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回忆——关于“还原”文学的哲学思考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as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新时期颇为壮观的小说巨流中,出现了两次以返顾历史为特征的回归浪潮。一是早期“反思文学”对五十年代乃至革命战争年代的回首;二是自“寻根文学”之后形成的对古代(或“拟古代”)乃至“先民”(或“类先民”)生活的反顾。这两次充满激情的回忆都不是“历史题材”意义上的对往昔生活的再现与审度,而是作为价值生活发现的精神认同。特别是可概括为“还原”文学的第二次回归潮,更在形而上的层次上对人类生活及其存在方式、人类文明与发展,作了总体上的重估,在强调以感性为核心的生命本体论的意识背景下,呼唤着野性与热血、意志自由与人性重建。这是一次悠远而飘忽的“反思”。将自由的、饱含生命原汁的血气与活力赋予人性的原生状态,并将这种奔放的自然
其他文献
<正> 俞平伯先生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参与者,俞平伯先生的创作活动是在“文学革命”潮流的感召和影响下开始的,他的第一个诗集《冬夜》是新诗园地里的最早成果之一,他还与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等人创
<正> 新中国文学四十个寒暑,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文革”前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新时期十三年。从这三个阶段所形成的意识导向和美学板块上看,又理所当然地应以前十七年和后十三年为主体。尽管各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实绩与问题的不平衡性是客观的,但由于文学观念和价值尺度的变迁与偏
本刊立足于我国教育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实际,密切关注国内外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动态,坚持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服务为宗旨。特拟定2014年反映教育经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选题,供同内外学者及学界同仁参考。
<正> 文学艺术活动、文学艺术作品的情感性特征,情感性对于文学艺术的意义、功能,早已是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但似乎文艺学还没有充分注意到,在文学艺术情感性特征研究及其功能性研究之外,对于作家艺术家个体与群体情感型态的分析、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历史时期文学艺术情感型态的总
<正> 如果把鲁迅先生1920年至1924年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略》作为中国小说史研究的正式开端,那么,这门学问到今天也有七十年的历史了。自从古典小说这本为高雅文人所不齿的通俗文学被郑重地列为研讨的对象,它就吸引了许多敏感而富于创见的学者。继鲁迅之后,郑振铎、胡适、孙楷第、
<正> 1969年第4期《文学评论》以列名封面要目的显著地位刊出一篇短论:《爱国主义的文化特征》,特别提出一个“文化爱国主义”来大加挞伐。文章指出,“五四”以来,在历次关于文化问题的大讨论中,“都一再清楚地看到了文化爱国主义的不散阴魂”,成为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严重障碍。要想强国兴邦,就非得驱
<正> 神韵,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一个审美范畴。对神韵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为以王渔洋为首的神韵派,而应该把神韵派的研究领域延伸.让它和源远流长的、在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中特别是诗歌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富于神韵的意境的揣摩与探究相联系。当然,也必须同早在王渔洋以前就有好多文艺评论家先后就一些实即“神韵”或大体与“神韵”契合的,如所谓“风神”、“韵味”等等范畴的内涵扣合起来,对神韵论进行研究。只有这样,神韵的研究才不是仅仅属于审美或艺术范畴内的研究;相反地,能从艺术思维(包括审美创造与审美鉴赏)的深层内涵中掘
<正> 一台湾女性小说虽然发轫于风云变幻的50年代,但是波涛奔涌的海峡并没有割断文化母体的脐带。它延续、贯通了五四时期女性小说的血脉,承袭了表现自身世界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传统的民族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心理、伦理道德和风尚习俗等内潜力的影响和制约。当年,一些曾在大陆成名并把大陆的文艺经验带到台湾的女作家,如苏雪林、谢冰莹、林海音、孟瑶等,为了挽救寂寞萧疏的台湾文坛,或创办刊物,扶植女作家成长,
<正> 上篇一般性判断现在遇到的麻烦是,愿意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这个,小说的写法要改变,起码需要改造一下文体。我们正进入信息社会,报纸、期刊、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利用越来越复杂的技术向人们倾泻各种信息,每人每天收到的信息内容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高,迫使人们不断加以选择。艺术方面;影视媒介排挤了小说,那不单因为看小说比看电影电视费劲,也因为影视的信息
<正> 要正确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文学,必须对文学史实作实事求是的历史主义的分析比较,以期恰当地评价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科举的认识,必须实事求是,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从客观的史实中引出规律来。而要做到实事求是,又必须对史实采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的态度,这样也才可能对文学史上出现的不同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作出具有历史眼光的分析比较,从而产生既不无端贬损,也不过于溢美的恰切评价。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和精髓就在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他还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