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ce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具有严谨的逻辑和抽象之美,学好数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好其中的各个公式,而是要求其在把握数学本质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学会自我探究,从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在数学课堂中往往一个小问题、一个小情景或许就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生涯中得到一些启迪。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做好问题设计、丰富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大有益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 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70
  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它不同于一般学科。现代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将小学数学知识合理结合当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适应当今教育潮流,有利于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学情景的合理结合,还应不能忽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结合教学经验与教学智慧,设计出灵活巧妙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间接启迪。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提问设置环节,对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灵活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技术、手段的进步,多媒体的应用不断出现在各大学科的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很多时候为我们的教学节省了大量时间,因此多媒体教学技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与运用。然而在多媒体的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学PPT的固定性以及PPT中问题设置的不变性,往往会不利于教师提问的随机应变,这可以说是多媒体教学的一大弊端。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当学会以多媒体教学材料为辅,在基础教学的不变性中积极思考进而迸发出提问的灵感之花,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例如,当我们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如果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一米等于100厘米。这样往往会使学生脱离实践,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流于公式表面,得不到深入理解,不能活学活用。教师应该放眼于学生生活中易于接触到的任何事物,以此开阔学生思维,让其学生真正的理解到数学的本质。比如,教师可让学生两手臂张开,拿出米尺测出一米的长度,让学生明白“一米”究竟是两臂之间多宽的距离。学生对数学理解的构建往往如一池清泉,若小学数学教学只是流于表面,泉水将变为死水。教师的灵活提问,如同开启了堵住泉水的闸门,只有这样,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才能流淌于生活各个方面,深入本质,内化于心,融入生活。
  二、提问的启发性
  小学数学教材,其优点在于准确性,其缺点亦在于其准确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固定思维,往往会限制学生对问题的发散或深入的探究,此时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给予学生发散性的思考。研究表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做到数学中的活学活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生活中明显感受到,小学数学的各种练习题中很多所涉知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在不变的教材中,为学生提供可变的思维,在数学知识上针对数学问题的提出具有启发性,让学生随时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例如,当我们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程中,教材只是单单提供了认识钟表和时间的加减法知识,学生难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这时教师可将数学联系生活,将新旧知识合理联系搭建数学理解的桥梁,为学生构建清晰的数学体系。教师可以与之前学生所学的分数、小数部分知识结合,将时间抽象化;或者让学生根据班级课表计算自己上下课时间进而统计其所用的学习时间,将时间具体化。由此可见,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反映为教材上的条条公式,又可反应为不同形式的提问方式,因此教师提问要具有多向性、发散性、启迪性。此外,通过学生对时间的计算,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并且借此教会学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生活道理,时刻显现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育人”之道。
  三、提问的全面性
  数学教学的课堂,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课堂,是联系旧知识拓展新知识的课堂。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如同青青的小苗,其中虽有挺拔突出者,但有营养而全面的数学提问环节如同一场春雨,只有汇集全面才能一一开出鲜艳的花朵。因此,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所提问题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共同成长。
  (一)涉及内容要全面
  在数学教材的编排内容中,循序渐进的教学思维展开在我们眼前。教科书中注重新旧知识前后联系、逻辑知识的主次分明,这种教学思维无疑给了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好的教学启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生活中的前后联系,教师不仅要在新知识的拓展方面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学习理念,还应随时带领学生回顾之前的教学内容,做到学习的循序渐进,明白数学学习不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得到一个又丢弃一个最后收获甚微的简单道理。例如,我们在学习了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回顾以前所学的知识想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形状,并将新旧知识合理联系,即将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等图案结合一起提问、命题。向同学提出“如何计算未重合部分面积?”这类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数学公式解决多样问题。
  (二)涉及对象要全面
  优秀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中表现较为突出,他们善于举手、善于发言,对于整个课堂氛围的调动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求新、求难,其所提的问题都不能完全符合众多学生的“口味”。这些偏难偏怪的问题,虽然一些程度上调动了个别学生的积极性,但对于全班同学数学能力的发展,往往适得其反。小学数学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的教学课堂,教师不应有偏袒之心,在提问环节,应该顾全大局,减少难题、偏题的提问率,增加简单题的提出次数,增加数学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学习信心。所提问题的全面性,是教师在其班级整体数学学习质量把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后,对所提的问题要符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现状对症下药。这样一来,数学课堂的提问环节既能满足对学习能力不足的同学的适当点拨,又能实现学习能力较强同学的数学思维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数学的魅力在于其既联系生活,又可以从生活中得到抽象与升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是要将数学结合生活,以多种问题的提出为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積极性,挖掘各类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中的问题之美,逻辑之美,数学之美。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从初中物理教学的根本要求来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深遠的意义。初中物理教学要坚持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各方面来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立足于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期望能够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初中学生 创
【摘 要】英语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属于语言的一种。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在试卷上的答案虽然水平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听力水平低下。学习英语的实用性不高,只会普通的书面题目。众所周知,听力题在英语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听力水平成为当下英语教育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口语练习 听力 语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知识内容加多,难度加深,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阅读是语文知识的重要的一个板块,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很重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69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解决学生不会做阅读题的关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强调的是多读多做,对于考卷中的阅读理解却没有
【摘 要】新课标要求下,物理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向学生们讲授专业物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们懂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们要着重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长期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自学能力 作用 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8  在学习上,学生们只有从心底里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开展,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教师应该把握好开展这一模式的前提条件,同時加强对小组合作进程的引导,以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9  在当前的小
【摘 要】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情况下是千变万化的,无论是教学理论的修正、補充,亦或是教学活动中某一细小环节的变动,都能引起教学模式的调整和创新。翻转课堂与小学数学教学两相结合,也表现出一些研究前景,所以,在现有的研究经验基础上还得乘势深入研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29
【摘 要】识字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46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系统的学习语文知识,只有认识更多的生字,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识字教学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
【摘 要】初中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个阶段,旨在经过小学时段的习惯培养,知识启蒙教育之后,再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中,通过改善课上教学模式、成立多层次的学习小组、安排多样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将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起到很好地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