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床底下有怪兽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宝恍然大悟:“原来怪兽是个宝宝。”
  前段时间,当我和苏宝道完晚安,正要关灯的时候,她忽然拉住我的手说:妈妈,不要关灯,我不要怪兽。
  我有点吃惊,不知道她从哪儿知道”怪兽“这个概念的。搜肠刮肚想了一遍,才想起她可能是指前几天看过的绘本里,有只喷火的龙。

告诉宝宝世界上没有怪兽,有用吗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告诉苏宝,世界上没有怪兽。转念一想,我自己小时候也有一段时间怕鬼,大人每次都会告诉我,世界上没有鬼,但一点安慰作用都没有。
  很多孩子在两岁左右会出现想象力的萌芽,他们可以把自己所看到的和理解的事情在大脑里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发散。比如他们在绘本中认识了怪物,可能会进一步想象怪物藏在自己的房间里。学龄前的小朋友还分不清想象和事实的关系,在他们的世界里,怪兽就是个事实,越是回避,它越会不停地干扰我们。
  当孩子害怕怪兽、向大人求助时,其实在寻找一种同盟:他们潜意识里希望你能理解他的恐惧,这甚至比帮助他解决这种恐惧更重要。如果大人这时告诉他世界上没有怪兽,其实是否定了他的情绪。
  这就好比当他们说“妈妈我肚子疼”的时候,你回答说,“你肚子不疼”。
  这回答没有任何用。

建立恐惧阵线联盟


  身边的妈妈普遍会用到的一个方法:和宝宝一起检查房间的每个角落,确认怪兽不在这里,再一起检查门窗是不是关好了,然后告诉宝宝,这是我们的家,爸爸妈妈不会允许怪兽来我们家的。
  这个方法当然不是万灵丹。一些孩子可能还是不放心,怕爸爸妈妈一不小心就把怪兽放进来了。
  但至少,这样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恐惧,相当于把自己变成了宝宝的“盟友”,并向他传递这样两个信息:
  1.你的恐惧是被承认和接纳的;
  2.爸爸妈妈是你的盟友,我们可以一起来面对恐惧。
  在认同孩子恐惧的前提下,以下两个方法,我亲测有效:
  1. 怪兽也是个宝宝
  苏宝对我说她害怕怪兽的时候,我在她床边坐下,问她怪兽是什么颜色的。她说是绿色的。我又问她怪兽喜欢吃什么?她想了一会说,喜欢吃蓝莓。我说:“哦,原来和你一样啊”(蓝莓正好是苏宝最近很喜欢的水果)。苏宝咯咯地笑了。我压低声音对她说,你知道吗?怪兽还喜欢吃三文鱼,爆米花和巧克力(这些都是苏宝喜欢吃的)。
  苏宝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我又顺势说道:“不过他现在没有吃东西。他的妈妈给他讲了绘本,喝了牛奶,换了尿不湿,现在他抱着他的小兔子睡觉了(这些是苏宝的睡前程序,小兔子是苏宝的安抚玩具)。”苏宝恍然大悟:“原来怪兽是个宝宝。”
  她躺下翻了几个身,放心地睡了。
  引导孩子把怪兽描述出来、甚至画出来,越详细越好,可以给恐惧一个出口。在和孩子描述怪物的过程中,试着赋予想象中的”怪兽“以人格,把怪兽变成我们的同类。
  当苏宝意识到,怪兽也需要听绘本,也需要喝牛奶,原来是很柔软、需要爱的一只怪兽时,还有什么害怕可言?
