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潜到王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328453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陶渊明、王维、与孟浩然,皆为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田园诗人,而晋代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维与孟浩然,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存在着表面或本质的差异。本文试以三人田园诗中的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与《过故人庄》为例,比较这两代田园诗人身份之异同。
  关键词:陶潜;王维;孟浩然;田园诗
  作者简介:张萌(1994-),女,河北邢台人,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美学与文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
  一、陶诗与王孟诗风格对比
  陶渊明的诗歌被认为是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巅峰。他的诗歌朴、淡、而自然。《归园田居》(其三)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般,他写农家最淳朴的耕种生活——种豆、走路、早来晚归、露水沾衣,不娇柔做作,而浑然天成。
  农家粗俗的生活,是王维不屑于写的。他喜欢把农家的一点一滴文人化乃至诗人化。所以他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清、闲、秀丽的风格。他在辋川给自己休假,所以要这个诗歌清静到符合自己的心情,而且他要倚杖柴门临风暮蝉做高士做隐士做居士还要做狂士。因为要休闲,所以他在诗里绝对不会耕种,只要看看落日,看看青烟,让自己回味几番思索一回,要自己绝对主宰,而不能被环境左右。因为文采斐然,所以他的诗歌一定秀丽非凡,写景色写行动乃至写心情,都随心所欲不逾矩。
  孟浩然和陶渊明一样有着充足的农村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有田园的真与亮与舒畅;而他和王维不一样的是有朋友和他做文人士大夫风雅之事,所以他的诗歌又比王维多了几分人气。写赴约,便白描一番,似诗若文交代一番故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写景色,亦亮堂堂得不矫揉造作只写真实景色让人如临其境“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心情,便明白晓畅,想什么便是什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陶渊明的诗歌胜在朴、淡与自然;王维的诗歌长于清、閑、与秀丽;孟浩然则以其真其亮其舒畅分取一席之地。
  二、诗人身份分析
  陶渊明写田园诗,是在一个农民的角度写的是农民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感。《归园田居》(其三)从种豆写到锄草写到归家写到沾衣,最后写到自己的归隐农家自食其力的恬淡心愿,浑然天成清新自然,一片悠然之心不做防备地写到诗里,告诉每一位读者,此情此景此意境,不得不让人感动。
  如果说陶渊明劳力的话,那么貌似归隐田园王维一定是那被劳力者所食的劳心者。同是以归隐田园为理想的人生,陶渊明一类的诗人是用躬耕垄亩的行为去实践,而王维一类的诗人则多是做精神的体验。王维一直在以一种观赏者的角度,在田园旅行获取自我放松,所以他在的诗中充满了他自己创造出的美妙意境,所以《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山就成了寒山,烟就成了孤烟。王维在田园中寻找的不是田园,而是自己的休闲。
  如果说陶渊明是彻彻底底站在农民的立场的话,王维便是处于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欣赏农村的生活,而孟浩然则是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参与农民生活。他隐居于田园,是为了通过一条终南捷径以达仕途,而他对田园的感情是一种充满功利性的热爱。葛晓音先生曾把盛唐文人的隐居方式大致分为:作入仕准备、暂时赋闲待时再选、亦官司亦隐几种。孟浩然则为第一种人。盛唐隐逸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偕隐。偕隐比独隐更容易招名,所以它可以说是终南捷径的最好注脚。像王维与储光羲先后两度在淇上和终南山一起隐居。在终南山与王维偕隐的还有裴迪、崔兴宗等人。偕隐一方面可以更加扩大声势,引起朝廷注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冲淡隐居中难耐的寂寞。所以孟浩然也偕隐,因此他的诗里不仅有自己还有不知道是农人还是士人的“故人”。孟浩然在诗坛上很有声名,一生却很不得志,这在盛唐是很少见的。不能说他生不逢时,只是个人的时运机遇太差了。这样的一种失意,或许正好是对其虚伪隐居的一大讽刺。
  三、不同的精神追求
  陶渊明的精神哲学是道家的。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的时时代。罗宗强先生说:“陶潜结束了一个时代,他突破了言志载道的儒学美学观念,而赋予壮物诗以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出发芙蓉的诗美形态而开一代风气,登上魏晋诗歌的巅峰。在中国文化史上,他是第一位心境与物境冥一的人。”这正好和道家寻求个人的“逍遥游”不谋而合。
  王维的精神哲学是佛家的。“王维中晚年的隐逸山林,其思想原因是很复杂的,呈多元构成状态的,而且是动态发展的,并清晰地呈现出从儒家的愤世到道家的忘世再发展而为禅宗的消沉出世的逻辑过程。”王维自幼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最后形成消极遁世的世界观和明哲保身的政治态度,所以他退避山水之间求休闲求安适求恬淡,一片高雅脱俗的态度对待田园,希望能放下一切,以内心的解脱而成就形体的一丝不挂。
  孟浩然的精神哲学是儒家的。正如罗宗强所说:“盛唐诗人的向往自然,归卧自然,是一种自觉的美的追求,是在盛世中追求一种精神的享受,往往于隐逸生活的描写中带着对于人世生活的热烈爱恋;对于世外的自然的美的追求,常常表现的是强烈的入世情思”孟浩然的隐居是一场戏,孟浩然的田园是一块跳板,他想要的只是儒家的出仕而并非道家或者佛家的归隐,可惜天开了他的玩笑,捷径却成了死胡同。
  参考文献:
  [1]罗宗强.玄学与魏晋文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2]葛晓音.盛唐田园诗和文人的隐居方式.学术月刊,1989年第11期.
