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久 居闹市,有时在马路上会看到特技表演,花式纷呈,惊心动魄。忍不住整理了一张节目单,广而告之(节目名称系笔者所拟)——
《哥俩好》:一人骑破旧自行车,又一人直立于后,脚踏后轮两边小小螺丝帽,满脸嬉笑,双手拥抱骑车人肩膀;骑车人右手扶龙头,左手拨打手机,大声呼叫:OK!OK!
《瞧这一家子》:爸爸蹬着车,妈妈坐后座,左手一篮菜,右手一袋米,四岁女儿坐在车横档,嘴里咬冰糕,回眸一笑很甜蜜:爸爸你也吃一口。乐得爸爸哈哈笑,张开大口做鬼脸:阿胡阿胡,老虎吃脱侬!
《勇闯封锁线》:直行道上亮红灯。横行道上汽车飞驶,络绎不绝,突然间,汽车与汽车之间有了一个空隙,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辆自行车直穿缝隙而过,正好驶来一辆汽车,咕吱一声急刹车,跟着追尾的一辆辆汽车全都“咕吱咕吱”急刹车,险险乎你撞我,我撞他。司机一个个开窗大骂。骑车人头不回,脸不红,一往无前而去了。
《野马脱缰》:非机动车道上车流如潮,但见一辆助动车,后背一个大箱子,箱上有红字:快!快!快!特快专递!骑车人东歪西拐,见缝插针,车行S状,两旁男女老少惊慌失措,大呼小叫。突然间,助动车又窜上机动车道,一辆轿车慌忙躲闪,鸣笛惊叫,不料助动车狂奔,又窜回非机动车道,再来一个大S!
《神龙见首不见尾》:主演者,一辆黄鱼车。车上厚厚叠起三张大床垫,床垫上又叠大床架一副,床架上还有一只小茶几,好似宝塔尖。但见得,黄鱼车如老牛喘气,驮着一座摇摇晃晃、哗哗作响的小山,似倒非倒。一夫挡道,万夫莫开,后面的自行车队吓得无人敢近,甘愿排成一字长蛇阵,不绝如缕,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前头过了红绿灯,后尾还在对马路。
……
节目单不能再一一写下去了,我感觉心脏跳动太快,额冒虚汗。稍息,暗自思忖,称之为马路特技表演,还不如命名为“马路敢死队”更加贴切,盖因其皆是一种“自杀性表演”。于是又想,蝼蚁尚且贪生,人却为何不惜生命?细细分析,这些“敢死队员”们几乎都是青壮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不少还是外地来沪打工一族,闯荡世界正未有穷期,怎么如此轻生?是不是想抢时间、赶速度、抓效率?这也不对。骑车者大都为平头百姓,有什么天大的事儿,要用性命作赌注一搏!是不是自以为身手不凡,艺高人胆大?好像是如此,但也说不过去。三岁小孩都知道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有头脑的成人怎么不懂得铁板压肉酱的场面。专业杂技演走钢丝尚且要挂保险带,他们就能万无一失,莫不是预先都购买了人身保险?
看来他们像是齐天大圣,无法无天,竟把堂堂大城市的马路当作花果山,当作荒村野道。国有国法,路有路规,他们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里应该明白。无非是挂着公民的名号,却是全然不顾社会公德罢了。只管自己方便、潇洒,目中并无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这些马路特技演员,成了一颗颗随时会引爆的马路炸弹!
社会要安定,老百姓希望太平,这种特技表演不取缔还行吗?
我以为,在公共场所必须形成对丑陋行为千夫所指的氛围,使其成为过街老鼠。息事宁人,眼开眼闭的心态,往往就使“表演者”自鸣得意,旁若无人。也希望马路上的警察再多一些,执法力度再大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重罚时应重罚。别看这些“表演者”们有时候胆大包天,有时候却是胆小如鼠。他们很善于钻空子,轧苗头,往往就是在没有警察的场合才露几手。但是,“炸弹”爆炸却是随时都有可能的。这正是可怕之处,也是防患于未然的要点。 ■
发稿编辑/宗廷沼
《哥俩好》:一人骑破旧自行车,又一人直立于后,脚踏后轮两边小小螺丝帽,满脸嬉笑,双手拥抱骑车人肩膀;骑车人右手扶龙头,左手拨打手机,大声呼叫:OK!OK!
