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规划和环境友好谈新城镇化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城镇土地利用问题仍困扰着政府决策者。本文结合当代城市化产业发展结构与空间结构,提出城市发展土地利用的优化对策和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城镇的思路,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土地;环境友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型城镇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表面上看是顺序的变化,实质体现了我们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又好又快发展首先是“好”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和增加效益,注重推动发展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相协调,注重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推动下,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关键问题之一是与城镇化相互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对城市化的定义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一是新战略。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主要是指站在城市圈、城市群的角度上,形成城市在城市体系的网络空间中的有机联系和同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二是新社会。世界城市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显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同时往往也是经济失序、心理失衡、社会伦理需要重建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应当建立新的社会结构秩序,构筑和谐的社会环境,关注民生,增强公共住房保障、以人为本,构建新型城市社区、推崇人文GDP。三是新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使经济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第三产业向金融、咨询、科技服务、文化传播等高层次新型服务业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产业呈集群发展;实现从“工业化”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四是新环境。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即城市区域发展不仅要强调经济增长指标,更要强调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推崇绿色GDP,加强居住环境改善,建设生态型和宜居型城市。 五是新城乡关系。城乡之间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关联是城乡关系演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城乡关系。
  三、我国城市现有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道路设施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城市道路设施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的综合经济效益产生了影响;城市的商业服务业与市政环境用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有较小的比例,与此同时没有建立相对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土地的有效利用产生了影响作用。二是城市用地结构比例失调,影响城市相关功能的发挥。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工业用地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数量众多的工业用地较多的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与城市高地价区,同时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的商务中心效益的形成。三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相脱节,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按照一般城市发展的自然规律,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带来影响作用。同时随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化,将会对空间结构产生优化作用。
  四、形成良好土地规划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建设的对策
  1、由城市规划走向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城市規划转到城乡整体规划阶段,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名字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规划编制理论、方法、内容、技术和规划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都将进行深入的变革。城市规划应该为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城乡应该协调发展。规划法的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城市市区,法律上确立了城市与乡村的规划关系。一方面是解决城市与乡村在法律适用上的“两张皮”,制止城郊结合部建设活动的无序和混乱;另一方面,是统筹安排区域内城镇体系的合理结构与布局,明确重点发展和优先发展的中心城镇和地区,以合理的开发时序来获得城乡协调发展和较好的空间开发效益。
  2、从注重物质形态规划走向政策型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指出,“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把对城市物质性空间的规划逐步减小到土地控制层面,加强对城市发展的规划政策关注,对于非物质性空间更强调城市规划与其他社会经济政策共同形成政策框架和行动。
  3、由无序蔓延走向紧凑型规划
  目前中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期,同时也是矛盾尖锐期,面临种种挑战,例如:土地和水资源的稀缺,侯鸟式农民工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等。西方城市发展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紧凑型模式,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置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配置效率。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模式,人口密度低,但消耗的能源要比紧凑型模式多很多。因此,中国必须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走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周颂红.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J].国土资源,2006,(4):26-27.
  [3]崔莹。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J].广东土地科学,2006,(1 ):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焦作市总体规划(2008—2020)对沁阳市的功能定位,并对沁阳市人口分布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线性回归预测法、逻辑斯蒂回归模型、综合增长率法对沁阳市市域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同时运用城市人口聚集度法和综合因素分析法对沁阳市城区人口规模进行了预测,得出沁阳市2015年、2020年和2030年的人口规模,并针对沁阳市人口规模发展状况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 人口预测 沁阳市  中
期刊
摘要:通过对国内城市生活性主干道横断面布置的经验总结,对赤峰市铁南大街道路工程横断面进行设计分析,结合周边环境的交通状况,对铁南大街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的宽度进行设计研究,确定出铁南大街的最终合理断面,旨在提高城市主干道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城市生活性主干道 横断面布置 车道宽度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赤峰市铁南大街工程简介  赤峰市铁南大街为赤峰市棚户区改造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环境问题成为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城市绿化的建设就成了城市管理者尤为重视的建设环节。本文以实践出发,就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模式与特色进行阐述,从而得出重视并推广绿地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四化工程”;国家园林城市;最具魅力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Abstract: with the deteriorating of urban environment, e
期刊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在基层的根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2013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塘桥广电站党支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创新争先突破年”的要求,按照“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强服务,快发展,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局党委
期刊
摘要:当前污水处理工艺中经常会出现混合液分布不均匀等情况,而曝气设备能够有效避免污水处理生物池内混合液分布不均匀,污泥下沉的问题,目前曝气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中。首先,曝气设备能有效的提高污水中氧气的含量;其次,它能通过对污水进行搅动加快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污水中的速度,加快微生物以及有机物之间的接触强度,以使得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充分氧化分解;最后,曝气可以使混合液分布均匀,防止污泥下沉堆积。曝气
期刊
摘要:山地建设住宅小区的开发,是城市扩建的必然要求。这种住宅小区的面积一般较大,开发建设中会形成高切坡、高填方等现象。由高填方引起的岩土工程问题比较复杂,解决起来还比较困难,因而应当加以重视。  关键词: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山地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就应该重视高填方问题,只有对由高填方带来的岩土工程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使关
期刊
摘要:“三农”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历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四川省在此基础上探究新村综合体模式,就是在场镇周边建成的、农户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初步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本文就是从产村一体的思路出发,具体落实到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方面,建設生产上宜业、生活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监理体系的完善,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提高企业工程质量,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自身的职责,从而切实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最终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的目标,为我国建筑工程监理体系的完善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本文笔者根据自身经验,论述了工程监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工程监理;建筑施
期刊
摘要: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公路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也随之变成一门重要的实用科学,需要对造价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呈飞速发展的趋势,国家对公路的建设强度也不断加大,公路总里程也逐渐增大,这都标志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日益发展。然而,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及其修复方法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及其修复方法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公路桥梁;病害;防治;修复;裂缝;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种种原因造成不少桥梁发生病害,甚至有的已成为“危桥”,严重地影响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因此,如何延长桥梁构件的使用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