  [3]侯敏.“遁乃得通”与“终南捷径”——《周易》隐遁思想及其对盛唐隐逸之风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6月.
其他文献
2009年,京西北,百望山。  幼年的我跟随父亲的步伐,在百望山的“野山”上一路攀着,到了开阔的一处,父亲举起我,高高的向更西北的方向望去,那里是中国北京航天城,我随做军官的父亲自小生活在那里。大院前方,有一片灰色的地区突然挡在我的视线内,一栋栋简陋的小楼,从山顶望去,宛如蚁穴一般的细碎混乱。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唐家岭,那时,那里正是全国著名的“蚁族”蜗居地,是一个无论是谁说起来,都会皱眉叹息的地
摘 要:施蛰存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心理分析小说在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小说代表作《魔道》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意识流手法,而将其意识流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简单对比发现,施蛰存的意识流有其独特风格,但似乎未达到西方意识流所代表的现代主义深度,是一种服务于心理分析的表层的意识流,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中提供了一种别致的表现现实的方式。  关键词:施蛰存;《魔道》;伍尔夫;《墙上的
摘 要:《三国志》成书后,学者一度热议三国时期的“正统”之争。陈寿、司马光等以曹魏为正统,朱熹、郝经等以蜀汉为正统,即“尊曹抑刘”与“尊刘抑曹”之争。唐宋以来,民间文学中大体上以刘备为正统,视曹操为篡夺者。[1]因此,早期的民间三国故事中,刘关张、诸葛亮多作为故事主角,曹操一方则被塑造为强大的反派,故事就在正反派的激烈冲突中展开。[2]然而孙吴作为三国中同样重要的一方势力,根本没有争夺“正统”的资
摘 要:70后“新一代顽主”作家石一枫,其作品中真正值得注意、带有光芒的是女性形象,突出塑造了以陈金芳为代表的许多女性人物,呈现出她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与男性、与生存环境以及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女性有的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生活的艰辛,是生活的不幸者,有的一改从前小说中女性被男性拯救的形象,而成了男性的拯救者,有的则像陈金芳一样成了为改变命运的不懈反抗者。这些女性身上承载了石一枫作为一位作家对现实的
摘要:近些年,中国文学批评研究常常把李健吾先生与法国文学批评关联起来,称其为“印象主义批评家”。这种论断对先生着实不公。先生曾自言:“一个批评家与其说是法庭的审判,不如说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1]实际上,李健吾文学批评是比印象主义更进一步的“科学分析”,他以热情清醒的人生态度为基底,以中国传统文论之谐和为骨架,以西方浪漫主义情感为辅佐形成了一道具有浓厚个人风格的批评视阈。  关键词:文学批评;自
摘要:楚留香系列小说与福尔摩斯侦探小说的主人公联系紧密。二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富有正义感和优雅气质,并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受作者及不同文化背景与时代原因的影响,楚留香更多地表现为浓厚的浪子情怀,形象比较立体丰满;福尔摩斯理性精神与侦探技巧比较引人注目,形象比较单一集中。楚留香系列受福尔摩斯系列影响明显,人物形象上比较肤浅,更多地体现在情节设置上。  关键词:人物形象;浪子;侦探  [中图分类号]:I20
基金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校级重点科研项目“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广东形象研究”,编号2018KY007。  摘 要:近年来,大家对华裔文学的关注持续加温。汤亭亭是华裔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作品的研究可以让读者们对华裔文学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汤亭亭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中国传统题材的改编,这一行为引起了诸多中国读者的误会,甚至对她的作品有敌意,我们有责任对她的行为进行正确解读,从而为其作品正名。
摘 要:《向苍天呼吁》是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最优秀的一部小说。该作品自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他们大都从黑人主体性建构对其进行解读,本论文则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约翰潜意识中真实想法的挖掘,他的精神反叛以及对爱的追寻来探索主人公约翰真正想要呼吁的东西以及他重新认识自我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詹姆斯·鲍德温;《向苍天呼吁》;超现实主义;爱  作者简介:陈玲玲(1991-),
摘 要:田园诗发展到了宋代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范成大无疑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使他享有“田园诗人”的称号。组诗真实自然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的描写了农村一年四季、节气轮换时的自然景观,人文风俗等。诗人用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感情,以及独特的情感体验,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洋溢着“泥土与血汗气息”的田园,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理性的、真实的、全面的田园,而非只是
作者简介:邢隽雨(2001.4-),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郑州新枫杨外国语学校高三(29)班在读。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漫步历史的河畔,已有繁花蹁跹千年。金戈铁马,莺莺太平,这背后竟有多少黑暗中的血泪反抗,多少燃烧着的熊熊烈火,多少人性的辛酸与无奈?蓦然回首,看那些干戈寥落、意气风发,又是怎样胸怀天下的豁达?翻开泛黄的古卷巨作,耳盼响起了血与火的旋律,我被一百零八条不屈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