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我省农村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并指明新形势下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采用生态养猪法的优势。
关键词 生态养猪法 规模化 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 X713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家为了平抑肉价,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母猪保险等,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养殖业遍地开花。而今年以来,受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猪肉价格明显下跌,一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有效规避风险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一、河南省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影响下,依然是千家万户搞分散养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节约资源,且个体经营规模小,机动性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1、河南省地处华北地区,交通方便,所以疫病也很多。而农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畜禽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利于疾病的防治,一旦发生疫情,便是“灭顶之灾”;
2、分散饲养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无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3、不利于工业饲料的推广,饲料利用率低;
4、违背了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规模化养殖的优势
发展规模化养殖主要优势就是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其优点:
1、在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
2、综合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
3、能够长期、较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控;
4、可以有效的应对市场变化,避免周期性的价格涨跌;
5、华北地区的主要优势是是粮食主产区,粮食价格比较便宜。所以说饲料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有利于工业饲料产品的推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6、规模化养殖使农户有能力提高猪舍环境,生长环境舒适,猪的品质优良,免疫力强,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只要150天左右,比传统养殖提前了10天~20天,能节约十分之一的饲养成本。这是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做大后的养殖场,实行统一提供猪仔、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管理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术。
三、规模化养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规模化养殖所面临的污染及能源问题不容忽视。而一个万头猪场一天的废弃物排放量大约是20吨,清除不及时,不仅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排放的有害气体及微生物,会引起人畜呼吸道疾病,猪场未腐熟的猪尿流到农民田地里影响收成。特别是少数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往河道里排放,粪尿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腐败性有机物,能使水色变黄、变黑,水质恶化。同时规模养殖耗费大量水、电等社会资源,且如果污染问题处理不当,将给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可能用更多的粮食、水去转化肉类食品。
(一)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生态养猪法。
为此我们可以发展生态养猪法。规模化、集约化是将来中国养猪业的必然选择,而目前广为流行的“生态养猪法”走的是“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路子,它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增加效益,且质优价廉,是打破养猪业环保瓶颈的法宝。
(二)规模化养殖:利用生态养猪法的前提。
政府牵头建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养猪法,变分散的小规模、互不联系的粗放型生产经营状况为集约化经营,既对整个养猪行业能起到稳定、规范作用,也更有利于推进养猪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四、生态养猪法的优势
(一)“生态养猪法的零排放”彻底解决了养猪环保难题。 “生态养猪法”是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建设猪舍,舍内设置90~10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利用菌种(土菌种或专业公司提供的优良菌种)对垫料发酵,住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加速发酵。既保证了猪的正常越冬,又恢复了它的拱食习性。部分菌体蛋白能被猪采食,实现了“零排放”,彻底解决了猪粪猪尿对水资源环境及农田的污染。而且圈底有机垫料干净、卫生,没有普通猪舍的臭味,空气清新。
(二)有效降低因秸秆烧掉带来的大气污染。
长久以来,我省农村的粮食作物秸秆都被废弃或点火,既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环境。如果重新利用作为猪舍垫料,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三)变废为宝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养猪法”施用的垫料,经过2年~3年充分发酵后,变成上好的有机肥,重新归回田间施用,可大大增加地力。目前,这种有机肥的市场价格为1000元/吨左右。生态养猪法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它是以养殖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已经日益得到业界认可,推广范围将不断扩大。现在我们畜牧部门也想通过加大对生态养猪的宣传力度,降低垫料和饲料的成本,提高生态养猪所产健康猪肉的收购价格,逐步淘汰传统的养猪模式。”推广生态养猪法,对促进我市养猪业发展,保障猪肉制品质量安全、提高养猪业效益、加强环境治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政府,农经师)
参考文献:
[1]李铁坚.自然养猪法.中国农业出版社 .
