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_Frank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BMSCs–CM)对人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

方法

根据葡萄糖利用情况筛选出最佳造模剂使用浓度及时间;以正常HepG2细胞为空白对照,给予棕榈酸处理的细胞为IR模型组,加入BMSCs–CM为条件培养基(CM)干预组,而加入同样经半透膜浓缩后的低糖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细胞培养、糖原染色、葡萄糖及糖原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来分析各组葡萄糖利用情况;免疫印迹法观察BMSCs–CM对IR HepG2细胞磷酸化的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与磷酸化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分别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及激动剂740Y–P后继续观察上述胰岛素信号蛋白的变化情况。

结果

(1)以0.25 mmol/L棕榈酸作用HepG2细胞24 h的方法成功建立IR模型;IR模型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其细胞内糖原含量也显著减少(P<0.05)。(2)与IR模型组相比,CM干预组HepG2/IR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明显改善(P<0.05),而在阴性对照组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CM干预组p–IRS、PI3K与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模型组(P< 0.05);而在加入LY294002阻断PI3K后,给予BMSCs–CM后PI3K及p–AKT蛋白含量则未增加;进一步加入740Y–P过度激活PI3K后,则这些蛋白的表达水平较IR模型组显著升高。

结论

大鼠BMSCs–CM的胰岛素增敏作用与p–IRS、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增强有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治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4年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以臀区或腰骶部疼痛为主诉的21例感染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28.2岁,均有明显的臀区或腰骶部疼痛,其中非布氏杆菌非结核性感染性骶髂关节炎(ISI)10例,布氏杆菌性骶髂关节
目的观察中国HIV-1感染患者服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复合制剂(商品名:克立芝®)达稳态后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特点。方法招募接受包含LPV/r复合制剂抗病毒治疗方案并长期随访的16例患者进入本研究,于服药前及服药后0.5、1.0、1.5、2.0、2.5、3.0、4.0、6.0、8.0、10.0、12.0 h采集静脉血,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人血浆中洛匹那韦浓度,应用WinNon
期刊
期刊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益生菌制剂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益生菌制剂治疗IBS的RCT研究报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8月31日。由两名评价人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的文献质量并交叉核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