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角度下的翻译认知过程初探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qmini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认知过程是目前翻译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之一。研究人员不断从各个角度和理论解释、描写、发现译者大脑“黑匣子”的思维活动过程。本文结合目前翻译研究的新视点,初步探索译者的翻译认知过程,从新的翻译角度出发,挖掘翻译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多模态;翻译认知过程;翻译思维;翻译技能
  【作者简介】景艳娥(1982-),女,陕西绥德人,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一、引言
  翻译认知过程是目前翻译研究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人员试图解释译者大脑“黑匣子”的思维运动过程,从而描述翻译的本质过程,为翻译活动注入新的动力。从翻译研究过程走过的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首先结合脑科学、神经科学、思维心理学等方面来解释翻译的认知心理过程,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认知心理活动作为思维的一部分,同大脑的活动、神经系统相比毕竟属于不同层次的活动。意识运动的规律不能完全由生理运动形式的过程来解释。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发展期,为研究认知过程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眼动跟踪法、击键法、内省法、有声思维等方法进一步揭示了翻译认知的思维过程,认为就词汇而言,学习者译员在翻译过程中眼-键跨度中波动较大,受到更多绊脚石的扰乱,而专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相对稳定等特征。现在国内外的学者越来越重视翻译认知过程结合翻译的多模态特征,从多视角、多维度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翻译活动、翻译产品和翻译教学等,多模态翻译研究成了翻译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结合多模态翻译研究,目的为认知翻译过程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二、多模态翻译研究概念
  何为模态?朱永生认为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和音乐等符号系统,即人类的感官和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模式。如果说,有一个感官参与互动指的是单模态的话,那么两个或两个以上感官的参与互动就称作多模态。4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图式结构、社会发展的状况以及职业的要求和辅助电脑技术的不断提高等因素,加之实践翻译经验的影响,直接塑造了译者的文化认知,因此,要想揭示翻译认知过程,有必要从多角度,多模态研究考证译者大脑的活动思维过程。
  三、多模态角度下译者翻译认知心理过程
  1.译者心理的多模态化。译者作为一个有情感、会思维的创造性个体,其心理变化一直受到所看到的、所想到的、所听到的等事情左右。因此,译者的翻译策略、语言风格以及情感信念等都会在翻译认知心理造成巨大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取、舍,融合无不反应着心理认知图式。如林徽因翻译《夜莺与玫瑰》,把there is no 翻译成“何曾”、wise man翻译成“古圣贤”,反映了当时五四运动时期的文白夹杂的特点以及她深厚的文学底蕴。而张若谷作为山东籍的翻译家,把《德伯家来的苔丝》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翻译成一种具有山东方言的女孩。简而言之,译者的翻译思维受到多种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翻译策略和言语表达。译者在背景知识的积累过程中也存在阅读、倾听、表达、理解、分析等思维模式的学习过程。初学翻译的学生发展到职业译者最后到翻译专家的发展过程也是从反复观摩译文,分析译文,听名家讲解到独立翻译的积累过程,最后才能形成自己的翻译习惯和语言特色。
  2.翻译文本的多模态化。随着社会上翻译要求的复杂化,翻译内容也从传统的小说、诗歌等內容发展到影视翻译、游戏翻译、公司资料翻译,儿童读物,漫画等,涉及到美学、哲学,计算机语言等学科。译者不仅要看文本,也得听、动手参与,用心感受文本,必然会激活大脑文本中各种知识的储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翻译的功能。
  3.译者的翻译技能存在多模态的变化。罗宾逊(Robinson, 2003)认为翻译技能是一个不断习得新经验、打破旧经验的翻译循环过程。译者在翻译的初级阶段,从最初的直觉,到经验的转变,再到潜意识的习惯,当翻译失败时,又会回到新的直觉和对新经验的反思,这样的循环涉及到译者对翻译资料的研读、运用图式理论和背景知识对内容进行初步的直觉翻译,逐渐生成译者特有的一些经验,当这些经验不能完全作用于新的翻译资料和满足读者和社会的要求时,又会重新回到新的直觉,运用新的技巧解决翻译内容并进一步得出新的经验。从中得出译者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外部感官对对翻译的作用、以及内在的感官体验和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翻译一直是处于译者在多模态下认知过程和翻译策略是不断进行的变化的。英文翻译的“不忘初心”这个词深刻体现了译者背景图式、经验总结是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翻译为 “remain true to our original aspiration and keep our mission firmly in mind”,而“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翻译为“our Party has never forgotten its founding mission”。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翻译策略,体现了译者能够对译文资料的感同身受,内心真正理解原文表达的实质,情感和知识以及经验等共同参与的结果。
  四、结语
  多模态下翻译视角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内容单一,而结合翻译认知探索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根据国内外研究翻译取得的成果,提出加强翻译理论模式的建构,加速对多模态下翻译语料库的建立,认真对比专家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成果,从影视资料到文学翻译等翻译类别,分析译者思维模式的区别,推动翻译认知的进一步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中的课程思政。首先,分析出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中存在过于重视英语成绩、忽略文化输出培养及学习动机比较功利的问题;其次,通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加强教学模式的创新、开发混合式教学功能三条途径,充分发挥出英语学科的育人功能与价值,实现英语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育人协同效应。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作者简介】王丽萍,眉山职业技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英语的需求在中职生就业中日渐增长,同时中职生也面临着学业水平考试的挑战,但是在现阶段,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状态差,英语教学往往处于尴尬的境地。鉴于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中职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走出尴尬的办法,以供同行共同商榷。  【关键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尴尬;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王爱党,泉州工商旅游职业中专学校。  
【Abstract】Biblical idioms are widely used in daily communication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In order to prevent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rriers, it is important fo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
【摘要】英美文学课程一直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培养合格的外语专业毕业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外语专业学生的扩招,英美文学课逐渐受到了冷落,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本文立足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力求更好的促进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孟志明(1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整体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互联网时代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特点建立导学型阅读电子语料库的思路,力图为改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效果服务。  【关键词】整体教育思想;互联网时代;导学型阅读语料库  【作者简介】赵鹏(1975-),男,山西祁县人,汉族,首都师范大学,讲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语音、外语教育政策等。  引言  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在教学材料方面
My inspiration to write about the culture shock from the lens of education stems from a one-hour history class. On that day, each student received a different painting that depicted people’s life in t
【摘要】英文原版电影保留着纯正英语的原声,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获得原汁原味的视听冲击,能够调动其表达流利英语的主观积极性,这对英语口语教学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教学改革的浪潮还在蔓延,英语口语教学也要遵循改革的要求,提高口语教学效率。基于此,英文原版电影导入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英文原版电影;英语课程;口语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王怡玮,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事业已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也接连不断的出现。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小学英语在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言也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英语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的英語水平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得小学英语教学能够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
【摘要】王尔德一生创作的童话仅有9篇,但人们能从中了解到他独特的思想和人格魅力。王尔德童话与其唯美主义理论的矛盾体现在艺术与生活和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上。王尔德努力去实践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和道德。尽管如此,王尔德童话的艺术性和价值性仍值得人们去不断探讨。  【关键词】唯美主义;矛盾 现实;道德  【作者简介】周晔(1983-),女,四川乐山人,乐山师范学院,讲师,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思辨能力缺乏问题,指出将英国议会制辩论(BP)融合在英语写作课堂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并探讨了英国议会制辩论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辩论;议论文;思辨能力;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刘炳淑(1978.1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汉翻译与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