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区为教育实践基地: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之路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主动引领、家庭切实履责、社区积极协同是家庭、幼儿园、社区三者协同共育的基本定位。然而长期以来,幼儿园强调了与家庭合作,而没有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功能。通过建立信任激励、行动协同、资源共享、评估反馈的三方联动机制,社区可以成为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不仅为幼儿在园学习提供丰富的材料和信息,而且为家庭育儿提供直接支持与广阔的教育空间。在此基础上,家、园、社三方可以进一步共建共育课程,共同确定能够持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的活动主题,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的智慧养殖转型。该文重点介绍畜禽信息的智能感知、养殖环境的监测与智能调控及畜禽智能养殖,总结当前畜禽智能养殖的现状,并对现代智能养殖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我国畜禽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专门内容知识”(SCK)指教学所特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数学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数学知识(MKT)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三角学序言课的教学为例,用SOLO分类法研究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HPM)对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HSCK)的影响。结果发现,HPM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师基于数学史的专门内容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把数学史融入教学中需要
自《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以来,进一步提高了对国民身体素质的关注度,全面健身的深入开展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有效提高中老年女性身体健康水平,必须加强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因此,通过具体分析中老年女性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特征,研究其身体发育特征及衰退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体能训练。可发现体能训练不仅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延缓人体衰老速度
“综合与实践”这一板块是在2011年正式加入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本文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出发,对“综合与实践”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还存在如下问题: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主题设计过于依赖书本;教学方式单一;多使用结果性评价。鉴于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开发具有特色的“综合与实践”内容;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正>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督察方式,使其充分发挥"督促、查纠、服务、保障"的职能作用,促进公安工作提质增效,有效破解专职督察由于警力不足带来的督察不力的问题。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积极探索"五位一体四大机制"的督察工作新路径,坚持把
会议
为了提高习作质量,文章首先论述了小学高段习作评改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小学高段习作评改的改进策略,包括革新习作评改的理念、丰富习作评改的主体、优化习作评改的内容、改善习作评改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零售”作为一种更加有效的销售模式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生鲜等多个零售行业,特色农产品零售也不例外。近几年来我国特色农产品新零售发展虽然初见成效,但大部分农产品包装未跟上发展步伐,一方面无法适应新的销售模式,另一方面不能很好地展现出产品自身价值。因此,如何设计与优化新零售模式下的特色农产品包装,让包装更好地为产品服务、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分为五章。第
[目的]在燕麦主产区对裸燕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鉴定及综合分析,为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可靠材料依据。[方法]本试验以收集的40份裸燕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在山西省右玉县对其9个农艺性状和6个品质性状指标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农艺性状中穗粒重变异系数最大,达46.11%,其中ZY0000621穗粒重最高;株高的变异系数最低。品质性状中脂肪、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分别达3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寻找降低过敏性紫癜复发发生率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临床数据及随访数据,根据有无复发分为HSP无复发组(139例)及HSP复发组(72例),整理数据后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数值变量若满足方差齐性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满足方差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的技术热潮,“强人工智能如何实现”以及“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关系”是各界争鸣的热点议题。人工智能科幻电影以强人工智能为想象对象,其“类人(而非人)”的特征与人类形成了一种未明的跨人际主体间关系。这种预设性不仅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此还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控和科学预判,而人机关系的构建势必关联人类的未来命运。基于此,文章拟将人工智能科幻电影作为分析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