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境类作文命题的应对策略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p2002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契合新课标和新教材“任务群”理念,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我们先回顾一下这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精心选择5个标志性节点,引导学生领悟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青年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担当,引导考生以参与者的身份体验历史,思考未来,激励广大青年自觉接续奋斗,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题目顺应时代发展,贴合学生实际,稳中求进。下面我们用表格形式直观分析5个任务要求各自的特点:
  可以看出,这类作文任务指令有多个选项,它们分别由一个具体的交际语境构成。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有必要关注这种命题形式。下面的作文题,是笔者模仿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的形式,在一道模拟考题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9月,20岁的阿里巴巴公布“新六脉神剑”。“新六脉神剑”(商业价值观)由六句阿里“土话”组成: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此时此刻,非我莫属;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据悉,六句“土话”,历时14个月经20多稿修改才得以出炉。2005年,阿里正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简称“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从“六脉神剑”到“新六脉神剑”,其商业价值观始终是阿里巴巴最独特的底色。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从下列选项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
  ①作为阿里巴巴的一名员工,在员工论坛参与讨论,写一个有思想深度的网络帖子。
  ②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请从“新六脉神剑”中至少选择两条谈感悟,写一封求职信。
  ③作为一名公司管理者,了解“新六脉神剑”后,写一篇在公司员工大会上的发言稿。
  ④作为一位普通顾客,针对阿里巴巴的服务理念有所感怀,给阿里公司写一封建议书。
  ⑤作為一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者,就新旧“六脉神剑”的产生与变化过程,写一篇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少于800字。
  在写作实践中,对这类作文命题形式加以梳理,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基本规律。要写好这类形式的作文,至少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应对策略:
  一、熟悉文体要求,增强应用性
  应用性文体中比较适合考试的文体样式有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评论、杂感(观后感、读后感)、辩论总结陈词等。这类应用性写作要求,既在以往的高考命题考查中多有出现,如2015年新课标Ⅰ卷(“小陈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作文题要求写一封信,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劳动意识”要求写演讲稿。近两年,一些模拟作文题,特别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也要求以书信体或演讲稿的形式呈现。事实上,其他应用文体,如倡议书、建议书、论坛帖子等,只要合理限定要求,也并非不可能出现在考试中。并且,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学习任务群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应用性写作任务。所以,我们对常见应用性写作文体的形式格式与内容特点应该做到了然于心。
