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途径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w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一天之内上演着几百种习惯,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孔不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大多数的日常活动都只是习惯而已。习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好习惯能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的后果好坏。一个人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就会一辈子受益。 如果养成了坏习惯就会毁了一生。俄罗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乌申兹基说过: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今天的家长要想给自己的儿女留下什么?我想应该给我们的子女从现在开始留下好的习惯,这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财富。
  其实,无论养成哪种习惯,都与人们从小所受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自然形成的,还有更多的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儿童时期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始于父母,养成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所以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开始。
  小学时期重点培养儿童的那些行为习惯呢?概括起来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习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交往的习惯、生活自理和自我保护的习惯。我重点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结合习惯的形成规律,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从小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生年龄小时,习惯既容易建立,也容易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逐渐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极其有害的。
  三、严格要求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树立榜样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如我校的郭建华老是非常注重书法,平时上课时认真书写就成为学生的榜样,他所教的学生的字都写的非常好,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这两个方面。教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教学目的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因此教学评价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评价方式、内容、标准、作用  一、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无论对学校、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通过教学
[摘 要]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提高认识,形成共识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学生31后成才的重要条件。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成
[摘 要]在诸如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农村中学语文课改教学遍地开花结果的今天,最受学生喜爱的要数活动课了。因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具有极大的优势;其教学方法也极易操作。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语文活动课 必然 优势 方法  近几年来,诸如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一些先进、时髦的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深受中学师生的喜爱。中学语文教师通过上述等先进、时髦的教育教学方法,实现了华丽转身,成功
语文散发着墨香,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一谈到上作文课,学生谈虎色变,语文教师一筹莫展。师生心中无物,心中无山水。  究其原因,对于学生来说:第一学生大脑里储存的美词、美句、美文较少。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像盘,里面是空文件,怎能向人展示出内容来呢?第二学生的懒惰思想,写作文时怕吃苦、怕动脑子。第三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感觉学习时间
【摘要】在高中新课标的改革中,有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内容,但英语写作一直都是高中考试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体现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那么在实际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培养高中学生对英语写作兴趣与态度问题缺乏重视,也缺少一个高效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提高对英语写作的兴趣。那么,思维导图就使高中急需的一种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让高中学生直观的对英语写作有了全新的思路,增加高中学
多年来比较常见的是对长而直的焊缝采用自动焊,但是,在更复杂的工件上采用机器人焊接以便获得更精密一致的高质量焊缝则是机车车辆制造厂家的一项比较新的革新。例如,GEC阿尔斯
中国首届现代工厂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展览会于1995年5月25日~29日在北京国际贸易中心举行。会上日本WACO技研株式会社展出了最新推出的PC—XⅡ~+通用型1—6轴机器人控制器和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