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进口牛肉产地溯源

来源 :中国食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ei_z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估电子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进口牛肉产地溯源的可行性,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进口安格斯牛肉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电子舌滋味特征图谱和近红外光谱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建立进口牛肉产地溯源的定性判别模型.研究结果显示,3个产地进口牛肉样本的电子舌滋味特征信号在SRS(酸味)、STS(咸味)、SWS(甜味)和GPS(复合味2)4根传感器上响应值差异显著.在全光谱范围(4000~12000 cm-1),经SNV(标准正态变量变换)+FD(一阶导数)+SG(Savitzky-Golay平滑)预处理后,3个产地进口牛肉样本的近红外平均光谱有显著差异.基于电子舌滋味特征图谱和预处理后近红外光谱数据的主成分分析和典则判别分析均能有效区分不同产地进口牛肉样本,判别正确率均为100%.说明电子舌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可作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进口安格斯牛肉产地判别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进口牛肉质量安全检测、监测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分别利用微波解冻(MT)、远红外解冻(FT)、壳聚糖磁性纳米微波解冻(CMT)和壳聚糖磁性纳米远红外解冻(CFT)对真鲷背部肌肉进行解冻处理.采用DSC和动态流变学对其热稳定性和黏弹性进行研究.提取鱼块肌肉中的肌原纤维蛋白测定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固有荧光光谱和粒径,对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聚集度进行分析.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扫描电镜测定其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CMT处理的汁液流失率最低,能有效保持鱼肉硬度、弹性以及黏聚性,能够形成相对较理想、稳定的网络结构.同时其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结构较稳定.CF
本文研究了大蒜油自微乳(GO-SMEDDS)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通过形貌观察,以及电导率、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的测定,综合评价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大蒜油自微乳的抑菌作用大小依次为: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8
针对目前我国功能性乳制品研发基础薄弱,发酵膳食纤维酸奶大多采用传统酸奶菌的现状,采用全因子试验研究料水比和均质时间对竹笋膳食纤维汁pH值和稳定性的影响.以自行分离选育出的10株新型益生乳酸菌为试验菌株,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DR、嗜热链球菌St-LDY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在竹笋膳食纤维汁中的生长活力、产酸特性,对菌株进行初筛.分析初筛菌株发酵的竹笋膳食纤维牛乳培养基的感官品质,对菌株进行复筛.研究复筛菌株发酵竹笋膳食纤维酸奶的通便功能.结果表明:竹笋膳食纤维与水的比例1:10,均质时间15 min,调配的
为确定我国婴儿配方奶粉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科学设计范围,给配方研发人员提供参考.首先分析11家实验室对同批次产品的检测数值,确定维生素A、D、E、K用于配方设计的检测偏差分别为15%,15%,25%和20%;然后通过分析母乳数据、适宜摄入量和婴儿配方奶粉标准限量,确定维生素A、D、E、K设计的目标值分别为60μg RE/100 kcal,2μg/100 kcal,0.6 mgα-TE/100 kcal,4.2μg/100 kcal.根据已确定的营养素设计目标值,结合货架期衰减率、实验室间检测偏差推
采用清水和臭氧水分别漂洗白鲢鱼3次,测定3次漂洗液中鱼肉组分含量及漂洗后白鲢鱼糜气味特征和品质特性等参数,研究臭氧漂洗过程中鱼肉组分的溶出及其对鱼糜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肪、灰分、盐溶性蛋白及水溶性蛋白在一次臭氧漂洗时溶出量远高于二次、三次漂洗(P<0.05),脂肪及灰分在臭氧中的溶出量大于清水(P<0.05),水溶性蛋白及盐溶性蛋白的溶出量则少于清水漂洗(P<0.05).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漂洗过程中溶出的主要是水溶性蛋白.一次漂洗后鱼糜凝胶强度最大(P0.05),而臭氧漂洗次数增加会加剧哈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能够做到按时、按需、按预算的交付项目是软件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多数软件开发企业都会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管控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在项目管理工具中提供量化评估能力将可以有效的提升相关工具的项目管理效能,一般来说,项目量化评估主要涉及项目状态评估和项目任务成本预估等两个方面。本文设计和实现了支持项目量化评估的项目管理系统,提供了项目信息管理、人员管理、任务管理、沟通管理和文件管理
目的: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主要组分(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果实采后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别处理去蜡与蜡质完整蓝莓果实,并以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测定蓝莓病害程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病相关酶活的变化.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均显著降低去蜡/蜡质完整蓝莓果实的腐烂率与失重率,维持果实TSS、硬度、VC含量、总酚含量与花色苷含量,抑制TA升高和MDA生成.此外,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
选用天然芳樟醇作为保鲜剂,抑制由近海生嗜冷杆菌L4引起的秘鲁鱿鱼甲醛升高及品质劣变.结果表明,添加芳樟醇的样品,甲醛、二甲胺和三甲胺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期接种L4的样品(P0.05).而氧化三甲胺含量高于L4组同期指标的1.1~15.9倍.品质指标显示同样的结果,芳樟醇处理组和空白组的感官品质劣变、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和pH值显著低于L4组(P<0.05).近海生嗜冷杆菌L4能够促进鱿鱼中甲醛的产生及其品质的劣变,而芳樟醇能够抑制L4引起的鱿鱼中甲醛的增加,提高鱿鱼贮藏品质和食用安全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目的基因表达的定量分析,而筛选表达水平稳定的内参基因是提高qRT-PCR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保加利亚乳杆菌既是酸奶发酵剂的常用菌种,又是引起酸奶后酸化的主要菌种.为了筛选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相关功能基因表达分析的qRT-PCR内参基因,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模式菌株ATCC 11842为试验菌株,根据前期ATCC11842菌株在后酸化不同条件下转录组学测序结果,选择5个候选内参基因(16SrRNA、rpoB
花生果在不良的贮藏条件下极易发生霉变,从而降低其食用品质.为了寻找安全有效的花生防霉方法,研究了提自肉桂、山苍子、丁香、香茅及百里香的5种植物精油对分离自发霉花生的优势霉菌的抑菌效果.首先,从发霉的花生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优势霉菌BQM,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抑菌圈试验评价5种植物精油对菌株BQM的单一及复合抑菌效果,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精油组合和复合精油的最佳比例.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精油对霉菌BQM菌丝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鉴定,从发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