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有其优势,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基层工会组织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难点,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工会基层组织 优势 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构建和谐校园,形成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校园环境,是每位教职员工的共同心愿。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工会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和着力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优势和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是工会整个肌体的细胞,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工会组织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归根到底还是由基层工会去组织落实。同时,工会组织在工作对象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也是由基层工会来直接体现。基层工会组织代表教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由于其职责和性质决定了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优势和作用是明显的。
(一)组织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教职工,直接联系和服务教职工。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来自教职工,生活在教职工之中,和教职工有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渗透力。
(二)职能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的维护职能赋予了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替教职工说话、办事的权力。工会可以凭借这种权力理直气壮地替教职工说话、帮教职工办事,为教职工排忧解困,化解矛盾。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桥梁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我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工作得到党的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就有了支撑,同时工会又可用质朴的语言将党的精神传达到基层,将群众的需求和呼声通过基层工会组织向上反映,形成良性的和谐互动。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四)经济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有着法律规定的活动经费,为工会开展各种促进和谐的活动提供了财力保证。和谐需要载体,需要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开展活动促进了各方面的了解和沟通。往往基层工会活动搞得好,上上下下全力参与,这个部门的和谐氛围就好,工会的能力也得到了展示。因此,基层工会有一定的展示力。
二、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找准切入点
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难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工会组织应主动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会工作。工作中首先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结合行业的特点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其次,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反映教职工的需求,研究探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维护教职工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落实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独立自主地开展一些适合工会特点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来主动赢得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形成“党的领导、行政支持、教职工参与、部门配合”的工会工作大格局。
(二)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权”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突出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职能,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落实“维权”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宗旨,也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工会的生命力之所在。工会组织要做到一切依靠教职工,一切为了教职工,把密切联系教职工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把竭诚为教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维权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2.坚持两个维护的高度统一。既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又要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维护集体、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把维护贯穿于推动政策、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这是基层工会做好维权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
3.努力做好维权工作。对于工会组织来说,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是做好维权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对维权工作的本质要求。主动维权,就是要发扬主动精神,有超前的预见和积极的作为,把维权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依法维权,就是要增强法制意识,按照依法制国方略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把维权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科学维权,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用科学态度来协调,用科学方法来推进,处理好维权工作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提高维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创造和谐氛围。
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位有为的有效途径。组织教职工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能够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不断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譬如,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提高教职工的锻炼意识,增强体质;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粉笔字、钢笔字等比赛)、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组织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为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基层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开展活动群众性强、参与面广、贴近教职工、宜于营造气氛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宣传和塑造教育模范先进人物的新形象,以点带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教职工”的工作理念。
基层工会组织能否为教职工服务,树立长期的服务意识,是衡量一个基层工会和谐作用发挥的重要标准之一。基层工会组织要通过大力实施让教职工享受到实惠的“服务工程”、“爱心工程”,为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必要的服务机制。可以实施各种面向教职工的服务内容。如建立“爱心救助基金会”,解决教职工的临时性经济困难,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再如开展“三必探”活动,教职工生病住院必定前往探望、教职工有丧事必定前往探望、特困教职工家庭节日期间必定前往探望,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拉近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干部与教职工的距离,更好地体现基层工会组织对教职工的关心。总之,基层工会组织就要面向教职工服务好,只有解决了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基础。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工会基层组织 优势 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构建和谐校园,形成一个和谐、团结、向上的校园环境,是每位教职员工的共同心愿。在新的历史时期,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每个工会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和着力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优势和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是工会整个肌体的细胞,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工会组织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归根到底还是由基层工会去组织落实。同时,工会组织在工作对象中的吸引力、凝聚力,也是由基层工会来直接体现。基层工会组织代表教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由于其职责和性质决定了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优势和作用是明显的。
(一)组织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直接面对广大教职工,直接联系和服务教职工。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来自教职工,生活在教职工之中,和教职工有直接和密切的联系。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渗透力。
(二)职能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工会的维护职能赋予了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替教职工说话、办事的权力。工会可以凭借这种权力理直气壮地替教职工说话、帮教职工办事,为教职工排忧解困,化解矛盾。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桥梁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是我党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工作得到党的关心和支持,工会工作就有了支撑,同时工会又可用质朴的语言将党的精神传达到基层,将群众的需求和呼声通过基层工会组织向上反映,形成良性的和谐互动。因此,基层工会组织在教职工中有一定的号召力。
(四)经济优势。
基层工会组织有着法律规定的活动经费,为工会开展各种促进和谐的活动提供了财力保证。和谐需要载体,需要多种多样的沟通渠道,开展活动促进了各方面的了解和沟通。往往基层工会活动搞得好,上上下下全力参与,这个部门的和谐氛围就好,工会的能力也得到了展示。因此,基层工会有一定的展示力。
二、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找准切入点
基层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难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积极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基层工会组织应主动争取党组织的重视,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会工作。工作中首先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结合行业的特点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其次,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反映教职工的需求,研究探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与维护教职工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加以落实的方法和途径。最后,独立自主地开展一些适合工会特点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来主动赢得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重视,形成“党的领导、行政支持、教职工参与、部门配合”的工会工作大格局。
(二)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能,切实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权”是工会的一项基本职责,突出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职能,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在落实“维权”工作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我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宗旨,也是工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工会的生命力之所在。工会组织要做到一切依靠教职工,一切为了教职工,把密切联系教职工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把竭诚为教职工服务作为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教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维权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
2.坚持两个维护的高度统一。既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又要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在维护集体、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教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把维护贯穿于推动政策、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这是基层工会做好维权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原则。
3.努力做好维权工作。对于工会组织来说,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是做好维权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对维权工作的本质要求。主动维权,就是要发扬主动精神,有超前的预见和积极的作为,把维权工作做在前面,未雨绸缪;依法维权,就是要增强法制意识,按照依法制国方略的要求,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把维权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科学维权,就是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用科学态度来协调,用科学方法来推进,处理好维权工作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关系,提高维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创造和谐氛围。
组织教职工开展各种有益活动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工会组织有位有为的有效途径。组织教职工经常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能够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之间、教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团结和友谊,不断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譬如,开展教职工体育活动,提高教职工的锻炼意识,增强体质;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粉笔字、钢笔字等比赛)、才艺展示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够组织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为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多作贡献。基层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开展活动群众性强、参与面广、贴近教职工、宜于营造气氛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宣传和塑造教育模范先进人物的新形象,以点带面,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教职工”的工作理念。
基层工会组织能否为教职工服务,树立长期的服务意识,是衡量一个基层工会和谐作用发挥的重要标准之一。基层工会组织要通过大力实施让教职工享受到实惠的“服务工程”、“爱心工程”,为构建和谐校园建立必要的服务机制。可以实施各种面向教职工的服务内容。如建立“爱心救助基金会”,解决教职工的临时性经济困难,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再如开展“三必探”活动,教职工生病住院必定前往探望、教职工有丧事必定前往探望、特困教职工家庭节日期间必定前往探望,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拉近基层工会组织工会干部与教职工的距离,更好地体现基层工会组织对教职工的关心。总之,基层工会组织就要面向教职工服务好,只有解决了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为创建和谐校园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