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GI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丝路重镇、战略要地、经济走廊和东西交流的门户,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有名的绿洲,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之一,但旅游产业长期以来发展滞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加快经济转型跨越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特色旅游产 业转型跨越
  [中图分类号] F5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21-01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旅游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柱。张掖作为新亚欧大陆桥沟通东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拥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并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因此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是张掖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 张掖市旅游资源的现状
  1.人文旅游资源
  张掖集丝路文化、红色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于一身,历史文物古迹遍布全境,古代文化瑰宝光彩闪耀。佛教、儒学等东西方文化在此传播渗透,西戎、匈奴、党项等少数民族在此迁徙融合,西凉、回鹘、吐蕃等政权在此交替更迭,形成了众多丰富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张掖大佛寺是我国仅存西夏最大的佛教殿堂,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材料;祁连山北麓自西向东有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金塔寺石窟;还有中国唯一纪念红西路军的国家级烈士陵园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
  2.自然旅游资源
  张掖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草原、戈壁沙漠、七彩丹霞、湿地芦苇等极端地貌交相辉映,形成了鬼斧神工、风光奇绝的自然景观。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的山丹马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马场和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有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的丹霞地貌,总面积516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68平方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有“张掖彩色丘陵中国第一”和“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等美誉;张掖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中国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
  二、张掖市建设特色旅游产业的成效
  1.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张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增长迅速,相应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也进一步得以完善。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要着力构建旅游信息平台,重点加强旅游网站、旅游安全系统、旅游数据库系统建设,形成集信息咨询、电子地图、酒店预订、导游服务、旅游商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电子商务,建立覆盖全市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推进服务手段的信息化。
  2.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大,品牌效应凸显
  近年来,全市坚定不移地以发展生态经济和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引领,以“一山一水一古城、宜居宜游金张掖”为主题,顺应时代要求,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品牌,进一步加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凸显旅游品牌效应。
  3.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重视旅游业在城市扩建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中的资源配置,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着重打造“宜居宜游”;创造优惠互利的旅游投资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
  三、张掖市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仍以陈列式的观光旅游为主
  张掖市旅游资源开发形式是以单纯的陈列观光为主,游客的主动性、参与性表现不足,缺少较为刺激的,娱乐性较强的品牌旅游产品。例如:张掖大佛寺、马蹄寺、张掖丹霞等景点都只是让游客在视觉上得到享受,无法真正参与体验旅游资源的价值,而像临泽县推出的“吃农家饭,过农家年”枣乡休闲度假游,山丹皇家马场骑乘良驹观光旅游等活动均可增加游客旅游兴趣,吸引更多的游客。
  2.旅游淡旺季差异明显
  从总体看,北方气候条件恶劣,旅游业淡旺季差异明显,因气候原因,旺季一般是5月到10月之间,淡季部分景点人数稀少,造成大量人员闲置。冬季部分地区寒冷干燥,景区无法正常营业,例如:祁连山万亩金黄色的油菜花仅在每年8-9月才能一睹风采,接待游客时间短,旅游收入无法提高。
  3.生态环境脆弱,环保意识差
  张掖市近年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人与生态环境争水争地的现象日益增多并加重,大量湿地破坏严重,大量废水废渣排入黑河,形成一条条臭水沟,昔日的“甘州城北水云乡”早已淹没于历史风尘中。
  四、张掖市发展特色旅游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1.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
  一是通過详实、深入的调研,按照可持续发展、规模建设、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定位和全面评价,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二是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实施,坚决杜绝对自然资源、文物古迹、人文景观的破坏性开发和低水平开发;三是根据张掖村镇多、城市小的特点,统筹城乡旅游资源,对古色绿色红色旅游进行融合,以促进休闲观光旅游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有机统一;四是修编完善市、县(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各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的专项规划,将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确保这些规划在具体的领域能得以贯彻落实。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充分利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时机,整合各方资源,集中资金,重点开发和建设一批示范性旅游项目。重点抓好城市连接各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及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争取立项建设张掖市游客服务中心,全面推进肃南、山丹旅游示范县建设,提高景区品位和接待能力。   3.加大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力度
  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是旅游的名片,富有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可以将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研制开发具有产权性、地域性、文化性、纪念性和收藏性的旅游商品,特别要加强价格低廉、包装精美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进一步增强城市旅游购物功能,延长旅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品牌效应,营造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整体包装,全方位宣传推介
