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创建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高效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目前各科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基于此,本文对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创建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效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教师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教学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水平的提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熟练掌握高中地理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以学定教,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创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经过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笔者总结出提高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一些方法,希望这些可以促进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综合效益。
  一、图文并重,提高课本内容教学的效果性
  高中地理学科,与其它文科学科不同,它有独特性:一方面,有较强的理论性,需要用文字进行说明;另一方面,地理学科还需要用理科的逻辑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图示向学生展现具体的问题。
  比如,在讲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时,可以通过下图让学生思考陆地地形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出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两侧A、B两地的降水量图,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但两地的降水量差异却很大。原因就是,B地位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受山地阻挡,降水少。通过出示图片,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同时更好地展现教师索要教授的知识和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重视基本方法与技能传授,帮学生自主学习
  很多教师在开始新的内容教学之后,没有设置学生预习、课堂提问和课后复习的环节,致使教学效果很差。教师应该改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课前朗读跟读的习惯,设计多重提问环节,结合新旧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针对每年高考都会出现的一道关于气候成因分析的主观性试题,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对于这种主观问题不知如何解读,无法从材料的文字和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常出现思维不严谨、答题要点不准确、不全面、文不对题等现象。因此,在“气候成因”的章节课堂授课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总结出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和它们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其次,帮助学生学会从类似的材料的文字和图形中分析出各要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强化学生的解题步骤,形成思维定势。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结合生活实际,着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地理学科,源于生活。高中地理学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解答自己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疑惑,学以致用,对自然变化等各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
  因此,教师要创建高效高中地理课堂,就必须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进行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或是体会中,来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用地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水平。
  比如,在高一地理湘教版教材中,在讲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时,请同学们运用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并结合水稻的作物习性,来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这样,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用课本的理论进行实践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性。
  四、实施以学定教,打造高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潜能的激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进行以学定教。如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关注学生个性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的变化,时刻对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意识、思维状态和情绪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并采取相对应的策略。
  “以学定教”强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意愿进行教学目标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改善。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反应,进行思路与方法的创新调整,将教学思路与学生发展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学习。“以学定教”还要求教学要根据学生差异,设定因材施教。学生是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学习的,学生存在个体上的较多差异,因此,在进行以学定教时,要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和发展阶段,进行内容的设定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另外,还要对学生多加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自信心对于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巨大,学生缺乏自信,是我国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少正面批评学生,在众人面前多加鼓励和引导,避免学生因教师的批评而对课程本身产生反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结语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不是老师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启发学生,让学生进行很好的配合,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本文结合实例,主要在理论方面进行了该课题的研究分析,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学要不断探讨和发展,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丽.建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几个基本视角[J].地理教学,2012,08.
  [2]高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2,09.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近日在“2011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上表示,房地产政策正在把财富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包括目前建立的经济适用房,政府的收购价格与卖出价
老师、家长、特别是班主任是转变后进生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家卢布姆认为“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学生变得优秀”。教育研究实践证明,后进生并不甘心落后,他们也有想要变好的愿望,渴望有人来帮助、关心和理解,90%的学生能学好任何一门学科。这就充分告诉我们教师,要给予后进生爱心和关心,帮助他们点燃希望之火,努力使他们品质上、学业成绩上都有一个较大的飞跃。自己多年当班主任,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有如下一些做法:
【摘 要】由于化学和以往所学的学科不同,学生不习惯用化学思维去接受新知识,对这门课程比较陌生,如何让学生喜欢化学,认真学好化学,达到新课改对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做了一些问题探究,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达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化学;兴趣;悬念;规矩  教了几年化学后,我发现学生学不好化学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由于化学和以往所学的学科
福建省总工会孙瑞灼2011年11月9日来稿指出,近期温州中小企业主因民间借贷“跑路”事件不时见诸报端。随着多米诺骨牌的依次倒下,这场借贷危机已不限于浙江,还波及了江苏、福建
【摘 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满激情和热情,用忘我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要不失时机的结合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挥想象力,善于把抽象内容形象化;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生物教学;激发兴趣;实践与体会  生物教学教学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有许多的生物内容我们不能看到,必须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要结点的订单养殖方式,是引领小养殖户对抗大市场风险的模式创新。中澳集团经过不断的试错和边际改革,探索出了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企业和银行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