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西柏坡写真》《清苑·1955·赴苏援建》二书序言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序一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里”指的是哪?西柏坡。每年数次去西柏坡,每每想起西柏坡,一种由衷的崇敬便从心底涌出。漂洋过海,当听到有的外国人也说这句话时,更感到西柏坡的伟大和坚实;这个当年的小小山村,竟然承载过如此重的一个泱泱大国的命运;事过境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连外国人也没有忘记,足见它的历史定位越来越重,越来越清晰。才华横溢的朋友康旭发同志,平山县人,对家乡,犹如对家乡的西柏坡,一腔自豪,一往情深,当他将一部《红都西柏坡写真》交我作序时,我便敏感到这书的份量肯定不轻。
  作者范文杰先生,生于西柏坡那里,学于西柏坡那里,工作于西柏坡那里,及至退休,可说是大半生没有离开过西柏坡周围,他的这部写真,可说是典型的西柏坡人研究西柏坡的力作,自然有其独特的视野、独特的开掘、独特的体会、建树和权威。辟如《红都建房纪实》篇,连建筑工人来自哪里、用的是什么木料、土坯、石头、石灰等,又是怎样将一个一个小院建起来的,一一详细说来,读后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西柏坡搬迁,众人皆知,但什么时间拆除?什么时间复原?新、旧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不是亲历过的西柏坡人怎能说清?作者自1959年至今潜心跟踪调查40余载,专著了搬迁与建设篇,出自他笔下的文字,不能不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星罗棋布的中央机关》、《中央组织部在南庄》、《华北人民政府在东冶》、《马列学院在李家口》等等诸篇,把人们一下子拉到了50多年前,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关于西柏坡的历史真实。纵观全稿,立意深刻、取材新颖、考究有据、结论扎实,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档案和史料价值的可读性颇强的佳作。如作者在《华北人民政府在东冶》中写,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许多条例法规,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时间短暂,许多职能尚未能来得及充分发挥,甚至连牌子也没有挂,就因新中国的成立而撤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从西柏坡走出了新中国,从华北人民政府里走出了个中央人民政府,对这样的分析,谁能说是书生之意气呢?窗外正下雪。盼望有更多的研究西柏坡与共和国联系的作品问世,也兆示着范文杰先生的创作来年更丰。
  (2006年12月31日午于河北省档案局)
  序二
  作为档案工作者,最大的欣慰之一,就是见到以档案和档案史料为依据编撰出版的各种读物。这种读物,其“资政”的意义自不必多言,其“惠民”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公众的认同。经过深入挖掘、整理,并融合忆述而精心编著的《清苑·1955·赴苏援建》一书,就堪称是这样的一本“档案文化特色”甚鲜的好书。
  本书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共和国建国不久的1955年(中苏协定签订于1954年底)。按照中苏两国协议,我国要派遣上百万的农村青壮年去支援苏联的共产主义建设,无疑,这当是两国交往中一个壮举。档案和资料显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协定没有预期实施,但清苑县作为试点,派遣到苏联的青壮年达千名之多,并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8年之久,却是铁的事实。这千名英姿青年,不仅为祖国争了光,而且,把“清苑人”的形象,像档案一样,永久地留在了异国他地。这是清苑的光荣,清苑的骄傲,也是清苑深厚爱国血脉与文化底蕴的展示。这事,无论如何是不能忘记的。
  从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为“赴苏援建”,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副总理、陈云副总理以及习仲勋秘书长等,他们是如何运筹帷幄,倾注大量精力的。至于书中所载,中国工人回国时,苏联有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不得不放假,万人空巷,到车站为中国朋友送行,以及异国的婚姻等,更使今天的我们,仿佛重新看到了中苏之间那段特殊的难忘历史。
  中国人民爱和平,中国人民重友谊,中国人民守信义,中国人民更懂得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愿这本书的问世,能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启迪。
  权为序。
  (2011年5月11日,写于河北省档案局)
其他文献
