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二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尝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和句型,能够阅读一些简短的儿歌、故事。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他们也有了一定的朗读基础。如何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主体性,本学期初,我做了以下探索,说几点浅见。
  【关键词】语文阅读 实践 思考 牢记
  一、语文阅读能力是什么
  在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小学语文阅读的能力体现在语文课程的各个年段目标中,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概括起来,我觉得《语文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来的阅读能力有这些方面:首先,要求学生会认字和写字,在课内课外的阅读中,学生能认识大量的汉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并且还要会写,“其中800个左右会写”,会写还意味这要会运用。这为日后进一步的开展阅读,深入阅读铺垫好基础。其次,要会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诵读儿歌、儿童诗、浅近的古诗、格言警句等。在大量的朗读、熟读基础上,还要背诵大量的优秀诗文,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二、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能力是一种技能,它不是一种认知上的东西,就像开汽车一样,是一项技术活,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训练,实践操作,学生才能逐渐掌握。
  本学期我倡导了学生多读、多背、多想、多写,把读、背、想、写的学习方法交给了学生,引导他们在一篇篇具体的文章中,反复地读,大胆地想,用心地背,勤快地写,经过三个星期的实践,我发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扎实了不少,语文的朗读能力也提高了许多,对语言的感觉力也好了很多。
  1.多读
  每天学生来到学校后,只要满10位学生,我们就开始齐读书,有时读语文书,有时读《课外美文》。对于没有教的课文,开始学生读得很不流利,声音很轻,慢慢地,我带着他们读难度的课文,他们自己练读,齐读,课文一篇篇地熟练起来,整齐起来,声音也响亮起来了。有些基础差的孩子,自己读不出来,不认识字,也不会拼音的拼读,但在其他同学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声中,他渐渐也能跟着读起来了。我设立了朗读小组长,把朗读声音响亮、喜爱朗读的孩子进行培训,授予他们朗读组长的称号,在每天的朗读中,他们发挥着带头,激励的作用。其他同学在他们的带领和感染下,也渐渐进入了朗读的状态,全身心地进入了朗读中。就这样经过短短三个星期的尝试,全班同学已对正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了然在心了,对每一篇课文讲了什么,都能说出个一二来。这大大提高了课上我们学习的效率。
  2.多思
  读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而光读不思却会大大降低读书的效果,孔子有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思考,思考会促进朗读,朗读也会带动思考。在具体面对每一篇文章时,我会告诉学生,你们可以从一下几个问题来想:①这篇文章是什么东西?是一个童话、一首诗歌、还是一个寓言?②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③你已经明白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问的?这些思考是还没有正式上课前,学生读文章自己问自己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进行一遍遍地朗读,不断地思考,然后我和他们做一些非正式的交流,就这些问题谈一谈学生的理解。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反应越来越快了,说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有针对性了。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我只要紧扣课文的难点和重点,抓住一些关键的段落、句子、词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就可以了。这样一篇篇课文学下来,发现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随着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的提高,学习新的课文,对于他们来说,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掌握哪些内容了。
  3.多背
  在熟读和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常留出课堂上宝贵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背书。有时学完一个语言很好的自然段,就当场让学生自己练习背诵,然后齐背,指名背,有时还有比赛背。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个个专心致志地背,怕待会儿被老师抽到背不出来。两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能把学到的这篇课文背出来了。所谓课文教到哪,学生就背到哪。所以这学期,我很少借助家长的力量要求学生在家里让孩子练背,因为我们在课上,通过反复地朗读,用心地思考,当堂背诵,许多学生就早把课文熟记于心了。
  当堂背诵,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读书的注意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和背诵的能力。
  4.多写
  一个人语文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读和写作上。读最终是为了写,写得好,说明学生读得对,读得有方法,读得有效果。
  书法家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若要问,学生写话如何能写得好,我觉得学生必须要写生活中他看得见的东西,他摸得着的内容,他感受得到的东西,就算是想象作文,也是建立在大量的他那那个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资源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总是先动员学生到生活中去收集资源,今天去观察妈妈炒一个菜,明天观察奶奶洗一双鞋,后天去超市购一次物,等学生看到了、听到了、摸到了、感受到了之后,我再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摸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等学生做过之后,想过之后,说过之后,我再让他们动笔写,接着互相修改、点评,几次下来,我发现学生喜欢上了记录生活,记录生活中的有趣琐事。
  通过三个星期的读、想、背、写的实践,学生在单元的测试中,成绩比上学期提高了许多。我欣喜地看到,教师若真心诚意地退居二线,亦如鲁迅先生说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搭建平台,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只做引导的角色,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也将大大提升,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樊永军. 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
  【2】毕文. 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 新课程(小学), 2015(09)
其他文献
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移植、认可和运用到教育领域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提出后,现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公认的教育发展趋势和思想理念。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基地,在加强对高职人才质量培养的同时更应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关注与加大对学生发展后劲的教育——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指向标。由于我国多民族以及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在推广运用和发展教育可持续发
【摘 要】  写作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评价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写作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人情感生活的缩影。写作生命化,指的是学生用文字与生命交流的一种状态,学生在文字中倾诉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意愿、阐述自己的观念,与生命进行对话,没有太多客观事物的束缚,只将心事流淌在文字间,放飞自己心灵的翅膀。文本即从写作生命化的角度,浅谈高中生如何写出有生命的文章。  【
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以财政学为代表的理论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结合数字化校园环境中各种教学媒体的特点,对财政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
【摘要】“六个一”实践活动目前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本文主要从构建管理机制、交流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方面做出探索,以确保其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重庆大学生 六个一 长效机制  “天之骄子”是社会给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戏称。如何让当代大学生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成为了一个摆在世人面前的重大社会课题。重庆市率先在全国为大学生铺就了成才之路。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为
一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沿用的是“带着问题读”的教学模式,过多过细的问答占据了学生课堂学习时间,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经过反复操练,才能掌握和运用这门工具。为此,学生应该在听、说、读、写、思、画、演、议、背、问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目前最要紧的是改变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听,被动答的现状,让学生动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摘 要】  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是祖国娇艳的花朵,能否尽情开放,就要看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是人生学习的开始阶段,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要健全学生的人格,这也是我们作为老师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教育初期,要紧抓住这个机会,去培养小学生从小具有积极向上,敢于面对挫折的精神,这对学生未来帮助会很大。所以小学语文教育中运用的挫折教育在这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
生命,一个多么美妙的名词。生命,在于呼吸之间。人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人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人有了生命,才有对生命的珍爱。世界上最珍爱的莫过于生命,而生命对每个人却只有一次。何况人生在世肩负着太多的责任。  毒品,一个可怕的名词,只要一个不小心就会落入它的魔掌。多少鲜活的生命,因为被它妖艳的外表所诱惑,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这是一条充满了精神和肉体痛苦,充满了妻离子散的痛苦,充满了“坚强
【摘 要】  多媒体教学载体的普及,视听资料的形式多样和内容的丰富,给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用英文歌曲、图片、影片、绕口令、诗歌、故事等不同的形式的视听导入方法,使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因势利导地导入到主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  视听导入 趣味性 方法 原则  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起点,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
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树立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煤炭行业的教学理念,在矿山机电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展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