  一般来说,这些应用性文体在写作时特别讲究文体格式,包括称呼和落款这样的细节都不能忽视。如书信格式,开头要有称呼和问候语;正文如果以说理为主,则类似议论文;正文后要有祝颂语、署名和日期。就细节说,称呼、问候语、祝颂语、署名和日期的格式都要注意。值得一提的是,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时,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这种礼仪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同时,写作者对每种应用性文体的侧重点,以及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别也应该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如演讲辞与规范议论文相比,更需要多一些鼓动性和激励性。拿2019年全国Ⅰ卷考场作文来说,不少考生忽视了演讲稿的文体特点,主体部分与一般议论文毫无区别。实际上,演讲稿(讲话稿、发言稿)这种文体,具有鼓动性和激励性、现场感与互动性、交流口语化等一些重要特点。这意味着演讲稿的写作与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必须同中有异,既要讲求议论文的“晓之以理”,又要讲求特定应用文体的“动之以情”,理趣与情趣相得益彰的考场作文,才真正可以称为上乘之作。再如,时事评论偏重于就事论事和就事说理;而杂感(读后感、观后感)则偏重于由此及彼,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倡议书、建议书除论述性内容之外,一定要有具体的倡议或建议内容。就不同应用文体之间的差别来说,演讲辞与辩论总结陈词相比,演讲辞可以多一些抒情色彩,而辩论总结陈词则更注重逻辑的严密性。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合理辨析,强化落实。   二、认清时代背景,增强情境性
  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文章”——独立成篇的、有组织的、能表情达意的文字,是基于传统文学观念下的行文样式。而近年高考作文题所引导的写作活动,则是以交际功能为宗旨、包含丰富多彩的各种文体类别的“功能性语篇”。二者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属于情境化写作。
  荣维东教授认为,真实情境的写作是:“在真实世界中写作”“在真实学习中写作”“在具体的应用中写作”。如果背离这种“真实”,可能就不是自然流露,而是察言观色的机械演绎,写作生命可能会流于虚伪做作甚至陷入痛苦状态。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考试评价的命题原则这样表述:“以情境任务作为试题主要载体,让学生在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特定情境中完成不同学习任务,以呈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多样化表现。”而重视背景和情境,可以说是应用性写作的关键。
  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写作活动,是近年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特征。拿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来说,5项具体任务各有前提与背景,考生需要搞清楚从什么时代特征、使命出发,来确定恰当的立意。选择任务①,应该表达民主、科学的主流思想和救亡图存、反帝反封的时代精神等;选择任务②,应该适当提及参加开国大典时游行情景,简单回顾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论述青年人在这个重要节点上的使命与担当;选择任务③,应该凸显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从青年勇担改革创新使命、立志报国和科学强国的角度论述;选择任务④,应该表达弘扬五四精神对于今天民族振兴的意义,鼓励当代青年将自我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之中;选择任务⑤,这一“将来时”的思路,可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着眼于当今英雄模范人物的功勋,赞扬他们的精神品格,歌颂他们的艰辛付出与伟大业绩,表达新时代青年对老一辈功勋人物的敬仰和青年承担新使命、奋斗新征程的愿景。总的说来,这5项任务都是要求表达特定前提背景下青年的责任使命、目标志向以及达成方法,考生在写作中一定要有非常明晰的情境意识。
  上述模拟作文题设定了5种情境,无论是一名内部员工的论坛帖子、一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一名公司管理者的发言稿,还是一位普通顾客的建议书、一位研究者的评论,写作者都需要严格按背景与情境要求来思考与写作。实际上,写作演讲稿、书信和观后感这类应用文体时,考虑写作背景,遵循情境要求,是提升写作针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树立对象意识,增强目的性
  任何一次写作行为都可以看作是一场特定语境下的对话交流,都应该成为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写作之前一定要确定文章的读者或听众,即使有时候这个阅读对象是潜在的,但一定暗含有这样一个“读者”。同时,我们需要根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言。关于写作的对象与目的,荣维东教授曾这样论述:
  写作的困苦是写作的无目的、无对象,没法揣摩清楚读者的状况和需求。写作的困难主要不是“没得写、不会写”,而是写的时候不知道向谁说(写),为什么目的(说)写……我国的作文教学往往对于“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向别人说这样一个话题”不考虑,只是劈空没由头地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让你去写,而你又不得不写,这是最痛苦的。写作本来像说话一样是一种面对对象的自由言说,可如果一旦没有对象、目的,便没有了启动言说的基本动力,成为一桩被逼言说的苦差事和没头没脑的呓语。
