。  关键词: 化学元素 推断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是新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正确推断化学元素,需要运用很多基础知识,经常用到或涉及的知识有周期表的
摘 要: 文章提出让学生在包装设计实践活动中寻求审美规律,感受审美的丰富内涵,体验审美情趣。从包装的色彩设计、包装设计的文字、包装的图案设计、包装造型设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培养具有时代气息的美术设计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 包装设计 实践活动 审美情趣  审美是以主体精神体验和情感享受为主导的社会情感。一般来说,审美是建立在现实文化基础上的,以艺术文化系统为核心
摘 要: 本文试图利用期望值帮助人们理性面对和处理生活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期望值 决策 应用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难以决断的事情,在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状态时,当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可以预知,并且不同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预先确定时,那如何确定一个最优方案,使获益最大或损失最小呢?期望值就是用来平衡人们极大的利益欲望和极小化的风险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