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历史 也为了明天——写在《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问世之际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漫长的书法发展史上,人们运用物质手段不断翻录历代精品,使众多名作得以流传久远。但是,由于战乱刻工、编选等方面的原因,许多珍品或已消失或已失去了原迹的精神韵味,而这些历史和时代造成的缺憾,只能在今天才可能弥补。日本在本世纪30年代运用现代印刷术编辑出版了二十七卷本的《书道全集》,60年代又有新版问世。而我国却没有一部精深完备的书法总集立世,使一些不了解内情的西方人士误认为中国书法的研究重心已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经常翻阅后汉书,每每发现疏漏失误之处。点滴所得,随手摘记,日积月累,居然成篇。为副其实,名之曰“杂记”。本篇是其中的一部份。“杂记”所讨论之范围仅限于后汉书、李贤注及中华书局之校勘记。未经中华书局采入其校勘记之各家见解,不在讨论之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刊登了徐庆凯同志的《关于思维和逻辑思维》(以下简称“徐文”)一文,对刊登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上的拙作《形式逻辑的对象与逻辑学教学》提出批评,我欢迎徐庆凯同志的批评。
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在欧洲的失败以及意大利、德国等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对于第二国际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所代表的‘正统’马克思主义深感失望。他们要求另辟新径,对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非教条”的解释,并试图利用当时西方出现的各种哲学流派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补充”和“修正”。
<正> 由侯忠义、安平秋先生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小说评介丛书”,共9辑,80册,近600万言。这套丛书多角度、多侧面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小说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虽然是为中学生写的通俗普及读物,意在正确引导他们阅读和欣赏古代小说。但是作者绝大多数是研究古代小说的专家,力求写出当代科研的新水平,反映他们研究的新资料、新观点和新成就。由于这套书册数较多,不好面面俱到,现仅简述第三辑的9册,管中窥豹,以见一斑。
<正> 路滔同志的新著《镜子·警钟·尺子》是一本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的杂文集,它对青年人正确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协调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是个十分难得的良师益友。道古论今,涉笔成趣,情理交融,是本书的突出特色。在文中,作者时而用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逗趣的漫画,时而插叙一段令人捧腹的笑话,时而讲述一则耐人寻味的故事、典故、新闻消息等多种形象材料,看似谈天说地、道古论今,实际上是在触类旁通。这些作品,大都是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既有真知灼见,又是文情并茂,再加上民间日语的活用,成语格言的穿
由拙著《朱熹思想研究》而引起的讨论,我很感谢。特别是学谦同志在继《评〈朱熹思想研究〉》(以下简称《评》)以后,又在《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上发表了《也谈朱熹研究的几点认识》(以下简称《也谈》),作为对我的《关于朱熹思想研究的几点认识》(以下简称《认识》)的反批评。最近我才得知而有机会拜读,读后觉得有些问题需作进一步讨论,现写出来,以求教于学谦同志和其他同志。
《九歌》是美的结晶!优美的诸神形象,使众神留连忘返的秀丽的山川,众神所抒发的美好感情,以及祀神时那回荡于天上人间的旋律,瓢忽迷离的柔美舞姿,使《九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集美之大成的艺术瑰宝。 《九歌》是屈原的伟大创作,虽是作为祀神歌舞,但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东汉王逸《楚词章句·九歌叙》说: 九歌行,屈原之所作也。
<正> 诗人弘征继《司空图<诗品)今译·简析·附例》一书之后,又推出了他的新著《<唐诗三百首>今译新析》(漓江出版社出版),进一步开辟了古诗今译的新路子,体现了唐诗研究的新成果,堪称造福读者、泽惠青年的佳作。我国是一个泱泱诗国,唐诗是其中的一座万紫千红、永不枯败的百花园。历代的唐诗
早在一百年以前,《安娜·卡列尼娜》问世的初期,小说便在俄国公众中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爆炸”。同时代人回忆说:“《安娜·卡列尼娜》各个章节引起整个社会‘跷足’注视,无尽无休的议论、推崇、非难、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最切身的问题。”
心理描写是托尔斯泰一生文学创作的核心。他集欧俄作家之大成,把文学的心理描写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表现了“心灵的辩证法”。 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主要形式有间接描写、直接描写、交叉描写和衬托描写等四种,其心理描写具有真实性、复杂性和变化性等特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形式与特点是与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紧密相联的。 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有一个丰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作家表现的心理矛盾愈益尖锐。而在表现手法上,后期他较多地借鉴了普希金的简捷原则。通过分析自己来了解别人是托尔斯泰成功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