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H因子自身抗体相关性溶血尿毒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及随访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抗H因子自身抗体相关性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纳入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临床符合aHUS诊断标准伴血H因子抗体阳性的4例患儿,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分别为11、5、7、8岁。分析4例患儿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及疗效。

结果

4例患儿均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或腹胀,均无腹泻;2例有高血压;1例有惊厥表现;1例既往有aHUS病史。实验室检查4例均有低补体C3血症和H因子自身抗体阳性,其血清H因子抗体滴度分别为1∶7 068、1∶1 110、1∶174、1∶869;其中3例发病时血清H因子水平低于正常(38.0、88.4、209.4 mg/L)。3例行肾脏病理检查均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4例均给予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2例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随访时间8~29个月,4例肾功能均恢复,蛋白尿均明显缓解,4例血清H因子抗体滴度分别降至1∶119、1∶170、1∶123和1∶674;3例血清低H因子水平者均较前恢复(405.8、155.8、438.4 mg/L)。

结论

本组H因子抗体相关aHUS患儿消化道症状常见,低补体血症突出,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有助于恢复,血清H因子抗体滴度动态监测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三种无创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1年12月至2013年3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RDS早产儿107例,给予气管插管、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通气(39例)、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35例)、同步双水平气道正压(
目的分析我国8省(自治区、直辖市)6~11岁儿童出生体重与儿童期血压升高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0年9至11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我国8省为抽样框,抽取18 920名6~11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血压值以Korotkoff音开始(K1)出现时为收缩压,Korotkoff音消失(K5)为舒张压。血压升高定义为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等于同年龄、同性别和
目的探讨儿童油脂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住院确诊的16例油脂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儿均有明确的矿物油误服史。4例无任何临床表现;10例出现发热,其中8例于误服矿物油后4~8 h内出现,体温均39.0~40 ℃;12例有症状患儿在误服30 min内出现喘息2例,气促6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连续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的应用现况,为促进CBP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3至7月期间,采用调查表形式对国内28个省市代表我国儿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40家儿童专科医院或大型综合医院儿科,进行CBP应用现况调查。结果收到38家医院回复,25家开展CBP技术,最早开展的在1997年,中位数年份为2008年,PICU能独立开展的有21家,18家医院配备专业
期刊
目的综合评价患儿出生顺序、孕妇流产史及分娩方式与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在PubMed、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以"childhood leukemia"、"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cute myeloid leukemia"、"birth order"、"abortion"、"miscarriage"、"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