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六年级的大朋友,故事对他们来说总是充满了神奇的吸引力,即使是再调皮的孩子,听故事时也是那么的专注、认真,由此可见它的魅力。那么它在英语教学中是否有所体现呢?
一、快乐的源泉——故事的发生
第一次教学3B Unit7 Where 中的六个居室类单词以及询问地点的句型,我依次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图片,请学生根据各类图片,试着猜出各居室的名称,以此引出新单词的教学,然后在学生初步掌握单词的基础上,根据小图片所放的乍置,提问:“Where’s …?”及回答 “It’s ….” 学生开始时兴致很高,都争着回答,可持续时间一长,部分学生脸上就出现不耐烦的神情,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就提到:“那些小卡片一直放在那儿,一看就知道了,真没劲!”“一点都不好玩。”“要是能让我们猜一猜就好了。”这些话在我的心头猛然一震,“是啊!太容易获得的答案学生又怎么会有热情去积极参与呢!可怎样猜?怎样把它们动起来?怎样使它们动起来而又很连贯、流畅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位学生在那东翻西找的找橡皮时,我的心中突然就冒出了答案。
再次进行教学时,我的那节课就成了一节中英文交杂的故事课,在学习完6个单词以后,故事就开始了:“今天是星期天,David and Nancy are at home. Guess, where’s David? / where’s Nancy?”在学生了解了句型后,故事就开始了:Nancy最喜欢的cat起先和她一起watching TV in the sitting-room, 可cat突然从sofa上跳了起来,一下子就打碎了桌上的一盏台灯,吓得躲到……,于是David and Nancy 就开始追赶cat。”学生小组讨论,用这节课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将这个故事讲下去,比一比哪一小组讲的故事最精彩。情况和原来完全不同了,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故事中去了,在展示中,他们不仅有语言,还加上了动作,并且有生动的表情,不禁感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真丰富啊!
这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就开始尝试和学生一起在故事的海洋中进行英语的学习了。
二、快乐的过程——故事的经过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动物园一日游,小兔子的七彩梦,变色龙的故事,小猪的一家等等层出不穷,这些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由对英语的好奇,达到了兴奋与期待。他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实践,形成了互相学习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的口语能力大幅度提高。例如,在教学对话“Are they …?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句型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Duck 和 Cat 去农场上玩,一路上他们看见许多动物,从没到过森林的Duck不停地提问题:
Duck(看见一只绵羊):Are they dogs?
Cat: No, they aren’t. They are sheep.
Duck (看见一只山羊):Are they sheep?
Cat: No, they aren’t. They are goats.
……
最后,Duck看见几只驴子,Duck一边走一边问:“Are they horses?” Cat大惊:“No, they aren’t. They are dongkeys! Run!”这样,一个本来单调的句型机械操练便因为有了生动的故事情节而变得其乐无穷,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他们的学习需求增大,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我的故事教学就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以听说读写译为基础进行:学习材料要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要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要充满了挑战;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动、自然的故事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了真切和亲近的感受,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趋向主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也逐渐形成在课间与同学交流,在家与父母交流的习惯,英语说话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三、快乐的依据——背后的故事
在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故事的选择要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为学生所喜欢的事物。例如,教学Famliy members 时,可以编一则小猪一家的故事,让可爱的小猪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2.故事的语言难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故事中的语言太难,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语言过易,故事会缺乏挑战性;故事篇幅太长,学生会感到冗长无味;篇幅太短,学生又很难全面顾及相关的语言知识。因此,所选择的故事语言水平和篇幅要适中。
3.故事中有重复出现所要教授的句型和词汇
讲故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因此故事中要适当地重复主要的语言点,以便于学生的记忆。例如,教学 Colour时,小兔子询问颜色的话语和颜色单词的重复出现。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也深刻地记住了句子的含义,并且能在其他情境自如地运用。
4.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故事需要教师去呈现,教师的投入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当课堂开始时,教师应该是最快投入课堂的人,进而全身心地融入。
同时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这也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的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结束语
让我们好好的利用故事,带领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自由王国”中遨游吧!
