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正确选择 合理补充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sh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17年,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的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在冶铅矿炉的地下残渣中,分析出一种新的元素,他将其命名为硒(Selenium,希腊语月亮的意思)。硒在自然界以无机硒和植物活性硒两种形式存在。无机硒有较大的毒性,且不容易被吸收,不适合人和动物使用;植物活性硒一般以硒蛋氨酸形式存在,是人类和动物允许使用的硒源。
  研究表明,人体中的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食物硒含量受地理影响很大,我国除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地区外,70%以上都属于贫硒或缺硒土壤,粮食等天然食物中硒含量较低,中国22省市约7亿人生活在缺硒地区(华北、东北、西北为主)。植物性食品含硒量较低,动物性食品,尤其是动物内脏含硒量较高,但植物性食品中绝大部分硒以硒代蛋氨酸及其甲基化物形式存在,其活性比动物食品中硒代半胱氨酸活性高。
  目前,慢性病患者盲目补硒情况很常见。实际上,不是所有慢性病患者都缺硒, 而且硒的需求量和中毒量非常接近,有些患者体内的硒水平不低,补充过量,反而适得其反,甚至出现中毒症状,如皮疹、头发干燥、指甲脱落、恶心呕吐、神经麻痹、偏瘫、抽搐、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那么,如何正确选择和补充硒呢?正常情况下,成人经肠道吸收的硒随血液循环分布于肝、肾、胰等组织及血浆中,体内硒最终经甲基化降解而通过粪、尿或呼气排出体外。硒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硒摄入量为50~200微克。研究显示,成人每天硒的最高摄入量为300~450微克,超过就可能中毒。
  所以,大家在补硒前最好到医院做个化验,看看是否真的缺硒。正常人血清硒浓度为15~25微克/分升,尿硒为1~15微克/分升。补硒的顺序应该是先饮食,如各类海产品、动物肝脏、红肉等,辅以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品,以促进硒的吸收。普通面粉、糙米、大麦、大蒜等也都含有硒。然后才是药品,如硒酵母制剂、亚硒酸钠等。最后才是保健品,如纳米硒等,建议大家在信誉好、有保证的商家购买。
  总之,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但硒的安全浓度到致毒浓度的范围非常狭窄,过量补硒同样会对机体造成伤害。因此,大家应正确选择,合理补充。
  硒的生物学功能
  硒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物酶的合成,在细胞生长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硒参与合成最主要的酶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还原型谷胱甘肽成为氧化型谷胱甘肽,对汞、镉、铅、砷等有毒物质具有解毒作用,还可将过氧化氢还原为无毒的羟基化物,从而保护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害。硒还参与在机体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的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并能激发多种人体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其他文献
复发口疮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名字太烦就这样简化了。经常有读者来问口腔溃疡怎么办,一般都是反复发作苦不堪言的。来看看专家的一个医案。  你肯定没见过的“复发口疮”  王庆其,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导师。长期从事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工作,擅长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胃癌前病变等。  特需门诊时间
随着智能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各种通讯、社交、娱乐乃至工作的需求,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来实现。环顾四周,“低头族”越来越多,“低头”的时间越来越长。最新的研究发现,“低头族”可能存在多种成瘾症状,如手机成瘾、上网成瘾、社交成瘾、游戏成瘾等。与此同时,长时间低头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颈椎病、腱鞘炎、腕管综合征、视力损害等。  “低头族”并非中国独有,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英语里还
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每年,全世界新发肝癌的一半以上都在中国。在癌症死亡率排行榜上,肝癌名列男性第二、女性第六。在老百姓眼中,肝癌素有“癌中之王”的恶名, 远的如国父孙中山、近的如演员傅彪等都因肝癌而离世。如何才能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当然是早发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每年治疗近万例肝癌病人,其中,早期小肝癌病人术后平均生存期更长,有近千人
“酵素”究竟为何物? 实际上,酵素并非什么新事物,这一称呼来源于日本,流行于中国港台地区,而在大陆,它有个人人熟知的正宗名字——酶。其实,“酵素”和“酶”都是英文enzyme的译名,但在大陆所有正规生物化学教材或医学教材里,只有“酶”,找不到“酵素”这个术语。酶是生物体中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目前已知的酶类有近2000种。市售的各种“酵素”,除了其他添加成分外,本质上是水果或蔬菜发酵后释放的单糖或
网络截图  黑花生、红白花生、红花生、紫黑花生……原来花生有这么多颜色。这些“彩色”花生的卖家都声称自家的花生最有营养。果真如此吗?  “彩色”花生,哪一色最营养  山东省标准研究院 李倩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滕葳 柳琪  花生的颜色有多少种?  花生成熟时因品种不同,种皮(又称花生衣)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是花生品种的特性之一。以晒干新剥壳的成熟种子为准,花生种皮大体可分为紫、紫红、紫黑、红
黄高忠 “心”计划  从20世纪末起,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且青壮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增加最为迅猛。冠心病和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导致心血管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如果能有效控制其致病因素,将可明显改善预后。  研究表明,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
19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L.L梅契尼柯大认为,细菌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会引发疾病,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因素,而吃酸奶酪(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能延长人的寿命。于是,近年来人们对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特别钟爱,有的人天天吃含这些菌的乳品和饮料。其实,维护肠道健康,还需要其他营养物质的共同协调与配合。  选对食物,呵护肠道有益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健康保健中心 黄融 范竹萍(主任医师)  肠道
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发布了新版健康饮食建议,不再限制胆固醇摄入量。而2010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将胆固醇的每日摄入量限制在300毫克以内。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指出,目前的证据显示,膳食胆固醇和心脏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此说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难道这么多年来胆固醇一直被冤枉了?其实,美国取消膳食胆固醇摄入限制,并非代表人人都不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量,也并不是说血液胆
筛胃癌:先抽血再内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中心 李 霖 王理伟(教授)  在我国,每年新发胃癌40万例,死亡35万例,新发及死亡病例均约占世界的40%。按病死率统计,胃癌排所有癌症的第三位。胃癌的主要高发地区为辽宁、山东、甘肃、江苏及福建,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约为女性的2倍,以40~60岁多见。胃癌的预后与诊断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而中晚期胃癌即便经
生活实例  张大娘今年68岁,患有糖尿病十多年,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以前,张大娘性格开朗,喜欢与人交朋友,做事仔细。最近,家人发现她像变了一个人:记忆力明显减退,经常忘记物品放在哪里;总是闷闷不乐,觉得生活没意义;睡眠不佳,难以入睡并容易早醒;食欲减退,常诉乏力;不愿意与原来的一些老朋友交往,喜欢独处,独处时还会莫名其妙地流眼泪……家人非常不理解,劝说无效后,只好带张大娘就医,经过医生的诊断,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