  2. 把未知的恶,变成已知的善意
  小朋友对怪兽的恐惧,通常和黑暗联系在一起,因为黑暗里充满了未知,会把他们的想象无限扩张。
  把未知的恶,变成已知的善,让孩子对怪兽产生“好感”,能帮助孩子认识和应对恐惧情绪。
  我努力回想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不怕鬼的,应该是看过动画片《鬼马小精灵》后,发现原来鬼的能力是有限的,它们也会烦恼,也会害羞,就和普通人一样。
  美国的孩子很熟悉《芝麻街》(Sesame Street),里面的主角都是“怪物”,但它们的性格各有不同,比如好奇的Elmo, 喜欢唱唱跳跳的Zoe, 甚至还有爱吃饼干的cookie monster,这些毛茸茸的友善怪物,能让小朋友增加不少对怪物的好感。
  皮克斯动画多年前还出了一部经典电影叫《怪物电力公司》(Monsters Inc),讲的是一群“好怪物”努力保护主角小女孩的故事,特别温情动人,推荐给大家。
  除了动画片,大家还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可爱怪兽、友好怪兽的绘本,释放宝宝对怪兽的负面想象,把未知的“坏怪物”,用友好怪物的形象来替代。
  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走开,绿色大怪物!》
  作者:Ed Emberley 适合年龄:1
  这是本以怪物为主角的洞洞书,画风幽默充满创意。第一次知道这本书是带苏宝去图书馆听绘本,随着老师翻动书页,描述怪物的五官形象,“怪物”一点点出现了;随着孩子们对怪物说:走开!怪物又一页一页地消失了,原来怪物存在的命运,掌握在小读者的手里。
  The Owl Who Was Afraid of the Dark《怕黑的猫头鹰》
  作者:Jill Tomlinson 适合年龄:2
  书中的主角小猫头鹰很怕黑,不敢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打猎,妈妈带它感受了孩子们最爱在晚上做的事情:看焰火、露营、庆祝圣诞夜、用望远镜看星星。小猫头鹰发现原来黑夜是那么迷人,它不再害怕夜晚了。
  Go to Sleep, Monster!《快睡觉吧,怪物!》
  作者:Kevin Cornell 适合年龄:3
  书中主角小男孩睡不着,因为他害怕床底下的怪物,后来他发现,原来床底下的怪物也害怕地睡不着,它说自己床底下也有怪物,大家一起一层层往下找,找到了最底下那层的怪物,正在孤独和难过呢,最后还是小朋友把它哄睡了。
  I Need My Monster 《我要我的怪兽》
  作者:Amanda Noll 适合年龄:4
  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个小女孩,她拥有一只叫Gabe的怪物,但有一天Gabe竟不辞而别去钓鱼了。她特别想念自己的怪物,想得睡不着觉。一些其他的怪物来“应聘”代替Gabe,不过它们都太可爱了,不够“吓人”,无法达到小女孩的要求,她拒绝了这些怪物的“申请”。最后她的Gabe终于回来了,她安心地睡着了。
  我们自己也曾经是孩子,也经历过怕怪物的阶段,教宝宝应对恐惧,是一门技术活。认可和接納宝宝的情绪,不乱贴“胆小”的标签,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帮助他们拥有更强大的内心。愿每个宝宝在未来人生的“升级打怪”中,也能做个勇敢、自信的人。
其他文献
即便你像我一样,挖空心思设计近乎完美的收纳系统,又不厌其烦拟定一本正经的使用守则来守护战果,但我还是要预先提醒你:不要对孩子期待过高。  成长这件事,有时是“随风潜入夜”的浑然天成,有时又要为人父母者付出难以想象的耐心来等候,给予恰到好处的空间去成全。比如今天的主题“收纳”,我们不妨管中窥豹,聊聊如何在琐碎日常中,为孩子的成长“留白”。不要求孩子每次都做到  总会有些时候,无论如何劝说或要求,孩子
我们对于车的要求往往比我们对自己更为苛刻,想要驾驶乐趣又想要低油耗,想要高科技又不肯花高价格,看看福克福克斯吧,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点刹车,急打方向,车子很听话地向弯心切去,良好的车身刚性与悬架调校让这辆车紧凑的操作质感展露无遗。深踩油门,拉高转速,我向着上山路的下一个弯道前进,此情此景,令人酣畅淋漓。  如果单纯看上一段的文字描述,你可能认为我在讲一辆性能车跑山的往事,但偏偏故事精彩的地方