  这种观点是非常有见地的。写作时树立清晰的对象意识,心中有明确的目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枪口朝天放空炮”。拿上述模拟题来说,5项任务分别有不同的对象与目的:任务①对象是内部员工,写作目的在于参与论坛讨论,表达自己对企业价值观的深度思考与理解认同;任务②对象暗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中高层管理者,意在畅谈对企业价值观的感悟,进而展现自己的视野胸襟,表达自己的求职愿望;任务③对象是本公司的员工,意在借鉴阿里公司的价值观,为本公司的发展凝心聚力;任务④对象是阿里公司的管理层,意在针对阿里的服务理念发表见解与提出建议(这一角度意味着只能选择阿里价值观涉及服务理念的内容来写,如“客户至上”“信任赢得客户”);任务⑤对象相对比较宽泛,目的在于議论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再看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②③⑤三个任务,虽然都要求写书信,但写作对象大不相同:②是写给家人,语气可以亲切,但作为晚辈要懂得基本礼仪,祝颂语用词要准确,语言表达上尽量体现出书面语色彩;③是写给同学,语气和婉顺畅即可,语言表达上比较自由,内容也较少限制;⑤是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语气应该谦恭,应该合理使用敬辞,语言表达要得体、准确。这三种情况下的语气选择、语言表达、文体色彩和谦敬色彩都有着明显不同。
  写作时关注对象和目的,也是写作针对性的重要体现。根据读者情况和写作目的选择内容、调整表达方式,表达才能更容易让读者信服,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明确身份角色,增强代入感
  关于应用写作的身份意识,很少有研究者论及这一点。一般来说,身份意识包含作者的政治立场、角色站位,有时还包括职业和年龄特征等。举例来说,李密写作《陈情表》时。他考虑到自己的特殊身份(任职前朝,易受猜忌),用“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一句巧妙破题。“伪朝”二字标明了政治态度,不动声色地完成了立场转换;“本图宦达”“亡国贱俘”则用自污之语表明了角色站位。姑且不论这些话是真心诚意,还是言不由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密写这份奏章的身份意识十分明确,角色站位无懈可击。这也是《陈情表》历来被认为是优秀公关文本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确写作身份,是为了在写作过程中融入设定的角色,增强代入感,进而增强感染力。所谓代入感,就是写作过程中通过切换身份和视角,把自己和读者带到文章的预设情境中去,达到身临其境乃至感同身受的情境效果。就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来说,对于5项具体任务,写作者需要弄清楚自己的政治立场与角度站位。虽然题目中已经给5项写作任务规定了一个共同的身份——“青年学生当事人”,但因为每项任务有很大差别,具体分析其内涵各不相同:任务①中的身份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写作者应该设身处地,结合时代背景思考1919年的中国现状,明确自己作为当事人在救亡图存运动中的责任使命,认识“五四”时代洪流中青年学生的身份特质,了解在场的青年学生的最想说或最想听的话。任务②的身份是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的青年学生,他给家人写信,肯定会谈及参加开国大典游行时的情境场面,更会传达自己无以言说的喜悦与豪迈,也会向家人表达自己建设新中国、争当奋斗者的决心和信心。任务③的具体身份是1979年9月参加开学典礼的新生,此时改革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正如“春江水暖鸭先知”,青年学生应该已经敏锐地感知到时代的变化,所以他写给同学的信中,一定会分享对改革开放不由自主地期盼与喜悦,并且他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改革洪流中展示自我的力量与激情,但在那个特定时代,可能不免有些稚嫩与冒进。任务④中的身份距离当下最近,比较容易把握,这也是考生实际选择比例最多的一个角度。任务⑤的身份属于虚拟的“将来时”,但也可以从当下得到一些借鉴。总之,5项任务都需要从具体时代特征、责任使命出发,明确说话人的身份与责任,从而确定恰当的立意。
  同样,上述模拟作文题的身份意识也比较复杂,无论哪一种身份和角色,写作者心中有明确的定位,进而将这种身份或角色意识融入到写作实际中,包括语气的轻重强弱、用词的谦敬色彩、表达的语体风格等,都可能呈现明显不同的特点。如员工论坛网络帖子的表达风格可以比较自由,大学毕业生求职信的用语应该比较谨慎,管理者发言的身份站位应该高远一些,顾客建议书可能有称颂之语、诚恳建议或者中肯批评,研究者评论文章则应显出明显的理性色彩。
其他文献