一、快乐的源泉——故事的发生
第一次教学3B Unit7 Where 中的六个居室类单词以及询问地点的句型,我依次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图片,请学生根据各类图片,试着猜出各居室的名称,以此引出新单词的教学,然后在学生初步掌握单词的基础上,根据小图片所放的乍置,提问:“Where’s …?”及回答 “It’s ….” 学生开始时兴致很高,都争着回答,可持续时间一长,部分学生脸上就出现不耐烦的神情,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有的学生就提到:“那些小卡片一直放在那儿,一看就知道了,真没劲!”“一点都不好玩。”“要是能让我们猜一猜就好了。”这些话在我的心头猛然一震,“是啊!太容易获得的答案学生又怎么会有热情去积极参与呢!可怎样猜?怎样把它们动起来?怎样使它们动起来而又很连贯、流畅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位学生在那东翻西找的找橡皮时,我的心中突然就冒出了答案。
再次进行教学时,我的那节课就成了一节中英文交杂的故事课,在学习完6个单词以后,故事就开始了:“今天是星期天,David and Nancy are at home. Guess, where’s David? / where’s Nancy?”在学生了解了句型后,故事就开始了:Nancy最喜欢的cat起先和她一起watching TV in the sitting-room, 可cat突然从sofa上跳了起来,一下子就打碎了桌上的一盏台灯,吓得躲到……,于是David and Nancy 就开始追赶cat。”学生小组讨论,用这节课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将这个故事讲下去,比一比哪一小组讲的故事最精彩。情况和原来完全不同了,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故事中去了,在展示中,他们不仅有语言,还加上了动作,并且有生动的表情,不禁感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真丰富啊!
这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就开始尝试和学生一起在故事的海洋中进行英语的学习了。
二、快乐的过程——故事的经过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动物园一日游,小兔子的七彩梦,变色龙的故事,小猪的一家等等层出不穷,这些故事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浓厚,他们由对英语的好奇,达到了兴奋与期待。他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实践,形成了互相学习交流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的口语能力大幅度提高。例如,在教学对话“Are they …?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句型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Duck 和 Cat 去农场上玩,一路上他们看见许多动物,从没到过森林的Duck不停地提问题:
Duck(看见一只绵羊):Are they dogs?
Cat: No, they aren’t. They are sheep.
Duck (看见一只山羊):Are they sheep?
Cat: No, they aren’t. They are goats.
……
最后,Duck看见几只驴子,Duck一边走一边问:“Are they horses?” Cat大惊:“No, they aren’t. They are dongkeys! Run!”这样,一个本来单调的句型机械操练便因为有了生动的故事情节而变得其乐无穷,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高年级的教学中,他们的学习需求增大,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的事情。因此我的故事教学就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结合多种教学形式,以听说读写译为基础进行:学习材料要更加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故事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阅读理解的能力;读写训练要帮助学生系统地运用语言;听力训练更是要充满了挑战;还可以通过复述、表演故事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动、自然的故事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了真切和亲近的感受,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趋向主动,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勇于发言,也逐渐形成在课间与同学交流,在家与父母交流的习惯,英语说话能力取得了很大的提高,同时还发展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三、快乐的依据——背后的故事
在运用故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故事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
故事的选择要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或为学生所喜欢的事物。例如,教学Famliy members 时,可以编一则小猪一家的故事,让可爱的小猪来介绍自己的家人。
2.故事的语言难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故事中的语言太难,学生会产生畏难心理;语言过易,故事会缺乏挑战性;故事篇幅太长,学生会感到冗长无味;篇幅太短,学生又很难全面顾及相关的语言知识。因此,所选择的故事语言水平和篇幅要适中。
3.故事中有重复出现所要教授的句型和词汇
讲故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因此故事中要适当地重复主要的语言点,以便于学生的记忆。例如,教学 Colour时,小兔子询问颜色的话语和颜色单词的重复出现。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也深刻地记住了句子的含义,并且能在其他情境自如地运用。
4.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故事需要教师去呈现,教师的投入度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当课堂开始时,教师应该是最快投入课堂的人,进而全身心地融入。
同时把故事形式导入英语课堂教学,这也需要教师平常有意识的收集、改编一些英语故事,汇编整理并不断地充实一下用于教学。
结束语
让我们好好的利用故事,带领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自由王国”中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