《瞧这一家子》:爸爸蹬着车,妈妈坐后座,左手一篮菜,右手一袋米,四岁女儿坐在车横档,嘴里咬冰糕,回眸一笑很甜蜜:爸爸你也吃一口。乐得爸爸哈哈笑,张开大口做鬼脸:阿胡阿胡,老虎吃脱侬!
《勇闯封锁线》:直行道上亮红灯。横行道上汽车飞驶,络绎不绝,突然间,汽车与汽车之间有了一个空隙,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辆自行车直穿缝隙而过,正好驶来一辆汽车,咕吱一声急刹车,跟着追尾的一辆辆汽车全都“咕吱咕吱”急刹车,险险乎你撞我,我撞他。司机一个个开窗大骂。骑车人头不回,脸不红,一往无前而去了。
《野马脱缰》:非机动车道上车流如潮,但见一辆助动车,后背一个大箱子,箱上有红字:快!快!快!特快专递!骑车人东歪西拐,见缝插针,车行S状,两旁男女老少惊慌失措,大呼小叫。突然间,助动车又窜上机动车道,一辆轿车慌忙躲闪,鸣笛惊叫,不料助动车狂奔,又窜回非机动车道,再来一个大S!
《神龙见首不见尾》:主演者,一辆黄鱼车。车上厚厚叠起三张大床垫,床垫上又叠大床架一副,床架上还有一只小茶几,好似宝塔尖。但见得,黄鱼车如老牛喘气,驮着一座摇摇晃晃、哗哗作响的小山,似倒非倒。一夫挡道,万夫莫开,后面的自行车队吓得无人敢近,甘愿排成一字长蛇阵,不绝如缕,浩浩荡荡,洋洋洒洒。前头过了红绿灯,后尾还在对马路。
……
节目单不能再一一写下去了,我感觉心脏跳动太快,额冒虚汗。稍息,暗自思忖,称之为马路特技表演,还不如命名为“马路敢死队”更加贴切,盖因其皆是一种“自杀性表演”。于是又想,蝼蚁尚且贪生,人却为何不惜生命?细细分析,这些“敢死队员”们几乎都是青壮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不少还是外地来沪打工一族,闯荡世界正未有穷期,怎么如此轻生?是不是想抢时间、赶速度、抓效率?这也不对。骑车者大都为平头百姓,有什么天大的事儿,要用性命作赌注一搏!是不是自以为身手不凡,艺高人胆大?好像是如此,但也说不过去。三岁小孩都知道鸡蛋碰石头的结果,有头脑的成人怎么不懂得铁板压肉酱的场面。专业杂技演走钢丝尚且要挂保险带,他们就能万无一失,莫不是预先都购买了人身保险?
看来他们像是齐天大圣,无法无天,竟把堂堂大城市的马路当作花果山,当作荒村野道。国有国法,路有路规,他们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里应该明白。无非是挂着公民的名号,却是全然不顾社会公德罢了。只管自己方便、潇洒,目中并无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殊不知,在别人的眼里,这些马路特技演员,成了一颗颗随时会引爆的马路炸弹!
社会要安定,老百姓希望太平,这种特技表演不取缔还行吗?
我以为,在公共场所必须形成对丑陋行为千夫所指的氛围,使其成为过街老鼠。息事宁人,眼开眼闭的心态,往往就使“表演者”自鸣得意,旁若无人。也希望马路上的警察再多一些,执法力度再大些,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重罚时应重罚。别看这些“表演者”们有时候胆大包天,有时候却是胆小如鼠。他们很善于钻空子,轧苗头,往往就是在没有警察的场合才露几手。但是,“炸弹”爆炸却是随时都有可能的。这正是可怕之处,也是防患于未然的要点。 ■
发稿编辑/宗廷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