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lwoyao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否则就谈不上数学教学,因为它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核心。”众所周知,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低,爱动手动脑,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其本身就具有创造发明的潜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数学课堂教学入手,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环节,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想学、乐学、爱学的基本情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数学课堂中,我们要从改革教法入手,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强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质数、合数”的概念时,我们可以把班里的学生按座次编号,先让学生说出各自的约数有几个,接着老师分别让1-10、1-20号......说出自己的约数,教师在黑板上标出,这样各数的约数个数有多少,学生一目了然,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以人代数,个个情趣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把学生推入了创新思维的状态,而且使教学目标不断在观察、思考和探索中完成。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活跃学生的思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他们能有分析、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知识上互补,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教具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的空圆柱中,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很容易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人人参与,增加学生动手动口的机会,使他们多角度多向思维,淡化了过去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质疑的品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设疑问难的过程,从有疑到创新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要求学生平时自己先预习教学内容,并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难题,提出问题;二是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尤其是将数学中的疑难点设计成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逐步解疑,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设疑要目的明确,科学合理,新而有趣,难易适度,富于启发,它将推动学生不断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去想象。从而萌发出创新思维。同样,以“圆锥的体积”教学为例,通过分组实验、小组讨论后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随后让学生观察两个大小不一的圆锥体和圆柱体教具并质疑:这一结论中什么条件是不可缺少的?从而得出这一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
  四、引导学生标新立异
  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弯下身子,走下讲台,克服“权威至上,高高在上”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既是他们的领路人,又是他们的知心朋友,在课堂上让学生没有拘束感,各抒己见,披露灵性,展示个性,标新立异,凡是在这方面取得独创者,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不断增强创新的欲望。
  五、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有竞争才有创新。当今世界局势错综复杂,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没有竞争意识的人,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如在教学中我们可设计一些数学知识抢答、口算比赛、速算比赛、计算接力赛等内容,把竞争机制引入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启发学生富于想象
  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常规的束缚,培养、爱护、珍惜他们的好奇心,努力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動力。”为了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我们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创新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不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素质教育能得到有效实施,从而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
其他文献
【摘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主题。本文就中职《电子线路》这一学科,阐述为什么要实施教学创新?怎样实施教学创新?以及实施教学创新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电子线路;教学创新  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实施创新教学,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新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高未来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
期刊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  1 树立良好的英语老师形象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言:“知之
期刊
【摘 要】互助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更是培养和树立良好集体观念的重要载体。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引导、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以促进和提升学生集体观念的有效养成和树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活动,实际是群体力量下的团队活动。教师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活动策略及方法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
期刊
【摘 要】为适应当前体育课教学改革,完善落实素质教育,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快乐体育”通过实践研究,本文提出在体育课或体育教学中首先需要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新理念。改变旧的上课模式与锻炼观念,通过生动的语言激发及灵活多变的教法,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创设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积极欢快的氛围下对学生因材施教真正体现出“快乐体育”。  【关键词】健康第一;改变;因材施教;创设关系  体育课堂教
期刊
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时代,更是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将是人类社会又一场意义深远的革命。它必将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工作、学习及思维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革,也必将对教育事业和学校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如何在新的时代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探索新的育人之路,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挑战  
期刊
【摘 要】高中生要想学好政治就应该对政治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给学生讲解一些政治趣闻,丰富政治教学的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關键词】 高中政治;学习兴趣  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要求国民能够学好政治,这样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确保整个民族能够有长足的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受到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多,思想容易被他人所左右
期刊
【摘 要】数学学习迁移对高中数学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得知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迁移受数学知识技能、学生主观因素、教师的教学等三个因素的影响。笔者结合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迁移;因素;教学策略  一、数学学习迁移的作用  迁移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数学的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数学学习中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尤其对于物理课来说,每节课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力,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完成某些共同任务,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开展互助性和促进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
期刊
【摘 要】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青少年如果经常参加体育游戏,对于他们身体素养的提升,对于他们良好人文品行的形成都有着很大的好处。另外,由于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关键词】初中体育;游戏教学;教学策略;身体素质  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应该通过学生间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深知让每个孩子乐于参于体育运动,并促进每个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科学运用“无错原则”、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等方面來培养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无趣到有趣,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志趣,由志趣到兴趣。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真正的体育教学,并非是从单纯的传授体育知识和体育基本技术与技能开始的,而是从情感开始,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