关键词 生态养猪法 规模化 集约化
中图分类号: X713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由于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家为了平抑肉价,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母猪保险等,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养殖业遍地开花。而今年以来,受饲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加之生猪收购价格持续走低,市场猪肉价格明显下跌,一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有效规避风险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
一、河南省养殖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在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影响下,依然是千家万户搞分散养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增收,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充分利用农作物副产品,节约资源,且个体经营规模小,机动性强。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1、河南省地处华北地区,交通方便,所以疫病也很多。而农民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畜禽疫病防治、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利于疾病的防治,一旦发生疫情,便是“灭顶之灾”;
2、分散饲养加大了技术服务和监督管理的难度,无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3、不利于工业饲料的推广,饲料利用率低;
4、违背了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规模化养殖的优势
发展规模化养殖主要优势就是技术、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其优点:
1、在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技术方面优势明显,生产效率高,有利于疫病的防、控、治;
2、综合养殖效益相对较好且稳定;
3、能够长期、较稳定地为社会提供安全的畜禽产品,有利于食品安全的监控;
4、可以有效的应对市场变化,避免周期性的价格涨跌;
5、华北地区的主要优势是是粮食主产区,粮食价格比较便宜。所以说饲料成本相对来说比较低,有利于工业饲料产品的推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6、规模化养殖使农户有能力提高猪舍环境,生长环境舒适,猪的品质优良,免疫力强,生猪从出生到出栏只要150天左右,比传统养殖提前了10天~20天,能节约十分之一的饲养成本。这是非常大的竞争优势。做大后的养殖场,实行统一提供猪仔、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管理方式。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技术。
三、规模化养殖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规模化养殖所面临的污染及能源问题不容忽视。而一个万头猪场一天的废弃物排放量大约是20吨,清除不及时,不仅臭气熏天,蚊蝇滋生,排放的有害气体及微生物,会引起人畜呼吸道疾病,猪场未腐熟的猪尿流到农民田地里影响收成。特别是少数养殖户将畜禽粪便未经处理就直接往河道里排放,粪尿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腐败性有机物,能使水色变黄、变黑,水质恶化。同时规模养殖耗费大量水、电等社会资源,且如果污染问题处理不当,将给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相当程度的影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可能用更多的粮食、水去转化肉类食品。
(一)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生态养猪法。
为此我们可以发展生态养猪法。规模化、集约化是将来中国养猪业的必然选择,而目前广为流行的“生态养猪法”走的是“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路子,它省水省料、省劳力,提高猪的抵抗力,提高猪肉品质,增加效益,且质优价廉,是打破养猪业环保瓶颈的法宝。
(二)规模化养殖:利用生态养猪法的前提。
政府牵头建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养猪法,变分散的小规模、互不联系的粗放型生产经营状况为集约化经营,既对整个养猪行业能起到稳定、规范作用,也更有利于推进养猪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
四、生态养猪法的优势
(一)“生态养猪法的零排放”彻底解决了养猪环保难题。 “生态养猪法”是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建设猪舍,舍内设置90~100厘米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填充锯末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利用菌种(土菌种或专业公司提供的优良菌种)对垫料发酵,住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加速发酵。既保证了猪的正常越冬,又恢复了它的拱食习性。部分菌体蛋白能被猪采食,实现了“零排放”,彻底解决了猪粪猪尿对水资源环境及农田的污染。而且圈底有机垫料干净、卫生,没有普通猪舍的臭味,空气清新。
(二)有效降低因秸秆烧掉带来的大气污染。
长久以来,我省农村的粮食作物秸秆都被废弃或点火,既浪费资源又污染大气环境。如果重新利用作为猪舍垫料,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三)变废为宝有助于发展循环经济。
“生态养猪法”施用的垫料,经过2年~3年充分发酵后,变成上好的有机肥,重新归回田间施用,可大大增加地力。目前,这种有机肥的市场价格为1000元/吨左右。生态养猪法投资少、见效快、造价低,它是以养殖业为主体进行开发,利用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做到科学利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已经日益得到业界认可,推广范围将不断扩大。现在我们畜牧部门也想通过加大对生态养猪的宣传力度,降低垫料和饲料的成本,提高生态养猪所产健康猪肉的收购价格,逐步淘汰传统的养猪模式。”推广生态养猪法,对促进我市养猪业发展,保障猪肉制品质量安全、提高养猪业效益、加强环境治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政府,农经师)
参考文献:
[1]李铁坚.自然养猪法.中国农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