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到立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uzxcv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此诗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这正如教学改革的步伐,虽有些步履艰难,但前途一片光明————写在教学改革的路上。
  回首走过的教学路程,可谓收获了很多,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在课堂上辛勤“唠叨”了十几年,一批批的学生也走出校门走向了社会,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教学的工作还在继续,教育改革赋予了更新、更重的责任。
  一路“讲”下来,也在不停的审视着自己的课堂,却始终发觉自己需要改进的东西很多,是一名老教师,却更是一名亟须追赶时代步伐的“新”教师。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从注重分数到更注重能力,教育理念在变、教学方式在变、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会变,我们应培养的是社会、国家的精英于栋梁,而不是高分低能。反思课堂,经常有些疑问: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了吗?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如何呢?课堂的高效性做到了吗?课堂算得上和谐吗?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了吗?想了很多,也有更多的未知数。纵观我们学校教育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形成一套传统模式,教育改革也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反思过程当中提出来的,在传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改革是必须面对的、是大势所趋。面对今天的课堂,感到不少的困惑,也思考了很多,更应当为改革做些什么。
  一、“破旧立新”从传统走向改革:
  传统的事物并不能一概否定,“拿来主义”不失为对待传统事物的态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有效地指导和传承教学。但是,固守传统、因循守旧,将无益于改革的脚步。我们应当敢于打破传统,破旧立新。
  1.打破固定班级授课方式、双向选择:
  在传统固定的班级授课模式下,固定的老师、固定的学生,面孔单一、风格单一,老师学生没有选择的自主权,为什么不打破这种方式?让老师和学生流动起来,也就是老师选择学生,学生选择老师,实现老师学生的双向选择。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可以这样说,有些学生的某一门学科学得不好、没有兴趣,是因为他不喜欢教这一学科的老师,不喜欢的原因也许有很多,性格、面相、男女、授课能力,等等有不少因素。总之他不喜欢听这老师的的课,久而久之成绩提不上来,甚至恶性循环,影响了整个学业。学生与老师流动起来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学生到自己喜欢、佩服的老师的班级听课;老师也对学生做出选择,因材施教。双向选择,积极性将会更高,责任心更重。
  2.打破固定的上课方式、老师走进学生、学生走近老师:
  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固定的上课方式。老师在讲台上站,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叫起某个学生回答问题,偶尔“互动”一 下,一节课基本上如此。老师的任务是讲完课,学生的任务是听完讲,难道这种方式不需要改变吗?教育家孔子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与弟子围坐在一起,相互间讨论、谈心、交流。时而老师侃侃而谈,时而学生眉头紧锁,或打断老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想法。或站或坐、自由随性、促膝交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学相长。沐浴大自然的微风,感受天地的精华,传道、授业、解惑,在“和谐”中明确了“仁”和“礼”。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无需照抄照搬,但传统的方式应当说过于死板。其实,打破学生固定的前后排座次,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群体,去讨论、去探究 ,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未尝不可尝试。让课堂“自由”一些、轻松一些,或许课堂将更和谐、高效。
  3.打破通班式教学、实施分层次教学:
  应当说学生的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就像运动员一样,有的善于短跑有的善于长跑,把他们放在一起训练是不利于运动员发展的。所以,针对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就应当实行不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
  二、老师与学生角色定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应以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水平来呈现和评价。教师的善教应该体现在学生的乐学、善学上。培养有创造精神的学生,必须有富于创造精神的教师。一名掌控课堂的老师不应当是一名演员而应当是一名导演,时时指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与思考,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思想动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起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自主完成的,尽量让学生完成;能让学生得结论的,尽量让学生得结论。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思维、创新。有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实事求是的讲,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知识是需要自己不断积累的,教授知识总是有限,学会思维才是根本。教师应当是培养创造思维学生的领路人,培养创造性人才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创造思维的培养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实现老师、学生、家长的真正沟通交流
  今天是一个充满个性的时代,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个性”张扬的学生,我们用老眼光、传统的思想来审视他们,我们已经“落伍了”。他们接触的东西,心底的思考,我们有时真的无法琢磨,甚至不能理解,但这毕竟是现实。或许在老师与学生的身上真的代沟挺深。用我们的思维方式来要求他们,有时结果就是对立。我们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吃着窝头的长大的童年与喝着牛奶长大的童年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并不是纵容学生的不良个性,我们更需要丰富自己,因为时代赋予了我们更大的责任去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在实际家庭中,可以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很少,甚至無话可说,这也是被许多家长和学生所证实的。当“问题孩子”出现时,家长毫无办法,可是家长是否想到,孩子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为了孩子健康发展,老师与家长应尽量多的沟通交流,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学生在家与在校的全面了解。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不失为好的方式。
  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打破一些传统的方式,建立一种新的模式,这需要全面的考虑,更不是一朝之功。在软件与硬件的建设上,还需要做很多很多。任何一种改革,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让我们在反思中进步,在改革创新中成长。
  (作者单位:1甘肃省古浪县第六中学 733100 2甘肃省古浪县土门镇初级中学 733102)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认识到培养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传授学生多种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6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学者称阅读为“学习之母”“智慧之
摘要:从身边小事、从细小事例、从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物理教学就会从“曲高和寡”变为“曲高和众”。从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让物理走近生活。  关键词:曲高和寡;曲高和众;身边物理;小事物理;兴趣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3-0026  “曲高和寡”在詞典中的解释是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道德素养与法律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律素养。在本文中,笔者阐述了“让学引思”的概念及内涵,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让学引思;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在高中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所占的分值比重较高,很多同学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本文首先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常见的错误解题方法进行总结,然后结合相关实例,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正确解题方法作出陈述,希望借此帮助高中同学突破阅读理解这一难关。  关键词:阅读理解;高中英语;猜测词义  前言:英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进行考察,很多同学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解题
摘要:为了探寻安徽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困境与解决方案,本文以文献法、文件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管理层面,从“教”的教育层面,从“学”的层面和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呈现出多重困境,研究认为当前应当监管防范,落实政策,鼓励优先;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体教结合,双向培训,引入社会优质师资;增加学时、足球教学内容,保证足球教学质量;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足球学习动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扩大校园足
摘要: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多媒体因自身具有的优越性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语言教学活动;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96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
摘要:本文描述了《答谢中书书》一课的教学案例背景、案例描述以及课后反思。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答谢中书书》;观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11  【案例描述】  导课:出示课题《答谢中书书》  师:请说说课题的含义。  师:课文题目中有两个“书”字,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第一个是人的名字,第二个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教学科目,作与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这两部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语言阅读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汉语知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具有
摘要:对初中生而言,对开始学习英语时有一定的好奇心,也很想学好,但因为英语是陌生的语言,学起来比较困难,在多次遇到挫折后就慢慢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初中阶段,接触的英语还比较简单,要上课好好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做好英语的预习、复习,非常有助于英语的学习。英语在我国使用的比较多,所以要努力学好英语。本文主要是我自主学习过一段英语之后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 ;自主学习 ;
摘要: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广大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广大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显著提升。为了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兴趣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对游戏教学进行渗透就是当前广大小学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引起重视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在课堂环节中加强对游戏教学的渗透。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游戏教学的优势