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保障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体系之构想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国家和武警部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障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认为俄罗斯《军人地位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借鉴其先进经验可以促使我国保障人民武警合法权益立法的完善。
  关键词人民武装警察 权益保障 俄罗斯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1-187-01
  
  一、维护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的必要性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目标之一,是依法调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充分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人民武装警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神圣职责,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但也是国家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履行兵役、牺牲奉献的义务,同时还应当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各项权利。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心系基层、情系官兵,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武警部队自身建设中,最主要、最本质的就是尊重人民武装警察的主体地位,关心人民武装警察切实利益,维护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因此,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时期,加强国家立法和完善相应的武警法律制度已经成为维护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
  二、俄罗斯军人地位立法实践的特点
  (一)国家高度重视,多部门参与协调,保证军人地位法的权威性
  军人地位立法牵涉面广,因此在立法过程中特别需要由各部门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协商,才能保证军人地位法运行的质量。俄罗斯安全会议是俄罗斯的宪法性机构,在军事立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如《军人地位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经常由俄罗斯安全会议召集和主持,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司法部等部门共同研究,同时也广泛征求和听取其他部门的意见。正因为这样,俄罗斯军人地位法才保持了很高的权威性。
  (二)军人地位法已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协调补充的统一体
  第一层次的军人地位法——《俄罗斯联邦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包括军人在内所有俄罗斯人的基本人权提供最权威的保障。俄罗斯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第二层次的军人地位法——联邦法律,主要有《军人地位法》等。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各机关、部门和社会企事业单位、团体在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实现过程中的职责,有待于第三四层次的军人地位法——总统令、俄罗斯政府决议、国防部及其他政府的部委、主管部门的法令或决定以及地方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来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以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为核心价值取向
  俄罗斯军人地位立法始终坚持以“维护军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是俄罗斯国情、军情决定的,也是当今世界武装力量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客观要求。在有了《军人地位法》规定后,为保障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法律秩序,俄罗斯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强了立法:军人保险方面,养老金保障方面,军人优抚有有待方面,退役安置方面。
  三、启示与借鉴
  (一)立法现状及存在缺陷
  近年来,国家和武警部队陆续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保障和维护人民武装警察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但是武警法制建设在充分保障和维护人民武装警察的合法权益方面还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有关人民武装警察权益保护的法律,除了《国防法》和《现役军官法》中有少量原则性规定外,其他的法律制度不成体系且普遍存在着法律效力层次较低的不足。而且对于人民武装警察地位缺少明确的法律界定。《人民武装警察法》也只是很笼统地规定武警部队享有《国防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现役军人的权益,没有对人民武装警察的地位和权益作出具体规定,造成执法者无所适从以及人民武装警察的权益得不到落实或受到侵害时难以找到维权的法律武器。
  (二)具体构想
  从俄联邦军人地位立法的实践来看,当前我国人民武装警察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应从三方面努力:
  第一,修改和完善《宪法》、《国防法》、《兵役法》、《现役军官法》中涉及人民武装警察地位的条款,通过国家立法保障其权威性。对原来已有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人民武装警察地位的条例、规定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使之升格为国家法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保证人民武装警察地位所包含的权益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第二,制定专门赋予人民武装警察权利和义务的《人民武装警察地位法》和保障人民武装警察权利与义务实现的《人民武装警察权益保障法》。一方面可以把人民武装警察待遇的规定从标准、范围、内容上进行法律界定,使之更加明确;另一方面把现行的有关人民武装警察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统一起来,形成以这两部法律为核心的人民武装警察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使人民武装警察社会保障活动走向规范化和法治化。
  第三,强调整个人民武装警察权益保护法律体系的可操作性。诸如武警部队人员关注的人民武装警察退役安置、医疗和养老、住房以及随军家属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待和保障问题,就都需要通过国家立法加以保障。
  
  注释:
  丛文胜,徐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军人权益的法律保障.国防.2008(1).47.
  
  参考文献:
  [1]周健,贾延孝.比较军事法:俄罗斯军事法.海潮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要模拟法庭实训是开展法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存在多种实训模式,为更好地发挥模拟法庭实验教学的效果,各法学院系最好将模拟法庭实训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设置。  关键词模拟法庭 实践教学 实训模式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贵阳学院2009年度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杨正华,贵阳学院法律系讲师;邓峰、曲妍,贵阳学院法律系。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贵州安顺素有“蜡染之乡”的美誉,但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安顺蜡染的知识产权侵权现象日益严重,发展受阻。如何保护安顺蜡染的知识产权以再现其昔日雄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成为首选。本文在肯定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功能的基础上,理性的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安顺蜡染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介入。  关键词传统知识 安顺蜡染 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摘要 特定关系人是否构成受贿罪共犯,取决于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有无共同受贿的故意和行为,特定关系人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请托事项,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对该国家工作人员应认定为受贿罪,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共犯论处。  关键词 特定关系人 共同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  作者简介:吴卓师,西南政法大学刑法研究生;晏磊,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职侦局副局长;杨毅伟,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干
摘要:罗马法中的婚姻根本不同于现代的对应制度,这种情况在罗马法制度中是鲜有的,而以此制度中夫妻财产法来剖析罗马法的平等性,更具有说服力和透视力。  关键词:夫妻财产嫁奁婚娶赠与  作者简介:彭颖倩、唐发红,靖江市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1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8-077-02  罗马法发源于罗马城邦,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由狭隘的城邦习惯法、市民法
提要:从本质上看,我国传统刑事司法是报应性司法模式,是以犯罪人为中心的,漠视了被害人的权利救济,不利于被害人的权利保护,而恢复性司法模式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就是对被害人的尊重和保护。应以恢复性司法理念为指导,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  关键词:被害人 权利救济 恢复性司法  作者简介:张永昌,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
摘要有限政府理论源于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经过洛克、孟德斯鸠、潘恩,以及布坎南等思想家的发展与完善及现实社会实践的不断推动,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政府理论。但是,有限政府理论在理论建构和实际运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有效政府是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有限政府 政府改革 有效政府  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163-03    有限政府是指在权力、
摘要年龄的认定是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查起诉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存在年龄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临界年龄难以查实的复杂情况。通过对目前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难题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通过严密审查方法、扩展查证途径来保证年龄认定准确无误。  关键词未成年人年龄查证  作者简介:王磊,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处,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 狱内侦查是预防狱内在押罪犯又犯罪和快速侦破狱内案件,维护监狱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快狱内侦查立法,建立和完善狱内侦查机构、编制、目标、模式等内容,提高狱内侦查超前预防,快速反应能力,及时破案,维护监管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构编制 狱内侦查工作 立法建设  作者简介:陶新胜,法律硕士,江南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无锡监狱狱内侦查支队支队长。  中图分类号:D926.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从“设计”引题,引出“教学设计”,并从两个方面谈了对教学设计的认识:一是教学设计的概念;二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强调教学不仅仅需要设计,更需要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教学 设计 计划 教案 讲稿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239-01    设计在我们周围是个非常普遍的事情,小学学写作文,需要设计思路,长大后,我们要学会设计自
摘 要 普法工作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社会责任,是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基础性工作。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一五”普法规划以来,普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民的法律意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法水平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宗教、民族习惯、地缘、教育水平、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意识普遍淡薄,普法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