  瞄准国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加大旅游宣传和商品销售力度,健全完善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一要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坚持抓品牌、抓特色,加快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争创一批名优品牌景区和特色餐饮服务业。将旅游开发同景区景点建设、旅游纪念品研制等有机结合,做好规划、精心包装、整体促销、优势互补;二要借助各级各类电视台、广播、报纸、网络、杂志等主流媒体,努力拓展外宣空间,全方位、高密度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利用大型会议、洽谈会、文化经贸活动、网络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三是各县(区)要在城市出入口、车站、交通主干线、游客集散地等公共场所设置旅游宣传广告,印发宣传册。市内各新闻、网络媒体,要定期制作旅游宣传节目,开辟旅游宣传专栏,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5.规范管理,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对于旅游业发展而言同样适用。一是要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搞好项目策划,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招商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有實力的投资商兴办旅游投资项目,创办旅游企业和参与景区建设。二是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完善丹霞地质公园和大佛寺、马蹄寺景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探索成立旅游投资集团,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集团化经营、旅行社综合经营、旅游饭店连锁经营和旅游客运企业开辟旅游专线、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多种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做活旅游业。
  6.不断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
  积极倡导企业诚信经营,加强诚信监督,对旅游开发、经营、服务等市场环节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做到依法经营。加强对经营人员相关旅游知识和服务规范的培训,举办旅游礼仪、服务规范、本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工艺品制作等多种内容的培训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加强市民综合素质教育,弘扬主人翁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大力营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减灾防灾的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越来越重视,各地的人影作业由原来的临时性任务发展成为了一项常规的工作,干旱时节开展人工增雨,冰雹季节要开展人工消雹,重大社會活动还要进行人工消雨、人工消雾等作业,出现了森林火灾,要人工增雨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已经是一项不分季节,只要有需要,随时要开展作业的应急工作。陈洪田对人影事业发展的思考认为,人影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玉米的田间管理是指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和要求,所进行的田间定苗、中耕除草、追肥灌水、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田间技术性生产劳动。它对保证玉米健壮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是玉米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的综合措施。玉米的田间管理,主要分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三个阶段。虽然各个生育阶段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解决玉米生长与环境条件之间矛盾的途径有所不同,但在整个田间管理中,前后措施必须
2006年国家对农民取消农业税并且对农民种地给予各種形式的补贴政策,农民的负担得到进一步的减轻,生产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但财政和行政管理的集权化改革所处理的体制性问题所产生的症状,却没有完全消除。与税费改革相配套,中央已经开始对农村基层政府治理模式进行综合改革的探索。因此,如何通过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在农村的政治威信已成为首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进一步的改革必须重视和处理
[摘 要] 本文以河北省承德县刘杖子乡香菇产业发展为样本,对其香菇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大而化”的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分析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对香菇生产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创新生产模式对现代农业的促进作用,以期能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有效更实用的经验。  [关键词] 农业生产模式 现代农业 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 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蛋奶肉资源,畜产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近三十年,对当地畜牧业状况十分了解。  近年来,当地养殖户所养畜禽的免疫工作都是基层畜牧兽医站搞的,并且全部都是免费的,这对当地动物疫病防控和保障当地公共卫生安全起到了很大作用,尽管基层畜牧兽医站给畜禽免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但是笔者认为基层畜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近些年不断掀起的“圈地潮”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导致失地农民数量急剧攀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人数将会达到1亿人次,对于这一群体能否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安置关系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在此种背景下,以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宁乡关山村为例,对该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幸福感现状进行总结,从中得出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能够很好
[摘 要]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2005年启动“二次创业”以来,徐州市秉持行政区划为市场让路的理念,以“行政托管”创新体制助推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成功,于2010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破解土地等生产要素制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行政托管 行政区划 市场要素 行政壁垒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次年10月被省政府批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研究森林生态问题的基础。测定森林生物量不仅为建立森林生物量模型提供基础数据,而且为评价森林生产力和森林质量,以及监测森林固碳释氧能力提供基础依据。文章以油松为例简述乔木树种的生物量测定方法。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孕育了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同时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产资料。森林生物量是反映森林生态
[摘 要] 水稻精准种植技术的信息化处理系统使用面向空间、对象与用户的基本设计理念,具有系统网络化、结构层次化、智能一体化、开放可视化等各种特征。此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连云港地区是我国水稻的重要种植区,运用高新技术提高此地区的水稻产量,对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精准种植应用 水稻 连云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追问能促进学生引发对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初中数学课堂追问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并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追问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追问设计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追问是在上一次提问的基础上的延伸及拓展,它主要是围绕数学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在实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一系列问题将和课堂中生成的一些问题進行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