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嗜睡,警惕肝性脑病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172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张老师是位优秀的美术老师,前几年的每个周末,他总是奔波于各大儿童美术培训班讲课,深受欢迎。然而,今年春节后,家人发现他变得特别爱睡觉,整天好像瞌睡虫附身一样,无精打采,呵欠连天。一开始,家人以为他这样是喝酒导致的,就没有多想。不料,两个月前的一天早上,张老师睡着后,家人竟然叫不醒他了,于是急忙将他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张老师因饮酒过度导致肝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地步,所谓的“嗜睡”,其实是肝性脑病的信号和表现。

肝性脑病,源于大脑氨中毒


  肝性脑病,通俗来说就是大脑氨中毒。肝脏好似人体内的一座超级化工厂,担负着脂肪、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解毒功能。氨是一种对人体有毒性的物质,分子量小,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当我们进食蛋白质类食物后,蛋白质先在小肠内转化为氨基酸,再通过肠道被吸收入血,进入肝脏,经过复杂的转化,有用的部分被合成為白蛋白,而氨等有毒废物则经过和二氧化碳等的结合,生成尿素。大部分尿素通过尿液和汗液被排出体外,其中约有15%的尿素会通过肠黏膜重新进入肠道,被还原为氨和二氧化碳。这部分氨占据肠道中氨总量的90%,剩余的氨来源于食物,由肠道中的细菌分解所产生。当肠道内酸碱值达到一定条件时,这些氨又会通过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重新进入肝脏,这就是血氨的主要来源,这一过程称为“肠肝循环”。

  当患者发生肝硬化,肝功能进入失代偿期时,肝脏的代谢与解毒作用均受到严重影响,氨基酸分解后产生的氨不能被完全合成为尿素,而直接进入血液,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进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发生肝性脑病,轻者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对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头昏头晕,昏昏欲睡,甚至出现胡言乱语的表现;重者昏迷不醒,甚至导致死亡。

诊断肝性脑病,查“血氨”最直接


  除肝硬化会引起肝性脑病外,重症病毒性肝炎、重症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门-体静脉分流术后、原发性肝癌及其他弥漫性肝病的终末期也会发生肝性脑病,但以肝硬化最为多见,约占70%。张老师就是因为经常大量饮酒,发生了肝硬化,进一步引起了肝性脑病。
  大多数轻中度慢性肝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为疲劳、乏力、食欲减退、胁肋隐痛、恶心、厌油、皮肤瘙痒等,一般不会出现嗜睡的状况。但若突然出现疲劳乏力、昏昏欲睡、神志不清等症状时,须警惕肝性脑病。最直接的诊断方法是检查“血氨”。由于氨非常容易挥发,故抽血后应立即进行检查,一般各大医院均在急诊化验室检测血氨。

高蛋白质饮食,肝性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诱发肝性脑病的因素很多,如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质饮食、大量排钾利尿、放腹水、使用镇静安眠药或麻醉药、便秘、尿毒症、感染、手术创伤等。其中,高蛋白质饮食是重要因素之一。不少患者吃饭前还“谈笑风生”,一个肉圆下肚就很快昏迷。因此,已经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鸡蛋、肉类、鱼等动物蛋白质,可以用豆腐、百叶、豆浆等植物蛋白质代替。牛奶虽也是动物蛋白质,但对血氨的影响相对较小,可以少量食用。如果血浆中白蛋白太低,只有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者长期服用黄芪、人参、当归等健脾益气养血药物。
  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能够加快肝脏修复,患者可以适当多食。进餐时,患者要注意细嚼慢咽,以防消化道出血。饮食要清洁,以免引起肠道菌群紊乱。需要使用氨基酸补充营养的患者,千万要注意应使用支链氨基酸,不能使用芳香氨基酸,否则反而会诱发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中医治疗法


