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状皮制作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轧皮机配合MeshgraftⅡ载片[捷迈(上海)医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载片”]制作的网状皮网格均匀、比例准确,与创面组织贴附良好,成活率高。其不足为使用同一块载片轧制第2块皮片时,网状皮网眼将成倍增大,不利于术后皮片扩展。笔者在多次手术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方法,可增加载片的使用次数,现作一介绍。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人脐带问充质干细胞(UCMSC)向汗腺细胞(SGC)分化的能力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UCMSC和SGC,通过检测CD14、CD29、CD34、CD44、CD45、CD105、细胞角蛋白7(CK7)、CK19、癌胚抗原(CEA)表达情况鉴定UCMSC,检测CK19、CEA表达情况鉴定SGC。(2)制作热损伤SGC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
活性氧是一类含有未配对电子的氧原子或氧原子团,主要由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组成,具有信号转导、免疫调节和激素合成等生物学功能。活性氧被认为是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信号级联反应的第二信使,参与基因表达、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效应的信号转导。
组织工程学中各种类型、多种形状的生物材料已被应用为细胞的临时支架,制药工业中用于输送药物的粒子加工技术也同样被用于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中微粒的开发。组织工程学微粒可作为呈递可溶性物质的基质,用于填充多孔支架或直接注射以达到避免复杂手术而原位形成组织工程支架的目的;
组织工程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解决组织缺损的方法,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组织工程移植物在移植后能很好成活。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需要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本研究制作了3种不同的支架:胶原/低分子量透明质酸(HA,相对分子质量6.5×10^3)支架、胶原/高分子量HA(相对分子质量220×10^3)支架、单纯胶原支架,测定胶原/HA支架的吸水率、孔径
北京协和医院与瑞典墨尼克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整形外科合作建立的“创面与瘢痕治疗病房”于2010年秋在北京挂牌,瑞典驻中国大使罗睿德先生和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携手为病房揭牌。整形外科始建于1952年,历经近60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技术领先、学科齐全、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全国整形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治疗范围涵盖整形再造外科及整形美容外科的所有领域。
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死因素。最近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ASC)因其可以沿着心血管分化和具有促血管形成表型,可以作为心血管组织工程的潜在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ASC的生物学特性,笔者使用新型三维培养装置,其ASC和b.END-3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效果较二维培养技术有显著提高。
2011年6月10—14日,由《中华烧伤杂志》编辑委员会与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以下简称“烧伤分会”)共同主办,太钢总医院(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承办的第八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在太原市顺利召开。太钢总医院副院长兼山西省烧伤救治中心主任雷晋教授主持开幕式,太钢集团总公司侯进平副总经理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杂志总编辑、烧伤分会主任委员黄跃生教授致开幕词,杂志总顾问、年逾九十的盛志勇院士发表讲话。
例1 男,25岁,2010年3月21日被10kV高压电致四肢、躯干烧伤后6h急诊入院。患者意识清晰,体温37.2℃,心率92次/min、伴有早搏,血压163/88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min、双肺呼吸音正常。双上肢、双足、右大腿前上1/3为电接触烧伤创面,左手毁损严重,左腕部为环状焦痂,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左前臂尺、桡动脉阻塞。
体外实验表明,与使用单一抗生素比较,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后细菌释放的内毒素量更少。本研究拟观察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对细菌内毒素及γ干扰素释放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新思路。
烧伤作为一种突发性伤害,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患者烧伤后的痛苦体验、瘢痕的痒痛及其引起的睡眠和功能障碍、治疗所需支付的费用、回归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等,均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因此,完整的烧伤治疗过程除创面修复和功能康复治疗外,必须包括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康复治疗。目前关于烧伤后有效心理干预措施尚在探讨之中,笔者在多年心理护理实践的基础上,对烧伤患者心理干预方法进行摸索,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