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学事故为教学故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角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的手段与方法也大不一样。首先是端正态度和认识,用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建立起一个民主的课堂;再用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方法搭建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这样一来,再难处理的教学事故也都会转变成美丽动人的教学故事。
  关键词: 教学 事故 故事
  
  语文课上,老师正在讲解杜甫的著名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老师说:“大户人家的酒肉多得发臭,而道路上却有贫穷人被冻死的尸骨……”老师还未说完,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老师,我觉得你对杜甫的诗句解释得不合理。”老师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从诗句可以判断是冬天,既然能把人都冻死,那么肉就不会发臭,怎么能闻到臭味呢?更何况酒是不会发臭的。再说,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是较低的,说豪门贵族家里的酒肉多得发臭也不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该学生的话说完后,教室里静得出奇,不少同学看看老师又看看提问的同学,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
  在教学中,学生发现并指出老师教学中的问题,或者对教师的见解有异议,这是许多教师都碰到过的尴尬事情。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的学习广开了的“言路”。课堂上学生的异口异声或“众说纷纭”往往让教师措手不及,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处理呢?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此时应具备三个法宝。
  
  一、虚怀若谷的胸襟
  
  像前面所讲到的那个老师,他所遇到的那个学生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看简直就是“离经叛道”,因为他竟敢在大庭广众指出老师的不是,要知道在传统的教学秩序中,老师说的话不亚于圣旨,是真理,谁敢质疑?之所以学生们脸上露出惊奇的表情,教室里静得出奇而不是炸开了锅似的议论纷纷就是明证。而一般的老师则可能为了维护其“尊严”,或多或少地都会生气。那么,故事中的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那老师颇感意外,但很快镇定下来,对敢于提出异议的学生说:“那么,你认为该如何解释呢?”
  “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老师的解释不合理。”
  听到这儿,一般的老师恐怕会更生气,这不是岂有此理吗?而此时,该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从气候的特点和当时的社会实际分析,该同学的提问是有道理的,老师没有注意到這一细节,所以一时也不能给大家作出科学的解释,课后请大家再去查找一些资料,下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老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结果,而是向学生要答案。
  “老师,我们查过《新华词典》,词典的解释和你说的一样。”政治课代表说。看到其他的同学也没有补充,想必是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于是,老师作出了以下回答:“同学们,昨天那位同学的疑问是有道理的。‘臭’另外还有xiù的读音,意思是‘用鼻子辨别气味’。这样一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理解为‘大户人家的酒肉的香味不停地飘出来,而道路上却有贫穷人家冻饿致死的尸骨’更合情理。表明两大阶级截然不同的处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实质。该同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老师的这番话使同学们倍受鼓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试想,那时那刻,如果这位教师没有虚怀若谷、虚心学习的胸襟,这堂课的后果又将会怎样呢?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又会怎样呢?
  
  二、实事求是的态度
  
  某堂公开课上,化学教师在作演示实验前的讲解:“当我们把燃烧着的金属钠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时,将会看到钠剧烈燃烧并生成大量白烟。”
  学生们的目光凝聚于集气瓶中,等待着上述现象的发生。然而,集气瓶中出现的不是白烟而是黑烟。全班大惊。老师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带着微笑问学生A:“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A不语。他是化学课代表,他为自己所尊敬的老师在公开课上出现的课堂事故感到担心。
  然而,老师仍在为学生鼓气:“实事求是,看到什么说什么!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老师,我没看到白烟,而是黑烟!”A鼓着勇气回答。
  “你的观察很仔细。”老师在勉励学生,并进一步启发:“这样看来,刚才燃烧的东西就不是金属钠了!可是,这的确是块金属钠。那么,刚才为何燃出黑烟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其贮存方法。”
  全班活了,学生C抢着发言:“金属钠性质活跃,不能裸露在空气中,而是贮存在煤油中。”
  “你说对了!”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向大家介绍:“由于我的疏忽,实验前没有将粘在金属钠上的煤油处理干净,结果发生了刚才的实验事故。为了揭示上述错误原因,我不打算回头处理煤油,而是将沾有煤油的金属钠继续烧下去。请大家想想,烧的过程中,烟的颜色将发生什么变化?”
  “黑烟之后,将出现白烟!”大家提出了这种预言。
  被重新点燃的金属钠,还冒着黑烟。只不过在集气瓶里黑烟在变淡。老师将燃烧着的金属钠再移至另一氯气瓶中,这时燃烧变剧烈了,似乎听到了“嘶啪”的响声,集气瓶中白烟在翻滚。
  “同学们,你们的预言实现了!”老师向大家宣布。这时,全班响起掌声——不仅是学生的,还有听课老师的。
  这位老师不回避失误,而是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学生坚持正确的意见,求出真知。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实在可嘉。
  
