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0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语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就改革观念提到了以下需要更新的认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陈旧的英语评价方武,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这些手段达到教育改革与教学效果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改革
  
  近几年来通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手段的丰富,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但他们的整体英语素质没有发生质的变化,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相比,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依然滞后,高校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目前的外语教学采用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评估方法都是“以结果为中心,以应试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这已不符合社会对英语人才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近年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已经到了不能不改的地步。
  高校公共英语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语言基本素质不尽相同,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普遍存在着听不懂,不会说的现象,其症结就是国内的应试教育策略忽视了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新鲜感就被陈旧的教学方法“扼杀”了,把英语当作了死记硬背的知识,把英语学习等同于四级证书。
  
  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上课时大量讲知识和语法,学生下课后主要是背单词,做习题,造成“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教师基本沿用黑板、书、粉笔、老师加课堂的方式,笔记加作业,学生缺少真正的语言体验和实践的机会,完全是传统的单向式的课堂教学。有些高校的英语教学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五步教学法上,其教与学的结果只停留在课本上语言点或语法项目的反复练习,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三、缺乏语言环境。中国学生往往是把英语分成词汇记忆,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把知识划分地零零散散,这样也很难使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几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习一门外语所需要的语言环境,而我们却恰恰忽略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从学习延伸到日常生活。学生也很难意识到英语是“熏”出来的,而不是学出来的。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本人认为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改革最终目的也是要满足这一需求。
  一、改变填鸭式教学与以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过程中。课堂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常见的仍是以老师为中心,单纯的灌输知识,虽然有一些师生互动,但是更多的流于形式,很难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因此。要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比如,在听说课上,不只是有学生被动的来进行反复的听录音,读已经编好的对话,可以大胆尝试增添以语用为目的的社会热点辩论赛,演讲比赛,电影配音比赛等,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也可以是以任务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布置各种各样的实践任务,让他们在课堂外去进行确定主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课上展示其成果。这样,学习既体现在了课堂上,也延伸到了课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最大程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达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的。
  二、改变英语教育的评价方式。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水平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评价方式过于强调考试成绩,以考试分数为标准,评价指标唯一,忽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要采用的是多元化的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是有差别的,所以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上,不能只用笔试的评价方法,而应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地评价,改变陈旧的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
  三、改变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把多媒体教学引入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刺激,便于记忆,同时提高其学习兴趣。但与此同时我们要认清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关系,全新的教学技术却无法取代替板书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借鉴吸收传统教学模式中精华并配合新的教育技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学生进行听、说方面的训练。板书和多媒体课件互相辅助,有利于把知识最大程度地传递给学生。
  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逐步地展开和完善。只要我们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只要我们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科学的语言教学理论为指导,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必然会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李守京.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呼唤观念更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
  [2]孙喜亭.关于教学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一)[J].江西教育科研.2000.5
  [3]邹婷,郜冬华.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J].英语教学研究,2007(9):28-30.
其他文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认真审视题目可以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猜测其思想感情;也可以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为进一步鉴赏作品打下基础。题目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审视题目是诗歌鉴赏不可忽视的环节。  一、分析题目,把握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是感情的基本点,是作者具体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综合表露。诗歌鉴赏把握住了感情基调,也就把握住了作者或喜悦或悲伤或哀怨 的 感情倾向,也就能准确地理解诗的主旨、情感。  有些诗的题
英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作为现代学生必须学好外语,而作为教师如何教授知识,上好四十五分钟的课又是至关重要的。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总结,觉得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达到让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者在每一个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的前前后后,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实施:    一、认真备课 
[摘要]听位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首,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指导学生听力,排除听力障碍,提高听力水平是英语老师探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指导学生强化听力方面的训练,掌握听力技巧,以便更好地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听力训练;听力技巧;听力策略;效果评价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听力在中考中占有比重很大。在英语学习和测试中,大多
【摘 要】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如何衔接好初高中数学教学,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初中数学 衔接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将面临许多变化,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不少初中数学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大幅下降。笔者在看了几篇关于初、高中教
[摘 要]文章运用声律知识,对格律诗词中的一些多音字读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有规律可循,并对格律诗词中常见的多音字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诗词 多音字 读法    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近年各级学校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国学诵读活动,活动中,传统的格律诗词倍受喜欢,一些诵读比赛中,有不少参赛者选择的是传统格律诗词。笔者曾听过一些师生诵读传统诗词,也看过对有些诗词的注音,对出现在诗
十多年的初中班主任生涯,我走过了最初不善于当班主任到现在完全能胜任这一工作的过程。下面我就简要地说说自己这些年的一些零星感受。  一、制定合适目标,激励学生实现  接手一个班级,我想,我们都应为这个班设定一个总目标。作为我们九年级来说,主要是升学目标。此外,如班级日常工作,学校临时布置的某些工作,我们也须力争做好。若某些工作做得太差,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大受影响,士气也将随之低落。  不过也不能千篇一
小学作为我们第一个走进的集体,第一个受教育的地方,对我们一生所起重要作用无可厚非,小学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该做好育人工作。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家把“素质”这一抽象的名次解释为:走出校门学生们身上所剩下的东西。  小学教育学当中说: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
[摘要]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须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凝聚前人智慧,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之一的古代文学更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师,笔者一直以来保持着对语文教育的敏感,时刻关注着语文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场所,这不仅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自觉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搞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呢?    一、合理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新知识分析对比的思维中加深印象和理解,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范围更宽广、解题隋景更新的练习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巧妙导入新课。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让学生直接感知文本材料。激发学生兴趣,教给他们阅读方法,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阅读能力 激发兴趣 阅读方法 创设环境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