  肝性脑病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乳果糖、肠道益生菌等药物治疗,可以迅速扭转眩晕、昏睡、昏迷症状,关键是要早发现和早治疗。
  肝性脑病属于中医学“眩晕”“昏迷”“嗜睡”等范畴,一般多从“痰浊上扰”方面治疗,以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为主。肢体震颤明显、舌质光红少苔,则可从“阴虚风动”方面,用“镇肝熄风汤”治疗。还有不少患者表现为“肾阳不足,肝阳不争”,表现为形寒怕冷、容易腹泻、舌质淡白、脉沉细等,可运用真武汤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进行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上文中的张老师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医生判断其属于典型的肾阳亏虚。经过一段时间中药调理,加上彻底戒酒后,张老师又精神抖擞地上课去了。
陈四清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病案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主任中医师、院级名医,孟河医派(马家)第五代传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全国首批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擅长肝胆消化病、肿瘤、腹泻、内科杂病等的诊治。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其他文献
专家简介  孙颖浩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全军前列腺疾病研究所所长、长海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在泌尿外科门诊,经常会遇到前列腺炎患者咨询:“医生,我为了看病已经花了几万元钱了,前列腺炎怎么还没有治好?到底应该怎么治疗?有没有特效的好药?”  目前,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不明确,治疗大多只限于对症治
从书房的镜框中拿出这副鞋垫的我,怎么也忘不了,孩子来复诊的那天,我看到病灶消失时自己眼角的一丝笑,还有他爸爸掏出这副鞋垫时涨红的脸。当时诊断之困难历历在目。  这名患者第一次来我院就诊时年仅17岁,他爸爸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口音,特别朴素、忠厚。仔细辨析听他叙述,我基本了解男孩的病情:某日早上,男孩出现发热、流黄鼻涕,中午看东西模糊、渴睡,晚上喊不醒,家里意识到问题严重,急忙送往县医院。可是经抗生素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系统性小血管炎。绝大多数过敏性紫癜起病较急,孩子或家长首先看到的是皮肤出现红色、大小不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按之不会褪色,开始为鲜红色或暗红色,逐步变成紫色,并可融合成片。紫癜多出現在四肢皮肤,如大腿、小腿、踝关节周围,呈对称性分布;少数患儿的紫癜可出现在上肢、胸背部等;部分患儿可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少数患儿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经常发生血磷升高。那么,血磷过高对人体有何危害,高磷血症该如何防治呢?  高磷血症:影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肾内科 叶志斌  高磷血症是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常见表现  磷是人体基本的组成物质之一,参与能量代谢及酸碱平衡调节等重要生理功能。正常人每日磷摄入量约为1克,其中60%~70%由小肠吸收,其余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经肾脏排泄的磷约占每日总排
随着一声响亮啼哭,面对一个有着自己基因的小生命,新手父母顿觉无限喜悦,同时更多的是突然有责任感了,对宝宝的健康十分关注,宝宝的一个喷嚏、一声打嗝都可能成为非常话题。真可谓“一个孩子全家宝,照料孩子全家忙”。怎样照料新生儿,才能专业细致、不慌不忙呢?  1.脐部护理  分娩断脐后,脐带残端逐渐干枯,变细、变黑,一般于出生后3~7天在脐部皮肤与脐带交界处脱落。脐带脱落后1~2天,脐窝可稍潮湿,但其周围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以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为主,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为基础,配合抑制骨破坏或促进骨形成的药物。该治疗方法通过减少骨量流失、增加骨密度,从而提高骨强度,改善症状。我们还发现,要让骨质疏松症的老人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功能康复以及锻炼至关重要。临床中,跌倒造成的骨折是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如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于并发症者达20%,存活者中约5
足跟为何会痛  事实上,骨刺仅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是骨质疏松。人体的骨骼可分为松质骨和皮质骨兩种。以长骨为例,中间一段很致密,主要是皮质骨:靠近两头的骨头没有这么致密,主要是松质骨。  跟骨是人体内最大的一块以松质骨为主的骨。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女性绝经后,骨质逐渐流失,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最早发生疏松的部位就是松质骨。跟骨发生骨质疏松后,包裹在外的骨皮质就需要承受更多的力量,久而久之,骨皮质
坚果是一类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休闲食品。市场上的坚果可谓林林总总,大家常吃的西瓜子、南瓜子、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开心果、夏威夷果、花生、葵花子、巴旦木等均属此类。不同的坚果有各自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坚持每天一把坚果,将有助你的健康。  坚果:最大众化的休闲食品(十五)  上海市营养学会 蒋家騉  ???????????????????????????? ?  榛子  榛
生活实例  卢老太轻信医托发放的虚假医药广告,花了好几千元购买了一堆所谓的“神药”。等发现上当时,骗子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索赔无门。想到被骗的钱相当于自己将近半年的退休金,而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穿,紧巴巴地过着拮据的生活,卢老太又急又气,一下子病倒了。她每天都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地抹眼泪,亲友都十分担心,轮番上来劝说。有人温言软语地劝卢老太别哭了,要当心身子;有人帮卢老太分析问题,告诉她应该马上到派出所或
通常,哮喘的临床缓解期是指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哮喘是一种气道痉挛性疾病,只要短期使用解痉治疗药就可以控制临床症状。随后的研究发现,无论哮喘的症状控制如何,其气道依然存在慢性炎症,且该炎症的持续存在可以导致哮喘症状反复发作。因此,在哮喘反复发作得以有效控制、支气管痉挛完全缓解,病情进入缓解期后,患者仍需要接受规范的抗炎治疗。  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