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铜鼓类型、源流族属与文化传承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铜鼓主要保存在博物馆、寺庙、教堂以及克伦族和克耶族人家中.传世铜鼓大多属黑格尔Ⅰ型、黑格尔Ⅲ型铜鼓,少数是异形铜鼓.其中黑格尔Ⅰ型铜鼓随着“滇越”与缅甸族群的交往,从云南流传到缅甸.缅甸使用黑格尔Ⅲ型铜鼓始于骠人.骠人制作和使用铜鼓或是受到滇越人及其后裔持续的文化浸染和影响所致.佛教文化对缅甸文化影响强劲时,处于边缘地位的骠人铜鼓文化在缅族中得不到延续,但铜鼓文化却在克伦族等少数民族中得到了传承.如今缅甸克伦族和克耶族依然使用铜鼓.
其他文献
相比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生产要素投入的连续性较弱,在完成各个农业生产环节之余,农业劳动力需通过灵活参与非农生产来更有效地利用劳动时间。农业生产集体化时期乡村劳动力被严格约束在农业生产范围内,这抑制了其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恢复农业家庭经营方式以来,乡村劳动力降低了农业劳动投入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非劳动要素投入,而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不利于提高要素投入效果,事实上当前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也并不都由各家各户自行完成。为维护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支持小农户的生产,需加强公共性农业技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补充精氨酸对于免疫应激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择24头健康PIC断奶仔公猪,单笼饲养,随机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氧化应激组,氧化应激组+0.
会议
从跨文化学习和教学的角度看,对话语标记进行分类有利于跨文化学习者从总体上把握“他者”语言连接惯习,是具有实用价值的一项工作。基于学习分类的标准要符合汉语话语标记的实际情形、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可操作性强等三条原则,把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标记划分为低主观性类、中主观性类、次高主观性类、高主观性类等四种类型。
庆贺《浙江学刊》盆刊十周年 ‘姜亮夫罗尔纲徐规杨向奎 冯契张立文徐朔方陈桥异 播富思陈俊民黄宣民朱家良······一(6·4) 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 哈佛大学所截
当代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而高职学生还存在一些特有的健康问题。出了健康问题需要慎重对待,认真解决,但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作为英语老师,我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铸造测温的跨越采用德国技术,激光,望远镜瞄准,只要扣动按键,炉内熔化温度、出炉温度、浇包温度、浇注开始与终了温度、冒口溢流温度就会瞬间显示。全程检测,快速、准确、方
叶舒宪对中国大传统中的历史事实的再度发现和深度阐释,不仅取决于清醒的理论前沿意识和不懈的开拓创新精神,而且以从实证科学到文化阐释学的根本转变为逻辑条件。他不仅在理想类型的理论意义上提出小传统与大传统、小历史与大历史、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中国神话与神话中国等对立概念并由此对中国大传统和大历史做出理论性的区分与阐释,而且创造性地从中国本土材料中抽绎出文化想象的理想类型,他对中国玉教信仰的研究就相当于对理想类型的一种本质还原。他的研究应该能够让我们站在普遍史和人类史的立场重新反思:以玉教为重要来源和基调的中国文
基于跨文化的研究视野,以美国西南部岩画艺术衍生形象——"可可佩利"(kokopelli)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其母题图像——印第安文化中"长笛演奏者"的起源和类型的基础上,分析跨文化挪用过程是如何通过对图像特征的保留与延续、清除与省略以及对形象所处情境、动作和姿态的调整与改造等等多种策略和方法,来实现艺术表现、审美效果、功能价值和精神意义的传承和创新。
以奇特拉尔(Chitral)的卡拉沙——一个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的独特的少数族群为例,考察了歌曲演唱在表达个人、群体和集体身份认同方面的意义.作为一个非穆斯林特殊的宗教飞地,
关系是一个基本范畴。一切事物都处于关系之中,并受一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必须要在关系之中去定义事物、描述事物、理解事物以及把握事物。民族教育政策中的“要素”,无论是政策生成者还是政策对象,抑或以特定排列组合形式呈现的词汇语言即政策文本,都体现了关系的要义,本身也都是一个关系者。政策在执行中得以展现其应有的生命、价值和尊严,而这种生命、价值与尊严往往需要通过关系来刻画。民族教育政策的执行,既是对政策生成者和政策对象所期待的关系的尊重、承认、认同与强化,同时也隐藏着、催生着新的政策也即新的关系的生成。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