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作用对土壤氮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在土壤中转化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作为中、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土壤氮转化的重要驱动力,冻融作用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也存在极大影响。本文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概述了土壤冻融循环次数、结冻持续时间以及结冻强度对于土壤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总结出冻融格局的改变对土壤氮转化关系的一般规律:随着冻融格局的改变,均有利于土壤氮的矿化;冻融强度的增加可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的含量;冻融格局的改变也会提高N_2O的排放。
其他文献
试验旨在研究外源谷胱甘肽增强玉米幼苗防御低温胁迫的效应.选取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郑单958\'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培法,设置6组处理,分别为CK、LT、G1、G2、G3、G4,每个处理3次重复.将培养至三叶一心的玉米幼苗分别进行叶面喷施3天后,在人工气候箱中采用10℃低温胁迫,并对玉米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喷施外源谷胱甘肽能够显著减轻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苗高、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低温胁迫5天后,谷胱甘肽通过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G3与LT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产量对单作和间作的响应,对于优化栽培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17年在甘肃河西绿洲灌溉区进行,重点研究是不同施氮水平下箭筈豌豆、玉米在单作及间作模式中干物质累积、产量构成、产量表现.结果 表明,间作箭菩豌豆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在不施氮(N0)、减量施氮(N1)和常规施氮(N2)处理下分别提高44.0%、36.7%和37.2%;施氮水平间,间作模式下N1比N2和N0提高9.1%和25.5%,单作模式下提高9.4%和32.1%.间作玉米干物质累积量与单作相比
叶片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叶片的形成模式和发育涉及激素信号和转录因子间复杂遗传网络的调控.叶缘锯齿的产生是植物对不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对植物应对高温、干旱等逆境胁迫及响应光周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清晰地认识植物叶缘锯齿的发育过程,本研究对植物叶缘锯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调控因子及其调控机制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叶缘锯齿的发育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植物激素,NAM/CUC、TCP、SPL等转录因子,KNOX基因家族及其他调节因子的调控,并在单叶和复叶植物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调控模式.植物叶缘锯齿发育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患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的损伤。由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该病,应以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预防该病应当加强饲养管理,如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保证鸡舍内温度适宜、空气质量良好,同时注重日粮的配制、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补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等。
肉鸡养殖中坏死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消化道疾病,患病肉鸡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精神状态萎靡以及腹泻的症状。诱发此病与饲料营养、球虫病感染、抗生素长时间使用以及饲养环境等有关。预防此病要做到以下几点:把控饲料品质,剔除品质不合格或者霉变的部分;饮水的乳头水线需要避开料槽的位置;减少肉鸡的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或者维生素C;做好鸡舍卫生保洁工作;避免鸡舍中温度的剧烈变化等。
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青贮玉米品种\'大京九26号\'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量增施氮肥对提高青贮玉米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作用大于磷钾肥,并显著提高粗蛋白(CP)含量,对改善酸性洗涤性纤维(ADF)、中性洗涤性纤维(NDF)和脂肪(Fat)含量均有有益作用;钾肥对改善青贮玉米营养品质的作用较小;磷肥的增施对营养品质改善不利;在14个处理中,以N2P1K2处理的综合表现较好.本研究结果为冀西北地区高产、优质青贮玉米的栽培技术的制定奠定理论基础.
探究不同基因型芥菜对镉(Cd)、砷(As)、铅(Pb)、汞(Hg)和铬(Cr)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性,为芥菜在重金属复合污染地区生产的安全性提供指导.通过盆栽试验研究9种不同基因型芥菜对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响应差异,并结合重金属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以及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芥菜在重金属污染区的生产安全性.结果 表明:芥菜具有较强的茎/叶重金属转运能力,重金属主要累积在芥菜根及叶中.芥菜不同部位重金属Cd的单项污染指数普遍较高且存在较大的品种差异.Pb、As、Hg和Cr污染指数呈现趋势
为获得高光效的野生大豆材料及其最佳的生长条件.以丁扒山(丁豆)与凯里学院(凯豆)两种野生大豆为试材,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表明丁豆叶绿素含量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凯豆,丁豆叶绿素含量为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和盛花期,凯豆叶绿素含量为盛花期和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凯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蒸腾速率均高于丁豆,凯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光合速率为盛花期>营养期>结荚期.凯豆结荚期的胞间CO2浓度呈下降趋势,营养期和盛花期的胞间CO2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
针对胶东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降雨和灌溉水资源明显不足问题,通过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探究该地区冬小麦最优灌溉模式.试验实施从2016到2019年,共3季冬小麦,灌溉方式为滴灌,共设置4种处理:T1:不灌水;T2:拔节期灌水40 mm;T3:开花期灌水40 mm;T4:拔节期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m.结果 表明:(1)拔节期灌溉(T2和T4)在0~30、30~60、60~9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为16.0%、25.5%、25.1%,比不灌水处理(T1)分别提高25
为了提高饲料大麦的用途,在保山市开展10个大麦品种饲草产量和品质研究,以期筛选出适宜种植的优良大麦饲草品种.结果 表明:\'保大麦25号\'、\'保大麦20号\'、\'保大麦12号\'产量表现突出,均比参试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增产,鲜草产量分别为40.15、38.18、38.1 t/hm2;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10.7%、9.56%、8.69%;粗纤维含量低,分别为24.6%、29.7%、30%;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别为48.3%、49.2%、48.8%;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