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桥梁 有效指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t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拓宽视野,适应新时代要求。本文从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拓展课外阅读、善用课堂内外教学方法、引导围绕新课程标准阅读诸方面探究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更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根本,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拓宽视野。
  但当前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客观上: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家庭环境的因素;而且语文教学一直以来也比较传统,学生缺乏主动的阅读意识,阅读量少,一种枯燥的阅读方式潜移默化在学生中濡染,阅读的方向不清,未能选用适合自己的书,未能开阔阅读视野、真正的进行阅读审美、有效地进行阅读批判、加强阅读创造深。以及近年来,由于网络流行,快餐文化侵蚀部分学生的阅读生活,教师一味应试教学,也比较机械地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单一,使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相对而言,网络影视、音像、电子游戏、流行音乐、网络严重冲击了学生的阅读视线。主观上,学生对阅读缺乏恒心,想一蹴而就,急功近利。
  如何改善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状况,我认为必须架设桥梁,有效指导,方能使学生达到“乐意读”“学会读”“达到效果”“做到坚持”的目标,实现从狭隘的被迫阅读直至宽广的主动的阅读天地。
  一、 营造良好阅读氛围
  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学生从枯燥的被迫意识转变为自发的、饶有趣味的阅读,离不开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学校要创设好的阅读,如:建立图书馆,让学生有足量的书可读,扩大学生交流的空间,使学生有长进。家庭中建议把书籍的阅读渗透到生活中,家长有目的阅读渲染。还可以创设社区图书服务,让阅读空间更广阔。
  教师的阅读教学要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引导。得法的阅读指导可以让学生有章可循,杜绝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劳心费神而无收获。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引子,是良方,是学生在茫然枯燥的阅读之路上的指路明灯。毕业班虽然面临毕业升学,但我还是把课外阅读氛围的濡染放在教学之重要首位,我让课代表积极创建图书一角,课余同学们饶有趣味地互换交流读后感,这样,他们交流的大多都是阅读的内容,也就避免了交流的粗俗化,定期让小组上交交流的笔记、内容时间,学生们兴趣很高,在家也能把阅读当作每天必做的功课,渐渐地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也相对提高很多。
  二、 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是拓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多年的实施,我认为可以有如下几方面:“荐”“促”“创”。
  (一) 荐——推荐书目
  在教学中,灵活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推荐形式有,一是延伸式的推荐。比如在讲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推荐学生读《朝花夕拾》。二是课外自选式的推荐。比如,散文名家的推荐,我会列出迟子建等名家的代表作让学生自选两篇去读。学生有了阅读的自主性,阅读的积极性当然就高了很多。
  (二) 促——交流互动
  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我经常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我告诉学生,不是名家、主持人才能读出作品的美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领悟能力不一样,只要用心读,你就能够读出文学作品的美感,唐宋诗词的风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汉语之美,细细读之,有荡气回肠的《三国演义》,有浩然正气的《水浒传》,有缠绵悱恻的《红楼梦》,有亦幻亦真的《西游记》。这样学生形成敢读、会读、乐读的习惯,有的小组还能够自己商定交流的内容,相互交流研讨,并以演讲、讲故事、谈感受等不同形式进行交流,在书香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阅读是个大舞台,学生的无限潜能体现阅读中,但舞台却是老师创造的。我让喜欢音乐的学生,自编自唱,学生进行个性展示。我的评价是:精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课外阅读兴趣的提高,阅读量自然增大,内容更是丰厚无比,一学年下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然而然得到充分的发掘。
  三、 善用课堂内外的教学方法
  课堂阅读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离不开课堂教学指导。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 激活求知欲望
  每个人都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指点学生,让学生活起来是要务。如何让学生活起来,激活他们的求知欲很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用充满趣味化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方式,打开学生学习欲望的大门,并大胆畅谈理由,营造浓烈的课堂气氛,顺利完成阅读教学目的。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我借用课文的开头,在黑板上画上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等四个图形,让学生不看课文回答:“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并说明理由。学生纷纷举手,创所欲言。
  这样,实现了快乐学习,愉悦课堂的目的,收获是明显的。
  (二) 呼唤审美情感
  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可以培养的,我们通过一些作品的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设身处地,融情入景,在优美如歌的诗经中感受古人的舒缓、轻摇慢拢的美节奏;在《桃花源记》中体会大同社会的美好;在《水调歌头》共赏诗人的旷大胸襟……,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这里我还可以通过演话剧或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下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听讲为表演,深层次追随文章的内容、情感,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三) 召唤诗意课堂
  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淡如白开水。一段时间里,语文阅读教学的平淡或许都已经成为常态,我们也许丢失了语文阅读的活力,也许在默默地埋葬学生的诗意甚至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情感,这是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兴趣的原因。诗意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发挥,怎样激发孩子们心中的诗意?我尝试把诗意贯穿在阅读课中,让学生领略语文课的无限风光。如:在指导阅读时,我会尽量让学生调动诗歌的积累,如教《雨说》一文时,关于雨的诗句贯穿全课:天街小雨润如酥、巴山夜雨涨秋池、空山新雨后等等;如教《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我用带秋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欲说还休,天凉似个秋”导入。
