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中职英语课堂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接受西方文化的同时更认可我国的核心思想价值观。本文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中职英语课堂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种方法,即环境熏染法、反面警示法、实践强化法。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英语;思想道德
  当前许多中职学生欠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很多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问题,思想道德教育显得迫在眉睫。在中职英语课堂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课堂上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学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后,会更加奋发图强,学好外语,学好文化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将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一分力量。
  一、 英语课堂思想教育——环境熏染法
  所谓环境熏染法,即教师通过选取积极向上的英语素材,让学生置身特定的文化语境交流中,促使学生在熏染中逐渐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环境熏染法,旨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中成长,促使中职学生认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思想价值,让中职学生在往后实际行动中践行这种思想。利用英语语言,展开环境熏染法,只有持之以恒,才可以日渐彰显其成效。正如滴水穿石,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中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悄然上升。
  教师可以建立英语校园网资源库,在其中设置Patriotism、Dedication、Honesty、Friendliness页面,延伸课堂知识。Patriotism页面可以选择革命先烈、优秀党员的故事、事迹。如《A national hero and martyr of Liu Hulan》等。Dedication页面可以选取我国古代许多关于诚信的民间传说或是史记,如《The establishment of Yan Shus reputation》等。当前,信息化教学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教育领域,也是中职院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手段。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材更新校园英语网页,在上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自主阅读浏览校园网页的内容。
  本文对中职英语课堂的定义是,凡是具有英语教育价值的环境都是英语课堂。无论课内或者课外,教师都需要让英语课堂随时存在,利用英语语言记载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以供学生随时阅读,让学生在环境的熏染中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
  二、 英语课堂思想教育——反面警示法
  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导入积极正面的教育素材,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荡,给予学生指出正确的方向。而反面教育素材的导入,可以起到警示的效果,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回馈,迫使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面素材导入,在某些程度上,教育成效超过单纯性的歌功颂德。利用教材,适度延伸,巧妙地引用反面例子,可以在无形之中约束中职学生的行为,让中职学生从小事做起并时刻防微杜渐。
  在《I can do it》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中职学生在校的生活体验,引入反面案例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用“I can not do it”说出对反面案例的感悟,通过反面案例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如,选择在校住宿生因为一点小矛盾而酿成悲剧的新闻,设计“友善”的话题,让学生用英语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追溯理论根源,不拘一格地抒发自己的见解,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雄辩。考虑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比较低,教学时可以不必强制学生进行全程“全英”讨论,可以结合教材的核心句子,一个片段“全英”讨论,一个片段中文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需引导他们讲证据、摆道理,促使学生形成一个道德原则并坚决捍卫。而学生也在反面例子的触动下,深刻思考,通过问题而认识其道德沦陷的根源,从而由心地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利用教材,导入反面例子,可以从学生观念上建构一道牢固的道德防御城墙。这样的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述能力,也令学生积极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袭。
  三、 英语课堂思想教育——实践强化法
  英语课堂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教师把握适度原则,不可以完全“说教”式展开,不可以让英语课堂变成政治课。在英语课堂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应该结合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践活动展开。这样才可以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上融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呢?
  一方面,教师可以在夯实学生英语知识的基础上,立足教材,延伸教材,开展英语主题征文活动、英语美文朗诵比赛等。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人文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与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生活即课堂;在生活中,教师可以多与学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学生,促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再者,社会即课堂;利用英语问卷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让学生体悟个人的善举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逐渐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强化实践的教育形式,一旦把握不当,很容易流于表面。同时,倘若只是一时兴起才干劲十足,那么教育实践也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实践教育活动,同样需要量的积累才可以引起质的变化,并且需要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價值观渗透于活动中,才可以真正地唤醒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真正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形式丰富的实践活动,注重生活引导,注重社会实践引导,让英语课堂最大限度地延伸,才可以一点点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学生脑海,让学生由心认可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利用环境熏染法,可以在学生心灵中埋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灵中的成长;利用反面警示法,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震荡,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强化实践法,可以在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曾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7):23-24.
  作者简介:
  孟清,高级讲师,湖南省衡阳市,湖南衡阳幼儿师范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提升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观念没有更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小学教师要勇于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使小学音乐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习俗文化、生活道理的重要启蒙课程。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小学音乐课不仅仅
摘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拓宽视野,适应新时代要求。本文从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拓展课外阅读、善用课堂内外教学方法、引导围绕新课程标准阅读诸方面探究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
摘 要:《3~6岁儿童与学习发展指南》中将“创设豐富的教育环境”作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实施途径之一,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处于大班年龄段的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强,渴望对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取、习得,犹如奋力吮吸春雨滋养破土而出的春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教师而言,你的思想才是你的武器。源于自身对于中国古典艺术、传统文化的喜爱,也因越来越多的家庭、幼儿开始重
摘 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低年级识字教学课堂上,提高教学趣味拉近学生距离,为学生在学习路上保驾护航,推动学生快乐成长;再到课下联动,家校合力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落实到学习成绩上。让枯燥的识字过程开出美丽动人的花朵,让孩子们快乐地走进识字王国。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堂上;课下  新课标指出:“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问题,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高段侧重解决阅读、习作问题”。认识字、会
摘 要:“让学”旨在“把学习的方便、学习的好处给让给学生,使尚蒙的学生觉悟、聪慧”。真正有效的“让学”应该让学生想学、教学生会学。践行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理念,在课堂中采取“让学”策略,包括:导入让问、自读让探、合作让议、交流让辨(辩)、练习让选和评价让议,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自主精彩的小学英语课堂,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让学;课堂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
摘 要:课堂教学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产生有意注意,激发他们认知的兴趣,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乐中导学;激情入境;轻松愉快;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良好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产生有意注意,激发他们认知的兴趣,从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注意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到来,作为成人教育的电大教育难以与之抗衡。电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与传统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相比更加开放、自主、复杂,其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方面,如何使学生顺利适应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离不开班主任的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班主任工作;探索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快发展
摘 要:为了更进一步地提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教师要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平台,着力提升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理论为先、实操为主、微信助力”等三个方面浅显论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一、 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门基础
摘 要:《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教学中,抓住文中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描写的语句,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作者观察人物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认识了这位青年残疾人,并深入体会到“鱼游到了纸上”的深刻含义。  关键词:兴趣;读中感悟;拓展延伸;鱼游到了纸上  教学目标
摘 要:文章分析现行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学建模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向。通过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数学建模开设的时间段,编写一本适用本校的校本教材或教学资料、教学模式改革三方面给出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建模;问题;课程改革  一、 现行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的问题  数学建模课程作为数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职业核心能力),在讲授数学建模的概念、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