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多元文化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与文化思潮,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有着它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就社会背景而言,多元文化主义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和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新移民群体有密切的联系。理论方面,哈贝马斯强调关注社会条件和文化差异的宪政民主思想,泰勒要求民主政体承认社会群体文化特性的观点,以及解构主义有关社会强势群体拥有政治和文化话语霸权的理论,为多元文化主义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理论,一种意识形态,打破了传统文化一元主义价值观的束缚,不仅指出不同文化的共存,而且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的差异并平等对待它们。多元文化主义认为,社会中呈现的各种文化体系或价值观,都应受到和主流价值观相同尊重,这种强调"差异性"的价值以及"相互尊重"的理论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进步的意义。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也显示了社会本身的进步,体现了各种文化融合的成功。
  二、 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观
  作为对西方国家民族复兴运动的反响而出现的多元文化教育,最初以种族和文化的差异来定义,目标是力图通过学校教育的改革,使来自不同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体的学生可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保持和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后经少数民族、女性主义者、文化不利者、低社会阶层者等弱势群体的支持,20世纪7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内涵发生了演变,成为了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其目标也有了不同的表述。比如,高尼克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综合各国学者的论述,提出了:1、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特性与价值;2、促进人权观念和尊重个体之间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3、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生活选择的机会;4、全人类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5、促进不同种族间权力分配的均等五个方面的目标。90年代初古特佛里森等又提出:1、使学生形成客观、平行的历史观;2、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3、每个学生都享有公平的学习机会;4、通过教育系统向学生传授多元文化理念;5、提高少数民族群体间的相互尊重和自尊。目前,多元文化教育除以上目标外又向发展文化意识、发展文化间能力、反抗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偏见和歧视、提高全球意识、发展社会行动技能等方面演进。
  多元文化的教育发展,不仅关系社会中个人"主体性"的建立,人格自由的发展;更关系社会的和谐、完整,以及文化的演化与创新。多元文化教育基于个人之文化认同、文化权及学习权,强调社会不同次文化群体,应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彼此肯定与包容等。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标,在提供人类经验之真实的、有意义的阐述,如果课程着重在真实,则教育将是多元的;以其真实、多元观点,呼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需要,引导学生欣赏自己与他人的文化资产,同时也引导其纠正对于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宗教及阶层的偏见,建立正向的相处态度,培养批判与分析能力,协助思考、选择,决定社会行动.
  三、多元文化主义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保守文化与前卫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经历着激烈的冲突。文化的多元共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如果继续停留在田园牧歌的传统中,漠视文化多元时代的存在,就势必造成与当前社会文化的割裂,无形当中丧失了它的生机,自然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多元文化时代客观上对当代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必须站在多元文化主义的理论高度,重新审视当前的语文教育,并做出相应的革新。
  那么,语文课程多元化教育的开展对学生有什么价值呢?简而言之,有如下好处:(1)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操千曲而后晓声,识千剑而后晓器。见多才能识广、有比较才有洞见。站在另外一种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文化,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多元文化教育会使学生对本国的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文化传统产生极其深刻的印象,为自己的语言、文化、社会背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已为许多亚洲国家的教育实践所证明。(2)有益于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尊重别人的能力。教育实践显示,学生在接触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敏感性、接受力会逐步增强,并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学会尊重、宽容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3)有益于把学生培养成世界公民。美国等国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能扩大学生地方性和全球性的视野,当学生"从各种多元文化观点中学到有关自己国家和世界的知识时,他们就更有可能成为多元化国家和世界的公民"。
  综上所述,当代语文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贯彻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语文教育要实现上述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课程的开发要多元整合
  要在既有的课程脉络下,强调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力图充分开发学校各方面的课程资源,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强调多元文化课程开发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教育的整体情景。强调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规划。强调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视教师为研究者、开发者、新知识的整理者和创造者;强调学生、社区、家长在多元文化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强调学生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课程资源,教学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应该让教师牵着鼻子走。詹姆斯?林奇认为,若"以开放性的教室持续地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文化语汇参与,并将自己的文化带入游戏之中,将有更多的可能使大多数的学生达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强调深层文化价值对不同种族学生的文化学习风格的影响,注重在有文化差异的社会中和多种文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的教学和学习取向;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决策,社会参与、群体交流;
  (三)强调评价方面的多元与审慎化
  传统的教育评价多囿于一元式思维,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单一的标准化测试,不允许学生的求异式思维,抹杀了事物的多样性和知识的多元性。学校教育应培养学生批判思考的能力,要鼓励学生尊重差异、容忍异己,尊重多元文化。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与测验方式,甚至可以允许学生选择一种最适合表达他们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测试方式,可以通过对自己进步的评估及一系列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的研究项目来完成。
其他文献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度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  因为它一反传统知
期刊
一周一新课,一课一故事使教学始终保持新鲜的资源和活力rn古筝的基本指法有:勾、托、抹、摇指、琶音、颤音.看似简单的6个指法,却构建成了古筝多形式、多轨道的表演,一个简单
期刊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说某课上得语文味挺浓,某课上得缺少语文味。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角度和"大语文"观的角度看,如何理解这个语文味,语文课怎样上才能上出"语文味"来?相信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在思索的问题。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朗朗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朗读在中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加工自动化技术的日新月异,数控技术在设计和加工领域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ro/Engineer作为参数化CAD/CAM的软件代表,提供强大功能,使设计制造过程生动的展现,极大的提高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效率,同时也保证产品的生产进度和质量。主要论述Pro/E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控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