至少从颜值上来看,比亚迪进步巨大,几天的驾驶感觉,这辆车没有什么路感,没有什么指向,动力衔接也不知所云,但这是以一名不接地气的汽车编辑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用户不会有这方面的需求,他们要的是颜值,空间,丰富的配置,行驶的经济性,性价比。  其实真的不用太在意我们这些汽车编辑对一辆车的微词,因为我们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评论一辆车,我们开过太多的车,所以会用一个十分综合的标准来衡量一辆车,但公平不见得公正,
又到了南瓜成熟的季节了,黄澄澄的老南瓜好看又好吃,做成甜甜糯糯的南瓜饼,小朋友更喜欢。  周末。安安最喜欢看妈妈做小点心了,这个时候,安安也可以自己动手,因为自己做出来的吃得更香哎!  看看,手上,脸上,到处是面粉。安安和妈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成一团,别提有多高兴了。  最后,期待着,饼饼出锅喽!香香的饼饼啊,安安能吃一个?两个?哦,三个呢!  南瓜饼  原料:老南瓜、糯米粉、豆沙  制作:
给孩子开设安全教育课    着火了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父母应该教会他们如何逃离火灾现场:迅速抓起一条毛巾、浸湿、捂着鼻子和嘴巴冲出房门,放低身体往楼梯方向跑。遇到火灾不能乘电梯!如果火势很大,可以手脚并用,沿着楼梯或在地上爬行逃生。一旦顺利地逃出火灾现场,就要在安全的地方等候救援,千万不要返回失火的地方。  假如火灾发生在自己家的楼下,不易出逃,稳妥的办法是留在家里,关好所有的门,并用湿布封好门
自我省2006年实施新课改以来,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新课改样本学校的教师,我们在新课改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领悟、总结.惊喜着新课改带来的每一点惊喜,困惑着新课改实施中的每一个困惑,更思考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与迷惘,并不断探寻着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本人在必修2、5的在教学过程
小怪物长什么样子?有眼睛吗?几只啊?鼻子长什么样子?嘴巴呢?  给它穿个什么颜色的上衣呢?裤子呢?小怪物要不要穿鞋子啊?  有个家长反映:她家孩子看到风吹窗帘都直说“怕怕”,问题当时还是大白天。让她非常费解。  费解不代表无解。不要因为不理解孩子的“怕”,就随意安慰“没事”,或者急着告诉他“别怕”。了解孩子恐惧的来源  婴幼儿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尤其是18个月以前的婴儿,要通过感官的感知觉、
当孩子发火时,他立刻就与我们在情绪上产生了距离,而这份距离其实是会让孩子产生力量感的。    小D从小就是个急脾气倔强孩子,稍不顺心就爱哭。一开始她一哭我就心疼,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她。再后来,她一哭我开始心烦,火气蹭蹭蹭往上冒。  之后,我一直花特别多的精力帮助小D进行情绪管理,也帮助自己情绪管理。尽管颇有成效,但说实话,从小生长的环境还是会让我隐隐觉得不能让孩子哭。  前不久在纽约上的一节儿童心
我家孩子这几天人不太舒服,先畏寒,后发热,体温38℃,鼻咽部有灼热感,鼻内有些干、痒,鼻塞(有鼻音),打喷嚏;鼻涕先是清水样,后为黏液性,有时为脓性,胃口、精神都不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A:根据您描述的症状,您的孩子很可能是患了急性鼻炎。  急性鼻炎是怎么回事?  A:急性鼻炎是鼻腔黏膜急性病毒感染性炎症,通常会延及咽部,传染性强,多发于秋冬季节及季节变换交替的时候。  急性鼻炎会不会转为慢性
1997年在香港发生的第一例人禽流感病例是一位3岁的孩子;在越南发现的数十名禽流感病人中,有十余名为儿童:泰国最早死亡的两名禽流感病人均为6岁儿童。  禽流感为什么容易侵袭儿童?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原因:  喜欢接触动物 受感染的病人几乎都有接触病禽的经历。孩子不仅喜欢喂养和触摸禽畜,而目他们因身高的关系,头部与地面较近,因此容易被禽畜粪便污染,染病的机会就较多。  免疫功能尚不健全 这是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