王国维先生曾言:“人于宇宙万事之中,当能出乎其外又入乎其中。入乎其中,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得高致。”这句话揭示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辩证哲学:物质诚可贵,精神价亦高。  倘若我有两块面包,愿拿一块去换朵水仙花,左手为面包,给予我物质的满足;右手为鲜花,赐给我精神的慰藉,何乐不为?  尊重物质需要,难道不是对生命的基本尊重?滚滚红尘如同一个筛子,筛得人们支离破碎。我们在诸种身份之前,首先是“人”的角色
自打人类的战争史中出现了战车这种武器后,对力量的崇拜和对更大、更强、更猛兵器的渴望,使得各国的武器设计师绞尽脑汁地企图将“无坚不摧”和“坚不可摧”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在自己設计的战车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款可以称霸战场的超级战车。  早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就已经设计出了许多构思巧妙的超级战车,在中国有吕公车,在国外则有攻城塔。但是我们今天主要介绍内燃机普及后出现的工业时代的超级战车。  
李商隐的一些无题诗歌特别缥缈幽微,令人迷惑。但他大部分的作品,是非常明确清晰的。  这个时候可以设问一下,一个能把文章写得明白晓畅的人,为什么要把某些诗写得隐约如谜?把局部放回整体,局部反而看得更加清楚。  第一,有隐情,不能够直接说。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这种隐情要么是外面有一段风流艳遇,却忌惮礼法约束,人言可畏,不能直抒胸臆;要么是对高官上司不满,甚至对皇帝不满,不能直接说,说了就有杀身之祸;要么
议论文的魅力不在“事趣”,而在“理趣”。“理直”才能“气壮”,“理透”才能“文斐”。但有些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热衷于举例子、讲故事,而不去说理。有的虽然说了理,却不能把“理”说清楚,更不能说通透。怎样才能突破“说理”这一瓶颈呢?笔者根据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经验,结合中学生的写作实际和认知水平,归纳出两条切近的路径。  一、以直接经验说理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所以,人们常常能够从亲身
摩洛哥的菲斯古城,有九千多条基本上分不出来区别的阿拉伯街巷。  在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里,没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是值得当地人觉得稀奇古怪的。  庭院里饲养山羊当碎纸机的作家,有人传说他是第一个实现了意识融合的无性别人。养着十二个黑人管家的英国老妇,在市区不远处的海里买了一座连电力都没有的小岛,每年只来一个月,没人知道那个岛上发生着什么,但海岛会定期像细胞般寸寸分裂。这些街巷间的世俗生活里也隐藏着阿联酋公
2016年3月,最大的科技新闻莫过于人类棋手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惨败:谷歌的人工智能软件AlphaGo在对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比赛中,以四比一取胜。其实早在2015年,AlphaGo已经以五比零的战绩击败了欧洲围棋冠军樊麾。由于围棋的可能下法太多了,通常认为计算机难以运算,所以这次电脑对人脑的胜利极大地震惊了人类。  神秘莫测的AI  围棋的算法数量是2.08X10^170,比宇宙中所有原子数量(10
那小小的瓷碟里,竟品出了海的包容、天的曠远、地的辽阔。难尝尽的是食物千味,吃不完的是人生百态。  ——白落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民以食为天”令无数权贵宠臣、文人骚客、民家百姓竞折腰。让我们夹起木筷,从胃开始,品味中华,读懂中华。  民以食为天。美食不仅仅是山珍海味,地方名菜,也可以是妈妈做的家常菜,甚至是街边的小吃。凡是吃前期待,吃后回味的,都可以称其为美食,它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
茶靡花开,是谁在敲钟,敲开心灵之窗,瞥见佛光?  是经典,拨开那尘封的岁月,穿透身前厚重的雾霭,带着耀眼的光芒,敲开心灵之窗。  人类的发展,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翻腾。历史的脚步浩浩荡荡,带着一阵阵呼啸的风,掩埋着尘埃的记忆。而经典则闪着它独特的光,在漫漫黄沙之中,孕育着它特有的宁静与美丽。  携经典之手,触摸历史的温度。有人说,世界上最快的,是人遗忘的速度。或许人们只是纯粹地无法记忆历史,而经典
现实扭曲力场  现在轮到你进入太空了。扣好头盔,你发现自己置身于气闸舱中。身体轻轻地向前飘动,气闸舱门无声地滑开,前方是一间无重力绝尘室。快飘到天花板时,你下意识地低了低头,面罩外,你的双手缓缓撑住天花板作为缓冲。又以游泳的姿势穿过几个房间后,你终于置身于太空中了。没有地板,没有墙壁,没有天花板,只有冰冷、空虚、令人生畏的黑色虚空和四面八方的星辰,以及这个荒废的太空站飘浮的残片。  有那么一刻,你
写作教学要改变以往重语言、轻结构,重真实、轻想象的弊病,要引导学生善于表达,加强剪报、摘抄等练笔。课前演讲、时文品评、课外阅读,可广开写作教学之路,也是“激发创造思维,绽放写作奇葩”的重要途径。   [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僵化的思维模式脱胎于死板的应试对策。学生只需掌握几种答题的技巧,就能取得过得去的成绩。于是学生每天沉浸在题海中,成了刷题的机器。老师们也成了“戴着镣铐跳舞”的被动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