让书法从以书法为职业的书法家那里解放出来,成为万人的艺术。井上有—先生:  素未谋面,冒昧写信。  我在香港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吃完中饭,下—个会还有一个半小时才开,下一个会也在中环。香港因为挤,所以方便。我估算了—下,沿着中环扶梯上山,时间足够走着去荷里活道逛逛古董店再回来。—个朋友介绍,荷里活道文武庙西边一点有家古董店,有高古砚台,汉、六朝、唐、宋、元的都有,在文房占美术方面是块招牌。那家古董店
基兰·塞提亚35岁时,陷入了中年危机。客观来讲,他是匹兹堡大学著名的哲学教授,著有《实用知识》和《明辨是非》。但是突然间,他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从内心来看,他感到“有一种怀旧、后悔、幽闭、空虚和恐県交织的不安在隐隐悸动”;从庄现看,他只看到未来退休、年老、死亡按部就班的日子”。生活的意义为何?如何终结?答案突然变得如此显而易见。生活毫无意义,只能聊以度日。  有些人,比如我的朋友离开自己的妻子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1  钱锺书的《围城》是一部具有杰出艺术成就的长篇现实主义讽刺小说,享誉颇多。作品中引起最多关注的人物自然是方鸿渐,以及构成他人生主旋律的四位女性。方鸿渐的父亲方遯翁,似乎只是作为方鸿渐的背景出现,是供读者莞尔一笑之后并不会过多留意的人物。众多研究《围城》的文章中,也鲜有专门论及方老太爷的。但
摘 要:《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不同的文学评论家对其有着不同的认识。从古代金圣叹腰斩水浒与现代吴子林的症候批评来研究文学作品的阐释路线的变化。  关键词:《水浒传》;腰斩水浒;症候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02  一、金圣叹腰斩水浒  一个诗人就是一个世界,一个诗人
该记住的,不给他篡改的纸  该忘却的,给他没有梦魇的黎明  文明的墓碑上,纪录着一笔笔  面向罪戾挥戟的真实  远远高过缄默苟延的生命  死亡,可卑微如螢  也可伟岸如朗月  只需用正义的秤杆量衡  空前的灾难,成就了众多人  本无意成就的不朽  神话,被普通如土的人群写就  铺布成天上浩灿的繁星  热爱和平的人们,从来无需  任何姿态的臣服,有时只要  一个用力忏悔的鞠躬  退役的飞机、坦克、巨
“并肩前行”  九月底的都江堰,气温降到了摄氏十度,山里一直在下雨,淅析沥沥的雨丝洗出了整个山林的绿意。朱一龙从山上下来,衣服已经被微微打湿,但一身月白色的衣服却依旧显得格外清雅飒然,就像一幅画一般,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快过来烤个火嘛,”巡护队队长热情地邀请着他,“这个房子就是老切给山高头回来滴那些娃娃准备滴,下山烤个火身体总要暖和些噻。  这是一个接近1800米海拔的休息站,木质结构让它和
伯延,是位于太行山麓的河北武安的一个普通小镇,最近,这个普通的山区小镇正在因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热映为人们所关注。影片反映的是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5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扑身来到伯延这个地方,就集体食堂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的情况。当时主持全国政务的周总理,放下“日理万机”的国家事务,在一个穷困的山区小镇(当时称为武安县伯延村)连续吃住四个昼夜进行实地调研,为广大观众带来极大的心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菲利普·罗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坛的常青树”。罗斯的作品不仅有着独特多变的关注点和超乎前沿的时代感,而且采用新的艺术形式。罗斯研究已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研究的新热点,苏鑫的《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创作流变研究》一书于2015年由上海三联书社出版。该书以作品为根本出发
摘 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又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作品,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利波特”,如今红楼梦的研究早已成为一门学问,简称“红学”,《红楼梦》中的传播学知识更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红楼梦》流传之久远,不论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其它作品无法企及的。  关键词:红楼梦;传播学;文化习俗  作者简
好像与舞台有关  缓缓拉上的大幕  瞬间 使我心情茫然  对于一台大戏  有时 我们希望早点收场  多余的台词  过于拉沓 空耗去  生命的有效时间  而有时 猝然的结束  又令我们终生遗憾  这条黑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幕呵  半遮半掩 露出光芒一缕  幕前幕后同样身不由己  戏里戏外同样前程未卜  好像我忽然明白了一点什么  大雪是冬天的幕  夜色是眼睛的幕  年轮是岁月的幕  云彩是天空的幕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