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探讨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dp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作文教育中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等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时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在批改作文时胡乱批改、随意讲评,而通过充分利用现今教材中的作文教学资源恰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教学时,既可以将已有教材上的作文资源当做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也可以将教材内容当做基础,根据现实条件按照自身发展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将教材融入其中。本文就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且根据其中的一些缺失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苏教版教学内容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册的写作观是“你的生活很重要”。主要强调的是写作要注意观察自己的生活,要写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情,从中获得感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的生活和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写作时就要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并且在写作中用语言将其表现出来。这一册的写作观主要强调的就是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要用语言将自己的生活呈现给读者。
  第二册强调的写作观是“独立思考,善于发现”。这就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并且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去寻找,之后积极思考,最终获得只属于自己的体会和感悟。这一写作观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到自身思想的可贵性,明白独立思考的价值,最终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第三册的主题是“写作,也是对话”。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写作,就是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在进行作文创作时心中要有读者,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灵对话。在这一对话中要有平等意识,要在自己的心灵对话中以及与读者的对话中陶冶自己的情感,在写作中获得成长。
  第四册写作观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主要想要告诉学生的就是在写作时,重要的不仅仅是构思立意,更多的要靠平时语言和词汇的积累。写作的语言要来源于生活,因为只有生活中的语言才是最有活力,最富有张力的,这些语言都是鲜活的。同时,写作的语言也要来源于经典作品,因为经典作品都是作者经过多年的人生历练之后写出来的,富有人生哲理,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
  第五册的写作观是“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在进行写作时,学生应该具有人文情怀,在作文中要注重对于社会和人生中真情善良的关注,要有明显的爱与憎。同时,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要有较强的主人翁意识,要关注社会,关心社会的发展,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苏教版教材中的缺失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缺失主要在于其内容的缺失。这一版中的作文教学内容主要是被放在每一单元教学之后的,只有一些粗略的相关的写法,缺乏操作性和指导性。同时,由于各个单元之间内容的跳跃性以及题材不同等原因,使得每一单元最后作文教学内容也出现了跳跃性和随意性。这一问题既不利于教师的作文教学,也不利于学生对于作文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课程中教学效率的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开放性的作文教学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作文命题。如果教师在进行命题时没有注意到命题的多元性就会导致学生的作文角度和内涵层次过于单调,这与高考作文命题的本质不符。通常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会因为作文命题太过单一而无法进行发散思维,以致觉得作文十分的棘手。而多元化命题恰巧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空间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注重学生写作方法的训练 作文强调的是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作文教学时就要注意学生写作方法的训练。目前,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主要是一些名篇名作。虽然这些名篇名作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教学例子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但是教师依旧可以在对名篇佳作的讲解过程中利用课文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让学生接受经典的熏陶,将课文与作文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逐渐展开的教学改革,高中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其中的作文教学。虽然现有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一些内容上任然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时应该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以及写作方法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品。
  参考文献
  [1] 张憬.苏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讨[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3,05(11):90-90.
  [2] 顾德兵.试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的缺失[J].文理导航(上旬),2014,0=11(5):5-5.
  [3] 丁立芬,胡锡良.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的实践和思考[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0,01(9):81-83.
  [4] 顾德兵.试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作文教学内容的缺失[J].文理导航(上旬),2014,06(5):5-5.
  [5] 刘正旭.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1.
  (作者系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期刊
以前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只重视内在质量,往往忽视了外观质量。随着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广泛使用,浇筑出内实外美的混凝土结构是每个施工单位所追求的目标。以下论述是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核心素养融入音乐赏析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赏析教学的目标  1.培养审美能力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唱歌的技巧,忽略了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式地学习音乐,很难获得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教学的情况有所改观。老师需要带领学生探寻音乐中的魅力,形成对音乐的认识。一首好的乐曲中所
针对当前军械应急保障中备件供应需求依据经验判断,从而导致保障不精准的现实问题,浪费应急保障资源,削弱部队战斗力。在对军械备件需求量进行分析时发现,军械备件需求符合间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巡检技术在变电站中广泛应用,机巡为主、人机结合未来将成为变电站巡检的趋势
近几年,公路工程建设发展很快,施工工艺和技术进步也大有发展.对工程施工质量也逐步有所重视。本文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几个关键环节的施工.谈几点看法,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