  三、因势利导的方法
  
  一节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在讲解、示范完立定跳远的要领后,便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尝试练习。可还有一半同学掌握不好,老师便吹哨集合,准备给同学们再示范强化。谁知这时听到一声尖叫:“青蛙!”整齐的队伍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学生吓得四处乱窜,更多的学生拥上前去围观。只见一个男孩子趴在地上用手戳那只绿绿的大青蛙。青蛙一蹦一跳,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这不是班上最调皮的王强吗?体育课上他从来没有老实过,立定跳远没学会又来捣蛋。老师的火气正要发作,但当他看到正在慌乱跳跃的青蛙时,便灵机一动,青蛙的跳跃蹬地不是正好和立定跳远的蹬地动作相像吗?于是他顺势引导起学生来:
  “同学们,谁能说说青蛙后腿是怎样起蹬的?”
  同学们睁大眼睛开始认真观察。
  “青蛙起跳前双腿是弯曲的。”王强第一个兴奋地喊道。
  “很好,观察得真仔细!”老师及时加以鼓励。
  “他起跳时后腿非常用力。”另一个同学答道。
  “非常好,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青蛙起跳时是哪部分用力的?”老师又问。
  “是前脚掌用力,而且它身体全部展开了。”王强跳起来答道。
  “太好了!立定跳远的起跳和青蛙是一个道理,同学们,起跳时的动作是两脚分开,脚跟稍提,屈膝半蹲,上体稍前倾,头稍抬,前后自然摆臂,双脚轻巧地落地。同学们,想不想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试一试呀?”
  “想!”学生们齐声回答。他们有的跟在青蛙后边,有的斜眼望着青蛙,很快领会并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一只惹祸的青蛙竟然帮了教学的大忙,这完全得益于教师的随机应变与因势利导。
  受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理论的影响,有些教师把自己看成是布道者,而把学生训练成虔诚的教徒,把学生管理得死死的,不允许学生活起来,更不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只有摒弃封闭的“填鸭式”教学,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像案例中的教师一样,抱着一种虚怀若谷、虚心学习的胸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求真务实的精神;根据问题的实际特点因势利导,巧妙点拨,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把一场眼看就要生成的教学事故生动地变为教学的经典故事,进入柳暗花明的教学新境界。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其他文献
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后,必定要经过表观遗传修饰的重编程过程。对供体细胞进行不同的处理,会导致克隆胚胎重编程能力和程度的不同。本研究利用Trichostatin A(TSA)、Rosco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首先,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
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思想、文化的载体,是我们民族文化之根,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智慧结晶。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大声疾呼“没有文言,我们将找不到回家的路”。的确,作为民族文化之“根”,文言文教学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言文的教学现状却又有点令人担忧。“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是当今中学生常发出的慨叹。对他们来讲,文言文的学习是相对枯燥乏味的。那种倾向于将文质兼美
摘 要: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我们教师历来重视探讨如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就是讲究课堂教学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本文对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作了阐述,主要体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  关键词: 语言艺术 激活 课堂教学    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塑造学生心灵的基本载体。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
进行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必须坚持。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扬弃旧有的教育理念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一、制约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小学语文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本质上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便成为教学的
六茜素及六茜素新制剂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抗菌新兽药。六茜素为六茜草植物的有效成分氢醌类化合物,即甲基氢醌。目前对六茜素及其新制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