  召唤诗意课堂,让我们在如歌的文学殿堂中感受千年文化积淀,在现代语文阅读中找到诗灵魂。
  参考文献:
  [1]宋前秋.阅读理解五过程模式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4):25.
  [2]岳曉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J].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教育研究,2000(8):65.
  作者简介:
  黄晓芬,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潮阳区后溪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育教育工作一直以来就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助于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新时期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紧密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与帮助,使学生逐步敞开心扉,有助于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從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如何开展生活化德育教育工作,并提出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内
摘要:科学课堂中,为了突出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我们往往在有限的课堂里呈现出繁多的探究内容,做到面面俱到,常常导致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这就得寻找一个有效的突破口,牵一发而动全身。结合《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我先后尝试了三种不同方式的探索,在“生活经验中寻求探究,矛盾冲突中渴望探究,创造突破中深入探究”,寻找抽象的空气占据空间的突破口,力求科学探究扎实有效,而不流于表面。我们要依据不同的课型,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医学机能学实验中对我校八年制医学生开展“科研反哺教学”实践活动。在带教教师指导下,学生确定实验研究方向后进行自主设计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八年制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更新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并将科研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在机能学实验中的应用。  关键词:科研反哺教学;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创新性人才  教学和科研是医学高等院校中最主要的两
摘 要:全球进入“云数据”“互联网 ”时代,经济迅猛发展助力职业教育必须转型创新,“云、互、大、智”时代也推动着新型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延伸,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国际局势、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如人工智能让我们毕业生就业通道越来越窄,传统专业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等,职业院校该如何面对?作为职教教师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进修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成为适应当代社会的职教名师?通过暑假在上海学习和与专家的交流,自己
摘要: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论述学习的人,他论述学习的观点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髓。对于有志于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孔子都有精辟的论述,并在自己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仍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孔子;重拾;好学  从古至今,先贤教人做人,一定要求先“立志”。志向立得不高远,就等于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士
摘 要:为了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必须要考虑寻求学生生活中更为贴近的生活细节和社会现实,而昆虫教育就是能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和新内容,这是因为在大自然中寻找昆虫,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最为高效的情况之下,了解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在目前的实践教育和体验活动中,并不能从教育中的榜样性人物身上得益,他们离人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尤
摘 要: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口语交际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越来越突出,逐渐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既是满足学生需求的表现,也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开展研究,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关有效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探究  口语交际的重要作用在于是社会生存的必备
摘 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日益密切,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相结合,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结合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数学因其抽象的概念以及繁琐的公式,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摘 要:教师是教学策略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考虑,要在完全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教材、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学思想,融入自己的智慧和策略,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简单而且单薄的,所教内容不可超过学生的思维能力限度,不可过于复杂,所以应该尽量用直观的、简单的方法来教学
摘 要:小学音乐课堂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提升文化素养、拓展知识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有些小学音乐教师还秉承着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观念没有更新,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效率低下。小学教师要勇于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使小学音乐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授学生音乐知识、习俗文化、生活道理的重要启蒙课程。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小学音乐课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